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看没看过,德国2015年电影《感化院》,其中有一个情节是,主人公拼命逃离了人间地狱感化院时,带着一身伤痕敲响自家大门,看到自己日思月想的母亲,多么希望想狠狠拥抱自己的母亲,把自己在感化院所遭受的非人虐待和自己的母亲说,母亲是自己最后的希望,是自己活下去的希望,此刻多么希望好好的在自己的母亲怀里大哭一场!
可母亲并没有表现太多感情,更多的对于儿子出逃的惊讶,和儿子到来对现在生活的不适应,不习惯,甚至对他的满身伤痕也不感兴趣,这时母亲只在乎他年幼的弟弟和继父的感受!对于主人公的到来,有说不尽的不耐烦,在不久后又亲手把他送进了感化院,理由仍然是教化不彻底!
其实杨永信式悲剧不在于杨本身,而在于哪些孩子背后的家长,有多少家长在孩子被送到电击室,在听到孩子的痛苦哀嚎无动于衷,是他们对于孩子产生了厌烦,对孩子在自己身边生活产生了不习惯,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杨永信在干什么吗?
有多少家长把孩子送到网戒中心时,如负重释,他们已经把孩子当成一种累赘,一个拖油瓶!在回到没有孩子的家时,感觉生活是那么的惬意,那么的舒服,他们哪怕当时有那么一点点对孩子的思念,怜爱,都不会如此心硬…,其实所谓的戒网都是借口,如果有机构能合法消灭孩子,他们恐怕也会毫不犹豫的把孩子送进去!
到底是杨永信可怕。还是哪些家长可怕?他们到底是谁在犯罪?
电影《感化院》最后,母亲由于和继父离婚,决定把主人公接回家,不过孩子回来吃了一块蛋糕,就离开了,一个没有爱,没有了喜悦,没有了期盼的家,还叫家吗?
杨永信又回来了,不仅没有被判刑,还成了副院长,成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而那些家长最后得到孩子们的原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