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韩楚风三次请教丁元英,这里面丁元英的谈话技巧,你学到了吗?
你有没有这种苦恼,在和朋友或者同事的聊天当中,很少有人会重视你说的话。
即便,在对一件事情的分析上,你自认为做得很全面,可是,别人还是会当作耳旁风。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还没有掌握谈话的技巧。不如让我们看看在《天道》中,丁元英是如何掌控谈话的。
丁元英结束了私募基金,回到国内,将公司解散。他打算找一个地方,一个人独自生活上三年,等到他的财产解冻,再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丁元英先回的北京,韩楚风开车来接他。在车上,韩楚风就开始谈起正天集团竞选总裁的事情。
韩楚风现在最闹心的就是这件事,可是,他说完以后,丁元英没有接话。
这就有点尴尬,车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丁元英不接茬,其实就表明了态度。韩楚风无奈,只能再说回私募基金的事情。
等到了酒店,韩楚风点了菜,要了酒。这时候,他又开始聊竞选总裁的事情。
他一开口,丁元英立马就打断了他,告诉他,“这件事不是我能多嘴的。”
发现没有,丁元英在韩楚风竞选正天总裁这件事情上,态度是有转变的。
第一次,韩楚风提起这件事,丁元英是沉默,不搭茬。这其实,是对韩楚风的一种试探。
因为这件事很大,是影响到韩楚风职业生涯的大事。韩楚风不是泛泛之辈,他自己也很有能力。
在职场中,韩楚风可能也不一定会逊于丁元英。那么,韩楚风的一再询问是为什么?是真要丁元英拿主意?还是只要一个参考答案?
对于这种事情,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办?是尽心竭力地为朋友谋划一番吗?如果是这样,那我告诉你,你的朋友可能并不会重视。
因为人性向来如此,你越是主动,对方越觉得你低贱卑微。
这样到头来,朋友可能只是象征性地点点头,答复一个“有道理”。
之后,就把你所说的抛之脑后,那么,你肯定会有情绪。
丁元英是什么人?他肯定不会去做这种没有结果的事情。
从丁元英布局格律诗的手法,我们就可以看出,丁元英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擅长逆向推理的人。
所以,韩楚风第一次询问,丁元英沉默不作声。第二次,韩楚风又提起这件事,丁元英直接打断他,告诉他这件事不是自己能插言的。
直到第三次,韩楚风和丁元英几杯酒下肚,又开始提起这件事。
韩楚风表示,你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我就想知道个所以然。
这时候,丁元英才说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但是,他依旧很小心。
他告诉韩楚风,你退出选举,让两个副总裁先去争。不过,这件事仍旧有风险。真出个闪失,我承担不起。
韩楚风听话听音,知道丁元英还有顾虑,于是,索性敞开了说,“我尚未拿起,谈何放下。”
也就是,这件事本来我还没有拿下,又何必担心出闪失呢。也就是即便出了闪失,我也不会埋怨你。
为了能让丁元英更加放心,也给丁元英的建议加上一个理所当然的理由。
韩楚风还提议,不如打个赌,以后也可以做个段子。
韩楚风用自己的宝马车做赌注,折旧作价70万。丁元英说,那么我就1赔5。
韩楚风说道:“即便我做了总裁,年薪不过60万,还不一定能做够5年,你1赔5,那我赢了是赢,输了还是赢。”
这一句“我赢了是赢,输了还是赢”,才是真的放心。而丁元英的这一招也很高明。
丁元英将钱押上,这意味着我和你韩楚风站在一条线上。我所提出的意见并不是为了应付你。
永远记住,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利益始终是放在首位的。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是要能互相得利的。
丁元英用1赔5来告诉韩楚风:一来,我很有把握,这件事情并不是我随意应付你。
二来,这件事情我投入的金钱不比你少,你可以完全信任我。不论是输是赢,你都没有风险。
要真是出了闪失,损失也是我的,我们之间的友谊你不用担心。
如此一来,原本韩楚风可能只为了从丁元英这里得到一点意见。而如今,通过丁元英的几次迂回沟通,这件事完全成了丁元英的操纵。
那么,他为何要这么做?因为这是一个天大的人情。你想一下,如果丁元英轻松地把自己的意见拿出来,那么,韩楚风会重视吗?
即便重视了,这件事就算成功了,丁元英又会有多大的功劳?你只是说了一句话,你就想着占多大功劳?想着韩楚风欠你人情吗?
可是,如今,丁元英和韩楚风打赌,还把钱押上了,那么这句话的份量就不一样了。
君子以权术行事,以品德立身,这就是真正的权术谋略,真正的为人处世,看不懂底层逻辑,那就永远只能处于社会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