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波斯王子墓,碑文很“复杂”,专家:幸亏唐朝人不懂外语

卿文 2024-09-05 17:24:59

1655年在西安考古中,专家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遗址中出土了一块墓碑,上面的铭文用了汉字和波斯文两种文字。

两段文字内容出入不大,但在身份用词上却有了颠覆性的发现,墓主人是萨珊王朝的贵族,汉文中他们的关系是夫妻,但波斯文中,两人却是亲生父女。

来自遥远异邦的波斯王族,怎么会老死在大唐境内?他们二人究竟是什么关系?

一、万邦来朝的唐代,到处都是外国人

说起唐代,在很多人的想象中,那是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经济发达、国富民强,而且还有繁荣的国际贸易。

对于唐代的多民族情况和开放豪迈的民风,大家也有所耳闻,但当时究竟开放到什么程度,这就要回到具体事件中。

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唐代有很多外国人定居,这些人中既有前来经商的外国商人,还有被贩卖来的外国奴隶,甚至还有不少外国逃难过来的皇亲国戚。

比如我们小说和影视剧中常常看到的一个称呼“昆仑奴”,不要惊讶,早期的黑奴贸易把生意做到了大唐,这些昆仑奴就是来自非洲的黑人。

当时的阿拉伯人不远万里,将这些黑人奴隶运送到亚洲出售,除了大唐外,东亚不少国家都出现过黑奴的身影。

除了黑色人种,大唐可以说是各色人种都相当齐备,比如粟特人,他们就是典型的白种人。

唐朝除了和美洲缺乏联系外,与其他大陆接壤的地区之间,都有不少的贸易往来。

这些粟特人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外族人,他们生活在今天的中亚地区,是一个非常善于经商的民族,也是中国和西方国家贸易的主要中间商。

专家分析,唐代有大量的高鼻梁大眼睛的粟特人长期定居在内地。

久而久之逐渐融入了当地生活,在这里结婚生子繁衍后代,这些粟特人也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成员。

这些粟特人的后裔,也有了自己的汉文名字,比如北方地区的一些大姓,如曹、何等,有一部分就身上就流淌着粟特人的血液。

当时大唐的外来人员中,除了以上几类,还有一类比较特殊,那就是来传播宗教的僧侣。

曾经有来自古波斯国的王族后裔,来到大唐传播佛教。

这位王子不惜放弃自己的王位,选择青灯古佛以弘扬佛法为终身事业。

他为内地带来了大量珍贵的佛教典籍,并且翻译了不少重要佛经,他就是拥有波斯血统的大唐传奇高僧安世高。

正是因为大唐倡导兼容包容、开放多元的文化思想,所以很多外国人纷纷前来共襄盛举。

为了鼓励人才流动,唐代政府还制定了专门的法令,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当官。

所以唐代有很多高级军官都是胡人,比如被誉为大唐战神的哥舒翰就是突厥人。

他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属于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

年轻时比较散漫,后来加入了西河军,在战争的腥风血雨中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他靠着自己卓著的战功当上了节度使,成为历史中鼎鼎大名的人物。

从哥舒翰的经历能够看出,唐代很少有华夷之辨的民族歧视,境内各民族间的关系也比较融洽。

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有能力敢打敢拼,就自然有出头之日。

除了武将,唐代还有专门为外国人举行的科举考试,选拔文人官员,这门考试叫做“宾贡”。

虽然单独命名,但实际考试内容和本地考生一样,没有特殊通道,只是留有专门招录外国人的名额。

二、多元文化齐聚盛唐,汉语成官定“普通话”

既然唐代有这么多外国人,那就可以想见当时的文化是多么繁荣,多姿多彩。

比如通过阿拉伯传入了西方的数学、医学,甚至连天文学都出现在大唐的史料中。

音乐舞蹈方面就更不必说,唐代的胡旋舞就非常流行,大量外来音乐元素的涌入,不断丰富了唐代的艺术宝库。

古人将外来音乐叫做“胡乐”,比如汉代传入胡笳。

当年的才女蔡文姬就按照胡笳的风格旋律,创作了具有异域情调的名曲《胡笳十八拍》。

唐人对外来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极大的好奇心和接纳度,甚至连女子的服饰妆容都受到了胡人的影响。

唐代女子有一个时期特别喜欢把脸涂得煞白,然后再脸颊上染上绯红的胭脂。

这一点从唐代流传下来的仕女图上就能看出,现代日本艺伎的妆容,也是受到了唐代的影响。

到了中晚唐时期,女子们中流行一种非常奇特的化妆方式。

将嘴唇涂得黢黑,叫做“乌唇”,眉毛画成倒八字,叫“八字眉”,甚至还要在脸颊上画上几道红色的花纹,像被抓伤的伤口一样。

据考证,这样的妆容很有可能就是消防当时的吐蕃,因为在青海的一处吐蕃埋葬壁画上,就看到过类似的妆容。

不过当代男子对这样的妆容不太感冒,甚至到了反感的地步。

白居易就曾批评过这种有点吓人的风格,说她们一个个看上去哭哭啼啼,嘴巴涂得像黑泥,脸上惨白到吓人。

在语言文字方面,唐代能看到很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字,当然为了交流,唐朝官话成为了当时的“普通话”,外国人都必须要过这个语言关。

但有的外国人,正好借着文字不通的契机,玩起来突破汉族人突破伦理禁忌的事。

为了不被官府追责,他们将这件事分别用了汉文和波斯文字记录两个版本,而真相就藏在波斯文中。

三、波斯王族突破禁忌,近亲通婚娶女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西安地区的一处考古工作中有了惊人发现,在当地出土了两块墓碑,一块上面的字迹字迹清晰可见。

这里埋葬的是一个叫苏谅的唐代官员和他的妻子马氏。

从铭文中的信息可知,夫妻二人不是汉人,而是从当时的波斯萨珊迁居过来的外国人。

他们并不是普通的外国商人,而是波斯萨珊王朝的皇室后裔,同时还是拜火教教徒。

这一发现立刻震动了考古界,因为其中很多信息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宗教和历史都有着重要意义。

经过翻译,考古学家们发现,上面用波斯文记载的内容和汉文内容有几个关键地方的差异。

最让人惊讶的是两版中妻子马氏的身份,汉文是“妻子”,而波斯文竟然用的“女儿”。

其实无论哪种文字,妻子和女儿应该都不会是同一个词,况且古往今来也很少有单独将父亲和女儿合葬的惯例。

由此,专家们得出了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很有可能这两人的身份既是父女,也是夫妻。

因为二人是波斯人,他们的汉文名字都是波斯文的音译,从姓氏来看,他们来自波斯的王族。

两个王族成员,为何要不辞辛劳来到大唐定居,甚至死后都要葬在这里呢?

他们超越伦理禁忌的关系后,和波斯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在公元3世纪左右,波斯萨珊王朝就已经建立,这个著名的国家一直延续了四个多世纪,直到651年被大食国吞并。

早在北魏时期,中原和萨珊之间就开始了往来,现存南京博物院的一幅南北朝时期的画作,就描绘了两国使节见面的场景。

隋炀帝时期,也曾向波斯派出过使节,两国之间还互赠了贡品。

到了唐朝,萨珊王朝已经日薄西山,国内动荡不安,当时的阿拉伯人建立的国家叫大食,早已对萨珊王朝虎视眈眈。

到了7世纪初叶,大食加大了对萨珊的进攻力度,末代皇帝出逃后很快就被杀死,萨珊王朝也土崩瓦解了。

据《新唐书》记载,萨珊皇帝曾向唐高宗求援,但眼见末代王朝气数已尽,高宗也不想浪费兵力,所以以路途太远的理由拒绝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幸存的王室后裔拖家带口逃到了大唐境内避难,最终也老死在此。

那么墓主人和女儿结为夫妻的猜测,究竟有几分可信度呢?

前文提到,他们不仅是波斯血统,还是神秘的拜火教信徒。

这个拜火教又被叫做“袄教”,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保持着神秘的面纱,若隐若现。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这个宗教崇拜的对象是火,武侠小说中的明教,就是拜火教在中国发展出来是分支。

在袄教的传统中,一直就有近亲结婚保持血统的传统,这一点和中世纪欧洲皇室的婚姻观不谋而合,所以历史上欧洲皇室生出来很多畸形儿。

在萨珊王朝的历史上,也有类似记载,他们的一任皇帝就娶了自己的女儿。

《北史》中也明确记载,波斯人喜欢近亲结婚,有的还会同时娶两姐妹。

正因为如此,专家们做出这样的推测是完全有根据的。

这些萨珊王朝的后裔和袄教信徒们,仍然保持了族内通婚的做法,但为了不引起汉人反感,所以才用了春秋笔法,将两人的真实关系隐藏在波斯文字中。

0 阅读: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