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的渤海族:地位仅次于女真族,且是女真统治者最坚定的同盟者

李思雨漫呀 2025-02-08 09:35:00

金朝历史长河中涌现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南宋末年流传的金军内部的大动荡。金朝由女真人建立,但他们并不是孤军奋战,渤海族在这中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金朝渤海族历史,可以追溯到698年。当时的渤海族在辽东地区崛起,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与社会形式,经济及文化发展水平不亚于周边其他民族,再加上地理上的优势,他们逐步在这一地区建立了"海东盛国"的称号。对后来的金朝而言,渤海族不仅是一个文化璀璨的存在,更是一个同源同根的牢固同盟。

在金朝建立初期,女真统治者完颜阿骨打就提出了“女真、渤海本同一家”的口号。这并不是一句随意的口号,而是深藏历史渊源。很多史学家发现,女真族与渤海族有着共同的祖源,他们共同起源于东北的肃慎族系,正是这种亲近感使得渤海族成为女真统治者最忠诚的同盟。在实际行动中,渤海族的上层人士纷纷归顺,例如铁州的杨璞,就是在投降之后建议阿骨打称帝,并受命为知枢密院内相。他在完善朝廷制度方面贡献巨大,甚至参与金朝的内政外交大事。

然而,这并不是单一事件。渤海族不仅提供了行政上的支持,还在与女真族的政治联姻上起到关键作用。女真人统治者有计划地选取辽阳渤海望族女子作为宗室诸王的配偶,这种婚姻不仅巩固了女真统治,还进一步提升了渤海族在金朝的地位。太祖完颜阿骨打开了这种联姻的先例,以后历代皇帝纷纷效仿。例如,渤海望族中的大氏、李氏和张氏就多次与女真宗室通婚,当中还有四位皇帝的生母出身于渤海族。

与渤海族的深厚关系不仅体现在家庭联姻上,还在政治上有充分体现。女真统治者打压其他被征服的民族,如契丹与汉族,而唯独渤海族在金朝初期深受重用,几个渤海族的代表性人物被委以重任,如在熙宗年间担任礼部尚书的张浩,他不仅才干出众,还在海陵朝进一步升迁为左丞相。张浩在任的十年里,为金朝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封为潞王、蜀王、鲁国公等。这种信任和重用显示出渤海族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政治和家族关系外,盖世的文化优势也是渤海族受到重用的原因之一。渤海族的汉化程度高,在文化层次上几乎与汉族无异。这使得尚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女真统治者在许多方面依赖渤海族的文化和行政才能,早期金朝的统治机制作业很多都参考和借鉴了渤海族的文化传统。

早在926年,渤海国遭到辽朝的灭亡,辽国建立东丹国并将大量渤海人迁至辽阳,虽然生命流徙,但渤海人对契丹族怀有的亡国之恨并未熄灭。金朝渤海族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女真族对抗契丹的行列。

0 阅读:17
评论列表
  • 2025-02-11 12:30

    渤海人就是白山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