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开始下小雨,最后的秋雨。下午转多云。下雨预示着将有强冷空气来临,虽然估计也强不到哪儿去。这个冬天大概率又是一个暖冬。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前提下,也许50年后,北方的孩子们在电视上看到皑皑白雪,会发出疑问“这是什么地方?”
我在后山走了一圈。后山显然无人管理——原来还有园林工人定期清扫树叶。小路上堆满麻栎落叶,对,基本上全是麻栎叶子。后山也有一部分菠萝栎,但数量不多。主要是麻栎的叶子特别茂盛。等到落叶时节,就像一个毛孩去理发店剃了光头,当然一夜之间满地如毛发般的落叶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般来说,萧瑟的秋色很难带来美感。不过我觉得这样才是世界真实的面孔,至少在当下的季节。我一直不太喜欢银杏树的金黄,太过张扬,掩盖了植物界将要面对凛冬而惴惴不安的恐惧。更不喜欢爬山虎的深紫,攀籘附蔓之徒,却弄得比寄主还醒目。还是本来面目最好,枯褐的老橡树叶子,迎接苦涩的未来。
雨后的荒山安静极了。云暗天低生机全无,这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当然不是说我的心情晦暗。恰好相反,我喜欢这样安静的荒山,安静的世界。
当这个
喧闹的世界
突然安静下来的
那一刻
我知道
其实是我的心
安静了
从未在菩提树下
聆听过远方的
钟磬般若
也不知道什么才是
命运的
羯磨
我只是在红尘里
看见了
那片叶落……
这是我在太行山徒步时写的一首小诗。接下来的几句话是,所有的相逢原来只是一次路过。当你回眸时,已经隔着千里万里的天河。对了,这是在牛郎织女的家乡,中太行和顺县南天池村的山上。也是这样荒草萋萋的大山,空无一人。牛郎织女都哭了,说你特么写的太好了。我倒觉得没什么呢,诗心诗情都是偶尔那么一闪,像天边的流星,chua!过去了。
昨天随笔的内容是“死亡焦虑”,包括进入老年要开始做减法,引来很多网友的共鸣。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谁都又要遇到,早晚而已。畏惧死亡,一是没活够~除非是抑郁症患者,一心赴死;二是有牵挂,有放不下的人和事,难以割捨;三是生命本能对于死亡的抵触和抗拒,好死不如赖活着。然而死亡确实是不可避免的,年龄越老距离死亡就越近。何况还有那么多突发的变数。所以天天挂念着这种事,真不如不管它。用东北话说,愿咋的就咋的吧!
至于做“减法”,实际上更考验一个人的心态和境界。做减法最重要的是精神减法。不操闲心,不管闲事,不说闲话是一方面。物质生活欲望下降到满足温饱即可。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头脑;既热爱生活又清心寡欲。不妨说,到老年之后,简单和有节制的生活,才是幸福之源。现在有太多的人喜欢抱怨,不停的叽叽歪歪,对一切都不满意。说到底还是欲望得不到满足,选择咒骂的方式渲泄情绪。这样就能得到快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能够把人生彻底看透,就不会存在死亡焦虑。实际上,人生就是一个悖论。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死亡倒计时。“彻底看透”也是一个伪命题。不过坦然面对还是可以做到的。万事皆空,生而何欢,死而何惧?善化寺里的那座卧佛是不是这样说的~~
在荒山上溜达,我还想了一首诗,不过才想好了一个开头。
我曾经如此的
热爱生活
猜一猜
告别时,我该
悲伤还是欢乐?
一个开头,一个疑问。还没到写结尾的时候。不过我大概率选择后者。正是因为,我曾经如此的热爱生活。

2024.11.15登山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