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中,彭兆林提审了邓立钢。
邓立钢回答完为什么落户不给邓母改名的问题后,主动提起了自己小时候家里的情况,他说爸爸是个锅炉工,一喝醉酒就打妈妈和他们兄弟俩,为此,邓立钢特意跑到净凉山去学习武术,就想学成归来报复他爸,没想到还不等邓立钢出手,邓父就得肝癌去世了。
邓立钢说,我报复不了他,只能报复社会了。
彭兆林压根没问啥,邓立钢却主动交代了自己的过往,这与他以往嚣张狂妄、无法无天的做法很不一样。尤其是在谈到杀害那些无辜的陪酒女时,邓立钢一副很不以为然的模样,他说那些女人不比亲妈,又没生了他,是生是死他并不在意。
或许为了圆前面这句话,邓立钢罕见地卖起惨来,言下之意是我能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不是天生的,而是有外因推动的。如果不是童年家庭不幸福,遇上一个暴力的爹,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面对邓立钢这一番煞有其事、洋洋得意的说辞,彭兆林很不齿,他说自己审过很多犯人,他们总会在关键时刻将自己犯罪的主因归罪于原生家庭,归咎于别人,企图推卸责任、博取同情。同样有很多人明明生于困境,依然能不畏艰难、成才成长。
彭兆林说,很多事啊,可以通过学习,通过知识,通过勤奋努力去改变,包括我们的命运,你选这条路,是因为你觉得这条路是捷径,从根本上这证明了你的懒惰和愚蠢。
彭兆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邓立钢诡辩的目的,只有平庸无能的人才会在走投无路之时推卸责任,将过错推到别人身上。
彭兆林说的没错,邓立钢想走捷径,懒惰愚蠢,但是他主动提起自己悲惨的原生家庭,不光是为了博取同情,还有一个隐含的心思——示弱。
没错,邓立钢怕了。
一直以来,邓立钢亡命天涯,四处逃避,从来不敢正面和警察对上,但是他心里也没有多少对警察的敬畏,而是相当享受这种你追我逃的感觉,处处彰显他的聪明伶俐和高人一等。
如今,肉联厂四个人锒铛入狱,邓立钢虽然不是第一个招供的,但是在石毕、吉大顺相继撂了之后,也决定坦白从宽。邓立钢诉说自己惨兮兮的童年,就是想借此来试探彭兆林的态度,如果彭队露出哪怕一丝的同情,他都不会老老实实地招供作案的经过,而是继续冥顽不灵、守口如瓶,争取再苟活几天。
反之,如果彭队表现出正义凛然、不为所动的话,那么邓立钢自然明白,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为时已晚,回天乏术了。果然,这一段小小的插曲之后,邓立钢老实交代了自己杀人的事情,从第一起案子开始,事无巨细,有问必答。
法庭宣判之后,邓立钢被判了死刑,执行的那天,彭兆林听说邓立钢因为中气下泄站不起来了,他看着邓立钢坐在轮椅上的样子,跟他说了最后一句话——永不相见。
再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在面对死亡时,也会像平常人一样,惧怕死亡,怕到极致,毫无疑问,邓立钢这个老大是四人组里最怂的一个。
邓立钢做下多少丧尽天良的事,直到临死才知道害怕,这个报应来得刚刚好,果然天道好轮回,谁也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