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间,中国恒大公告称,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感觉。有的可能有如释重负之感,有的则会轻轻叹息一声,有的还可能有“终于被抓了”的想法,更多的人则会把眼睛转向下一步恒大的去向上。毕竟,恒大作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且布局很广、分布地区很多、开发的楼盘也极多,涉及方方面面、牵动千家万户,许家印被抓,也就不只是企业员工和债权人关心,购房者也会密切注意事态的发展,关注下一步恒大的走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许家印最终的结果如何,恒大“保交楼”的目标不会变、维护购房者权益的目标不会变。
同时,我们注意到,对许家印被抓,社会各界除了关注恒大的破产重组工作、债权人利益、购房者权益等之外,也有人在问,许家印被抓,会不会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呢?毕竟,许家印是一位知名度很高、影响力很大的民营企业家,最终结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会不会对民营企业家心理带来不利冲击和影响呢?笔者认为,不会,不仅不会,还会产生积极影响,会让民营企业家更加珍惜已经取得的一切。
众所周知,许家印被抓,并不是一家企业经营好坏的问题,而是许家印本人可能已经涉及违法乱纪,可能严重触犯了法律。如果许家印没有触犯国家法律,是不可能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的。而恒大的公告也非常明确地表示,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也就是说,对许家印的犯罪问题,有关方面已经查实,不然,不可能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事实也是,从中国首富到被采取强制措施,也就短短的6年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恒大到底发生了什么,许家印又做了什么,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可能许家印比谁都清楚。特别是债务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多”字能够概括的了,而应该加一个“乱”字。如果不是多而乱、乱而多,恒大的破产重组工作也不会如此艰难,也不需要对许家印采取强制措施。尤其是传说中许家印与妻子“技术离婚”的消息,恐怕就不是“多”和“乱”,还有对法律的极度不尊重、对法律的完全没有敬畏感。
对一个将法律当儿戏、把国家利益当私人用品的人,哪怕企业再大、个人影响力再强、知名度再高、名声再响,也必须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不然,谁还会尊重法律、敬畏法律,谁还会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要知道,对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尽管规模没有恒大大,占用的社会资源没有恒大多,企业负责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没有许家印高,但是,他们都能守法经营、依法办企,都能把法律放在心中。就算也会出现一些违法行为,但都会在问题发生后立即纠正、立即整改。而恒大则不一样,在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后,仍然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许家印作为企业创始人、主要负责人,不仅不去纠正,还在用更加恶劣的行为让错误和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样的方式,相信真正的企业家是不会赞同的,也是非常痛恨的。许家印被抓,是严重突破了法律底线,必须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实际上,对许家印及其恒大,其他企业和企业家都在密切关注。更多的都不只是关注恒大下一步的走向,而是对许家印如何处理。如果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和后果,也不对许家印采取措施,就会形成非常错误的导向,会让企业家们纷纷效仿,让民营经济发展也出现严重偏向。因此,必须对许家印采取措施,以明确何为对错,明确如何分辨是非。
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到目前的水平,很不容易,切不可再因为对违法乱纪行为的过度容忍而出现新的问题。像许家印这种虱子多了不怕痒的经营理念,决不能在中国的民营企业身上再现,否则,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会走入死胡同。也正因为如此,对许家印采取强制措施,也是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问题的一次认真纠错、一次深刻反思,对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来说,也要从许家印身上吸取教训。创办企业,决不能太过功利、激进、冒险,更不能为了自身利益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法律是保护守法者的,对违法者则会无情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