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授衔时,他被授予了空军大校的军衔,还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他身经百战,参加过八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也参加了上党、邯郸、定陶、淮海等战役,却在新中国组建空军后,奇迹般地成为了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和指挥员,还参加了我军第一次陆、海、空联合作战,一举解放了一江山岛。
他也是空军的第三任司令,是空军历史上第一位会开飞机的司令,他就是马宁将军。
1922年9月,马宁出生于河南省沁阳县。受共产党员哥哥的影响,马宁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最终在哥哥的带领下参加了革命。

马宁在八路军129师11旅任作战参谋,不久之后还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主席一行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在此期间爆发了上党战役。此时的马宁已经是6纵50团的副团长,他执行了刘邓二位首长制订的“围城打援”的战术,还准确判定了敌人的逃跑路线。
这一仗打下来,马宁所部俘虏了两千多名国军,还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成捆的电话线。
他就用这些战利品将黎城县大队扩编成了一个团,而且团里的每个营都有一个重机枪连,每个班都有一挺轻机枪,火力和战斗力都大大增强。而在此之前,整个团也才不过两挺重机枪。一时间,马宁在解放区名声大噪。
在战场上,马宁曾多次负伤。有一次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腹部,旅长李德生听说后连忙跑去亲自看望,安排人将马宁送去就医,还命令卫生队队长要活着将他送到手术台上。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一次大会上提出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这让马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还发誓一定要学会开飞机。
但是,因为战争年代负伤,他的左腿有明显的残疾,比右腿要短几厘米。在选飞时,虽然王近山司令同意他报考名,但苏联的军医却认为他的这种身体状况很不适合开飞机。
但马宁始终不放弃,他寻找着一切机会圆自己的蓝天梦,最终终于顺利通过体检,获得了 进入航校的机会。
经过学习和考核,马宁完成了所有的考核任务,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实现了自己的飞行员梦想,驾驶着飞机翱翔在祖国的领空。
从陆军转为空军,马宁始终在成长和进步,到1964年时已经成为了一名空军少将。1970年,马宁被调往兰州军区,担任空军副司令员。此时的马宁也没想到,他很快就将成为共和国的空军司令。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时任空军司令吴法宪被勒令停职反省,空军一时群龙无首,由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到空军指导工作。不久,中央军委组成了一个五人小组负责空军事宜,但这也并非长久之计。
1973年,周总理向毛主席提议要选一个会驾驶飞机的人做空军司令。最终,经过李德生的推荐,马宁成为了第三任空军司令员,他也是第一个会开飞机的空军司令。
在他担任空军司令期间,与王洪文有过接触。当时的周总理身体已经不太好了,王洪文等人想把张春桥推上第一副总理的职位,但未能成功。于是,王洪文打算秘密到长沙找毛主席告状。
王洪文去长沙的飞机就是马宁安排的,马宁后来也因为此事受到了牵连。

四人帮被粉碎后,马宁在1977年被撤去了空军司令员的职务。1984年,中央军委批准马宁离职休养,此后的马宁仍然关心着中国空军的发展。
尽管早就退去了司令的职务,但空军的官兵们没有忘记马宁为空军做出过的贡献,仍然尊称他为马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