日前,欧盟20多个成员国就对华加征关税的法案进行了投票,最终在当地时间10月29日法案通过,这也意味着中国商品的进口税将上升。
虽然欧盟名义上表示,这种行为是为了保护本土企业,但很明显欧盟的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没有促进本土企业的发展,反而让原本自由的贸易区披上了一层特权色彩。
如今的欧洲经济本就不景气,德国的跨国企业都不得不关闭本土工厂,进行大规模裁员。
欧盟制裁中国欧盟的加税手段在短期内确实影响中国车企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并未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反而不利于市场的自由竞争,最终输的不是中国,反而是欧盟自己。
其实这也不是欧盟第一次制裁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全球市场上所占据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国际地位也在逐步提高。
欧盟已经将中国企业完全看成对手,又因为他们和美国关系密切,看到如今中美关系日益紧张后,欧盟也担心在未来两国因为台海问题发生冲突。
以至于影响德国企业的发展,因此欧盟的成员国一直在试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早在2020年,欧盟就启动了一个原材料联盟计划,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欧盟关键产业链的完整,因为欧盟已经意识到,如今很多欧洲国家对于中国的一些产业链依赖性很强。
一旦双方关系变得比较紧张,那么欧盟的一些企业生产活动就有可能受到阻碍。不仅如此,因为担心信息泄露的问题,很多欧盟成员国也不允许华为的5g进入欧洲各国,诸如此类的制裁手段,欧盟这些年也是层出不穷。
尤其是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之后,欧盟更是感受到了难得的压力。本来全球汽车市场的利润是极大的,在过去,这些市场一直掌握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手中。
可如今,中国剑走偏锋,开拓了新能源的新赛道,让原本的燃油车竞争力直线下滑,这已经大大影响了一些欧洲本土企业的利益。
为了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欧盟一直试图通过加关税的形式,抑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地区的蔓延。今年7月份的时候,欧盟就表示从中国来的电动汽车,将会征收反补贴关税。
更有意思的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欧盟就开始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进行了反补贴的调查。过了一年之后调查结果就直接被公布了出来,并且表明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5年的反补贴税,这个裁决结果所具有的针对性实在是太强。
最关键的是,这个结果对于欧盟来说也是损人不利己的,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反补贴税,会让中国电动车的价格直线上涨,那最终损害的还是欧洲消费者的利益。
而且欧盟这种行为不利于国际自由贸易的整体氛围,甚至可能带了一个不好的头,其他国家也可以有样学样。一旦意识到哪一个国家对自己产生了威胁,就可以通过此类手段,限制其在本国的经济投资活动。
除此之外,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长远来看,欧洲国家和中国多多交流这方面的技术,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但欧洲却试图通过加税手段将中国技术拒之门外,实在是不是理智的行为,尤其是在现在欧洲经济整体比较低迷的时候,欧盟做出这种选择更是让人费解。
欧盟经济的困境本来因为俄乌战争,如今西欧大部分国家的能源危机就比较严重,德国就是典型的代表。在此之前,德国的很多能源都是由俄罗斯供应的,可现在因为战争局势不乐观,从俄罗斯是很难运过来石油、天然气等一系列化石能源。
与此同时,今年夏天的极端天气,也导致欧盟一些国家的能源越来越紧张。一些国家因为国内能源不足,不仅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业活动,甚至连普通居民的生活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如果是影响到正常的工业生产,那就可能导致企业产能降低,甚至因为交不上货就直接破产,企业破产后员工无处可去,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就成为了无业游民。
如果这种趋势一直维持,那么欧洲的失业率也会持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欧盟处理好和中国的关系,中国也能和欧盟进行技术交流,那么相应的能源问题,也有一定的几率可以快速解决。
除了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高通膨也是欧盟经济的一个主要困境。在这种情况之下,市面上的各种东西都在涨价,但劳动力的工资不能随便上涨,因为一旦上涨企业承担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一旦超过了限度企业就会倒闭,最后只会导致市面上的失业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在这种经济背景之下,普通人赚的钱只会越来越不经花,因此相比于消费,很多人出于保守心理更愿意去攒钱,货币流通不起来,消费市场就会比较萎靡,经济就会陷入停滞。
可即便欧盟的经济已经如此不容乐观,还是一意孤行的要给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商品的成本,让人们的负担再度加重。
虽然欧盟对自己的行为给出了名义上的解释,表明加税手段是为了本国经济好。可事实上欧盟的这种做法,并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也没有给本土企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有些欧洲企业甚至因为欧盟的这些做法,变得不太好和中国汽车进行交流和合作,这就阻碍了欧洲汽车行业的技术革新进程。
从本质上看,欧洲的工业要想突破现有的僵局,就是要不断的优化技术,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力。现在的时代早已不是垄断的时代,而是竞争的时代,企业和企业之间只有在一个相对自由的贸易区域内进行比拼,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
若是一味的依赖政府的一些干扰性决策,欧洲将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经济困境。这个问题其实有些欧洲国家也已经看出来了,因此在进行最终裁决的时候,还是有5个欧洲国家投了反对票的,德国就是其中之一。
德国受到的影响此次反补贴法案的通过,其实也影响了德国企业的利益,其中就以大众为代表。大众早年就已经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与中国的一些公司合资创立了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欧洲向中国企业加税,直接就会影响到大众集团的利益。
本来这些年因为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大众集团的经营状态就不算太好,甚至在10月末,大众直接发布了声明,表示德国本土的几家工厂将会关闭。
大众之所以做出这种决定,也是因为在本国劳动力成本实在太高,现在的大众经济状况不太好,开源节流才是正道,关闭工厂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节约成本。
而大众开源的方式就是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在中国办厂实行本土化生产,这个消息也不禁让一些德国人有些心寒。
毕竟大众是个德国品牌,可现在却放弃了本国的经济,转而去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在是让人有些不理解,也难怪有些人觉得天都塌了。但大众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是因为在中国市场,大众还是有利可图的。
如今在其他区域大众营收不再增长,甚至出现了下降,但在中国的新能源电车领域,大众居然实现了增长,这种势头加强了大众对中国的信心。
除此之外,相比于欧盟国内对于电动汽车政策的摇摆不定,中国目前对于电动汽车是一直持支持态度的,因此在中国发展智能化和电动汽车对于大众来说更加稳定。
所以,即便德国政府一直要求大众履行自己的义务,为德国经济做出贡献,大众也不可能花自己的钱来给德国经济兜底。
之前,大众或许还会因为员工的游行和示威,犹豫到底要不要关工厂。可如今欧盟的制裁一出,大众不得不再次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关工厂的可能性也被再度提到,等到最后这次欧洲制裁的恶果,或许将被反噬到无辜的德企员工身上。
不仅如此,这次制裁还影响到了新能源汽车在德国的推广。本来如今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就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急需推动新能源汽车,结果加税之后新能源汽车价格变高,能买得起的人肯定也就变少了,到最后拖累还是这德国的整体经济。
结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将是能源发展的新方向,欧盟一意孤行的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表面上看是保护本国的企业,但这么做又颇显得有些短视。
因为在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频发的时代,哪个国家率先抓住这个机遇,在未来就会有着更强的竞争力,现在机会都送到了眼前,欧盟却一直把它往外推,最终只能让自己在牌桌上成为输家。
德国让欧盟背后的主子害苦了,好好想想吧,怨谁呢
中国企业真爱中国的是比亚迪,整车操作面板标识用中文,而某些嘴上喊爱国,实则割中国人韭菜,比如华为汽车,标识英文。
怪事年年有,大众坚决在中国,联想却跑去中国告中兴。说真的,我真的没见过比联想还要坏的企业,因为一般的企业也就要谋利使坏,而联想也是毫无底线和原则,因为联想一直以全球化公司自居,显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国
裁裁裁裁,开心
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欧盟究竟要干什么?
我们可不能客气,更不能心软,不然,我们的下场会和他们一样!
只能说中国对合资品牌太仁慈
欧洲人是太聪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只要自己国家好,德国好与坏与我们没有关系。他们反目成仇!
合作个屁[笑着哭]汽车市场都被吃光了
德国要从殴盟中独立出来
中国体量那么大,比亚迪为什么要低价出口到国外呢?政府为什么还要补贴出口呢?
中国的体量摆在那里,世界上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对中国市场视而不见,更别想到得罪中国还想置身事外。
必须针锋相对,忍气吞声只能让对方更加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