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突然撤档,择日上映特别版,观众给导演狠狠上了一课

畅想忆翠 2025-02-15 05:14:47

要说《蛟龙行动》这电影,当初可是被寄予厚望的。前作《红海行动》那可是林超贤导演的封神之作,枪林弹雨里拍出了家国情怀,豆瓣8.2分妥妥的国产军事片标杆。

续集不光请回了林导,演员阵容更是大咖云集:黄轩、张涵予、段奕宏这些老戏骨,加上新生代人气王于适,预告片里坦克对轰、直升机坠海的镜头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

去年12月定档春节时,院线经理都说这绝对是票房冠军的种子选手。谁成想现实打脸来得这么快。上映17天票房才3.78亿,在春节档六部新片里垫底。

更扎心的是观众评价:"剧情像是把二十年前的军事片剧本翻出来改的""反派智商集体掉线,主角光环闪瞎眼""于适和黄轩明明演技在线,剧本愣是让人设单薄得像纸片人"。

豆瓣开分5.9,短评区直接炸锅:"林导这次是江郎才尽了吧?"

二、片方骚操作火上浇油

本来票房差还能说是市场选择,没想到片方自己往枪口上撞。1月31日路演时,总制片人于冬突然开炮:"打一星的都是黑水军!"旁边于适也补刀:"我们只想要个公平评价。"

这话可把观众惹毛了——合着说电影不好就是黑子?相关话题当晚冲上热搜,有网友翻出前作《红海行动》的7.5亿制作费对比:"3.78亿票房还好意思喊冤?"

事情还没完。2月14日情人节当天,《蛟龙行动》官微突然发公告说要"听取观众意见制作特别版"。

吃瓜群众都懵了:电影还能像游戏似的打补丁?博纳影业紧接着启动"蛟龙重生计划",让观众投票决定删哪些片段、加什么剧情。

这波操作倒是新鲜,可网友并不买账:"早干嘛去了?""该不会是把NG镜头凑个导演剪辑版吧?"

三、观众分成三大门派

这出戏外大戏让网友吵翻了天,主要分成三派:

力挺派觉得片方知错能改:"肯花几千万重拍算有诚意""说不定能像《大圣归来》那样逆袭"。在官方投票区,有人认真提建议:"把女主强行煽情的戏份删了""给反派加个合理的动机"。

唱衰派直接泼冷水:"重剪版最多把豆瓣5.9变成6.0""宣发时怼观众,票房差了才装孙子"。更有人扒出于冬三年前说过"观众不懂电影",质疑这是危机公关的套路。

吃瓜派看得更远:"这事给所有电影人敲警钟——现在观众早不吃流量明星那套了"。

数据也印证这点: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星辰大海》没有大牌主演,全靠扎实剧本逆袭。有院线经理透露:"现在00后观众占比超四成,他们更看重故事而不是特效"。

四、电影圈的照妖镜

站在2025年回头看,《蛟龙行动》撤档事件简直是行业现状的显微镜。这些年观众被烂片喂得太饱,早就练就火眼金睛——大投资+名导演+流量明星的公式失灵了。

就像网友说的:"你花3亿做特效,不如花300万请个好编剧"。反观去年黑马《无名之辈2》,小成本喜剧靠着接地气的故事拿下21亿票房。

这事儿也给从业者提了个醒:电影是商品更是艺术品,不能把观众当韭菜割。重制版能不能翻身还不好说,但至少开了个先例——以后烂片想靠撤档洗白,可得先问问观众答不答应。

话说回来,要是特别版真能脱胎换骨,你会去电影院支持吗?欢迎在评论区唠唠你的看法!

0 阅读:275
评论列表
  • 2025-02-15 10:17

    我看的点映,我觉得值得一看,可能我比较简单吧,主要还是排片,一天就一场,换个时间上也好。

畅想忆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