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殇:锦衣卫和东西厂的特务统治(10)

喜欢侯历史 2025-02-05 16:20:36

明朝最臭名昭著的算是锦衣卫、东厂、西厂的特务统治。

十、明朝的特务通知

1、用特务监视百官和百姓的传统由来有自

(1)邵公谏厉王弭谤,卫巫就是早期的特务

周厉王暴虐无道,周国都城的人背后议论周厉王。召公告诉周厉王曰:“老百姓不堪您的命令驱使了啊!”周厉王大怒,找到了卫国的巫祝,让他偷偷监视那些背后议论他的人。把获得的情况汇报周厉王,周厉王就派人杀掉议论他的人。周国都城的人不再敢说话,道路上遇见也只能用眼光示意,不敢吱声。召公劝谏周厉王说,堵住百姓的嘴就像堵住河水,一旦决堤就会伤到人。周厉王还是不听劝,过了三年时间,周厉王就被百姓们赶下台了。

卫巫算是比较早的特务了。

(2)《孙子兵法》专门写了一篇《用间》,也就是作战必用特务

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不了解敌国敌军的情况是不行的。

必须通过间谍特务了解敌人的情况,方法有五种:利用敌国人士叫做因间,利用敌国统治阶层内部的贵族叫内间,利用敌人派遣过来的间谍叫做反间,利用必死之人欺骗敌军叫做死间,能够获取敌人情况顺利返回的叫生间。

对待派遣到敌国的间谍,要投入情感,舍得花钱,确保不出现泄密。殷商兴起,靠的是在夏朝的伊尹;周朝兴起,靠的是在商朝的姜子牙;这都是间谍啊。

(3)南唐后主李煜就利用特务“抓拍”宰相韩熙载夜宴场面,留下了大名鼎鼎的《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的绘制,历史上有两种缘由记载:

一是说因为韩熙载出自豪门,才能超群,入南唐后官至中书侍郎。眼看南唐政治江河日下,自己却无力挽回,因而“耻为之相,故以声色晦之”。后主李煜很想重用韩熙载,却闻其“放意杯酒间,竭其材,致娱乐殆百数以自污,”于是命顾闳中夜间遣至韩熙载府第,偷看韩熙载行乐的每一个场面,想借以图画劝告韩熙载停止夜夜歌舞升平的放荡生活。

另一种说法是说,因为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其父因事被诛,韩熙载才逃至江南,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因为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后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加以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朝不保夕。

所以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而以求自保。但李煜当时对他还是不放心,就奉命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矩到韩熙载家里去探个虚实,命令顾闳中和周文矩把所看到的一切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所以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湎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全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后主看了此画后,就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

(4)历史上有名的特务机构

汉代有秉承皇帝命令对百官逮捕讯问的诏狱,也有执行秘密警察制度的绣衣御史。

三国时期,曹魏和东吴都设置了校事府,监督百官,构陷大臣,维护权臣曹操和孙权的统治。

南朝宋设置了典签,监督百官行政,维护其统治。

唐朝中期设置了察事,执行秘密警察工作,监督军队和大臣。武则天手里还开发了铜匦,鼓励举报,让官员和百姓互相监督。同时,明朝还设置了御史台,监察百官。

宋朝延续了五代的武德司改名为皇城司,宿卫皇宫,刺探敌情,监察百官。

清朝延续了明朝的御史和给事中制度,监察百官,同时雍正皇帝还发明密折奏事制度,让官员们风闻奏事,凡事可言,互相举报提防。

2、明朝复杂的特务系统

(1)常设机构和临时派遣

分驻各地的镇守太监相当于前苏军的政治委员,执行宋代以来的以文制武嘛。

(2)东厂、西厂、内行厂和锦衣卫的关系

(3)锦衣卫的设置

所以呀,电影《锦衣卫》里面锦衣卫卫士穿着飞鱼服,打得不可开交,恐怕是弄错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