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仪式”,不要“形式”
——谈兵法“慧”处世(44)
文/路秀儒
《孙子兵法·计篇》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和商议军国大事的殿堂。算,也称筹,古人计算用的工具,此处指筹划。古代进行战争前,要在庙堂上进行战略筹划,分析得失,做出决策,制定方略,这一过程称为“庙算”。首提“庙算”这个概念的,就是《孙子兵法》。
《十一家注孙子》中的张预注曰:“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于庙,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曹操注曰:“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
为什么古人的战略筹划要在庙堂里进行呢?
早在夏朝时期,国君用兵前都要在庙堂占卜凶吉,祈求神灵护佑,以巫术假托神的旨意,迫使人们进行战争。“庙算”,是由在庙堂进行的一系列仪式演变而来的。孙子之所以用“庙算”一词来表述战略筹划,一方面昭示了战略筹划的起源与延续的轨迹,另一方面彰显了战略筹划的慎重、庄重,以及更鲜明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战争活动之所以需要仪式感,就是因为战争是“国之大事”,必须用一定的仪式表达出对待战争的慎重、庄重态度;战争意味着牺牲、奉献,必须用一定的仪式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对军队及军人的崇敬、关爱之情;战争充满着艰难险阻,必须用一定的仪式来凝聚人心、坚定信心、激发斗志。因此,自古以来,军队出征、班师凯旋、平时重大节点,都要举办系列的仪式,让军人有自豪感,让国家有力量感,让民众有安全感,让对手有畏惧感。
生活同样需要仪式感。没有仪式感,情感就激发不出来,日子就会过得平淡如水、索然无味,甚至像“一条拉直了的心电图”。
许多人抱怨,现在过年,“年味”越来越淡了。对此,有人“归罪”于物质条件变好了,平时吃的、穿的、用的,跟过年没什么两样,大人孩子对过年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了。应该说,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主要症结还在于过年的仪式感渐渐退去了。
以往过年,大家都是成群结队地走街穿巷拜大年,即使一年没走动的亲戚、朋友也不能断了年礼,在农村还要作揖、磕头,特别有感觉。而现在拜年“面拜”的越来越少,前些年是用电话拜,到后来是用微信拜,再后来许多人干脆微信也不单发了,即使是在圈里“群拜”一下的人群也在不断萎缩。
人连年都觉得没意思了,哪什么还有意思呢?!
所以,生活需要涟漪,需要出彩。要把没意思的日子过得有意思,把平淡的时光过出“诗意和远方”,就得给生活多安排一点仪式,让自己多一些仪式感。
但是,仪式不等于形式,仪式感更有别于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害死人,对那些以仪式感之名,行形式主义之实的行为,应该当头棒喝!
【作者简介】路秀儒,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综合训练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大校。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学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