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记》,校园遗书揭开成长伤疤,2024最值得期待华语电影!(下)

首席评录官 2024-10-25 18:52:05

父亲对哥哥动辄拳脚相加,而母亲则对父亲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有时候还会将婚姻失败的原因归结在哥哥身上。

这种高压和漠视的家庭环境,让哥哥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甚至觉得自己的消失,对父母和弟弟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这种极端的想法,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而影片的结尾,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让我们每个人去思考。

哥哥有杰的离世,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悲剧,更是对整个家庭和社会的警醒。

弟弟长大后,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关心关爱每个学生,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

哥哥的事也给他带来了心理阴影,他和爱人彼此相爱。

可是爱人怀孕后,高兴的告诉他,他却不想要孩子。

两人发生激烈分歧,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父亲。

他痛苦的和爱人分手,他宁愿以后都独自生活,都不想再看见身边的人离开。

父亲临终前,在病床上和弟弟一起,抱头痛哭,两人对哥哥的离世,后悔愧疚。

在影片中,导演卓亦谦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将这一家庭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巧妙地运用日记的自叙性视角,赋予了电影强烈的主观色彩,让观众能够深入有杰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痛苦与挣扎。

演员们的表现也极为出色。卢镇业饰演的郑Sir,既有教师的威严与责任,又有内心的脆弱与痛苦。他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不断寻找着自我救赎的道路。

黄梓乐饰演的有杰,更是将一个孩子的无助与绝望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动容。而郑中基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看完这部电影,评录官不由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经历,也想到身边许多家庭的影子。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我们总是在追求成功,却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与需求。

我们总是用“我是为你好”来绑架他们,却忘记了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影片中,父亲郑自雄对儿子们的期望,何尝不是许多家长的真实写照?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能够站在父辈的肩膀上飞得更高。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关爱与支持?是否尊重了他们的选择与意愿?

“爸爸,比起你打我,我更害怕你不打我,那说明你已经对我彻底失望了。”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孩子们内心的恐惧与无助,也让我们看到了家长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盲目与偏执。

《年少日记》不仅是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人性、关于爱与理解的电影。

它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与不足,让我们反思,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是否忽略了孩子们的成长与幸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忙于工作与生活,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陪伴孩子们成长。

我们往往用物质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却忘记了精神上的陪伴与支持更是他们需要的。

孩子们多么渴望父母的关心和肯定,我们应该多给孩子家庭温暖,关注孩子心理需求,让孩子在阳光下自由快乐成长,身心健康比所谓的成功更重要!

评录官:6分,值得一看。

欢迎评论,感谢关注、点赞和分享!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