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生前最认可的接班人是谁?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

江山社 2021-09-23 19:27:12

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尽管斯大林曾发动过一些运动,任内还发生过大饥荒,仍不妨碍他在俄罗斯历史人物排行榜中高居第三(四至六位分别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宁),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彼得·斯托雷平。

话说,自1929年独自掌权开始,在斯大林执政的二十四年中,是否考虑过该由谁来继承他的衣钵,成为下一任掌权人呢?

其实,早在1923年四月的俄共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就聊起了这个话题。在组织报告中,斯大林提到希望对现在的机关进行改革,也就是扩大中央委员会。

斯大林指出:

“我党的中央机关现在的情况大体如下:总共有二十七名中央委员,每隔两个月召开一次中央委员会。不过,在这二十七人中,形成了一个由十几人所组成的核心,虽然这些人的政治工作非常得心应手,但却有风险存在。或许这样的现象是好事,但我们却不得不考虑它的危害性。这些处于核心的统治,虽然能够积累一定的领导经验,但却非常容易沾染独断专行的不良风气,进而脱离群众工作。倘若在这些同志的身边,没有身处基层的下一任接班人,那么这些在领导层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人的思想就容易变得僵化。”

除了这个原因,斯大林还提出扩大中央委员会的第二个理由,那就是领导层的“老化”问题:

“刚才提到的,处于核心之中的领导层,这些同志正在逐渐老去,这一领导层迫切地需要一批接班人。就像弗拉基米尔同志一样,他的身体情况你们想必非常清楚。除了弗拉基米尔同志以外,处于核心的其他同志的平均年龄也很大了,不过目前还没有能够接任领导层的接班人,这是一种不幸。”

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斯大林已经在考虑继任者的问题了。

不过,斯大林所提到的扩大中央委员会的第二个原因,领导层的“老化”问题,其实并不存在。

1922年九月二日,列宁在与妹妹玛丽亚聊起革命家的年龄问题时,在闲谈中提到自己身边同志的年龄,以及他们进入中央委员会的时间。在这次的聊天中,列宁提出了一个建设性想法,那就是: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应该覆盖各个年龄段。也就是说,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应该由几代人共同担任,其中既有二十岁的,也有三十、四十、五十岁的。这样,年龄较大的同志就能带着青年人迅速熟悉工作,让整个队伍年轻化的同时,还能维持正常运转。

斯大林的秘书巴让诺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1922年列宁曾在政治局会议中提出自己的建议:

“同志们,我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而你们,都是四十多岁的人。我觉得,是时候该培养一些生力军了,我们应该重点栽培一些二十岁、三十岁的年轻人,从他们之中选拔优秀的人才,让他们来担任领导的工作,让整个领导班子永葆青春。”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列宁对领导班子有一套关于年轻化搭配的设想。根据这一设想进行推测,在1922年列宁给代表大会留下的信件,也就是“政治遗嘱”中,他对六名委员交待的情况,是有年龄方面的考虑的。

1922年,列宁已经五十二岁了,而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年龄一样,都是四十三岁;加米涅夫与季诺维同岁,都是三十九岁;最年轻的两名同志布哈林和皮达可夫分别为三十四岁和三十二岁。从这六个人的年龄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符合列宁构想的年龄梯队。

在这份“政治遗嘱”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根据列宁的构想,至少在遗嘱中出现的六个人不存在“老化”的问题。

那么,斯大林为什么仍要将领导班子“老化”作为扩大中央委员会的理由呢?难道斯大林不清楚列宁的设想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斯大林仍要以“老化”作为理由,说服其他人同意扩大中央委员会,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斯大林希望将“自己人”送进中央委员会中,扩大自己的力量。

不过,虽然斯大林打算扩大中央委员会,但他仍没考虑到自己的接班人选。直到斯大林六十岁,打赢了卫国战争后,他得了重病,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时,斯大林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不再年轻,是时候考虑选择一位接班人了。

斯大林对外公开的接班人,是库兹涅佐夫和沃兹涅先斯基。不过,外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那就是斯大林其实打算让“灰衣主教”来接班。不过,这种说法根本没法站住脚。想要扶持一位接班人,必须要赋予其一定权力,并让他获得一定的支持,这是最基本的,斯大林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参考资料:

【《斯大林全集》、《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权力之路)》】

0 阅读:1222
评论列表
  • 2021-11-06 07:13

    当然是他儿子或者女儿了。。要不他女儿也不会叛逃美国了。

  • 2021-09-24 11:39

    根据最新档案解密,斯屠夫最忠意者为小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