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冀南军区政治部刘主任刚踏入大师友村,却未曾料到一股敌意正悄然逼近。一群敌人突然出现将村子围得水泄不通。
在突围的过程中,刘主任的右腿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他痛苦地跌落下马,重伤之下,几乎无法站立。
面对绝境,他曾试图扣动扳机自我了断,自杀未遂,最终被他被日军俘虏。
在村子里,刘主任的真实身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这种情况下,却没有一个人透露他的真实身份。
就连在关押期间时,为日军效力的伪军,也悄悄地对他说道:“您放心,我不会背叛自己的良心,我会尽我所能,想办法救您出去。”
那么,这位刘主任究竟是谁呢?他又是如何在重重险境中逃脱的呢?
法场劫出来的“刘跛子”1955年授衔典礼上,毛主席的目光缓缓扫过人群,最终定格在刘志坚的身上时,他步近刘志坚,声音里充满了亲切和赞许:
“了不得哟,你就是那个劫法场抢出来的刘跛子啊!”
刘志坚出生在湖南平江的一个普通农家,加入共产党后随着部队开始长征,长征期间身患疟疾,多次负伤腿里仍残留着几块弹片,拖着伤体走完了长征。
1937年,刘志坚作为八路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为了扩大抗日力量,在晋城积极宣传抗日思想,动员广大群众,唤醒了人们的抗日热情。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晋城的青壮年们纷纷加入到抗日的行列中,新兵队伍迅速壮大到了一千六百余人。
随着队伍的壮大,物资供应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刘志坚认为向上级伸手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他四处奔走,动员社会各界募捐,在他的努力下,这一千多人的衣食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没有向上级要一分钱。
1938年,在上级的命令下,徐向前、刘志坚带领部队来到了冀南,以开辟根据地、打游击。
在威县,他们遇到了一个名为“六离会”的封建迷信组织。这个组织打着抗日的旗号,却做着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
这个组织由反动地主和汉奸所控制,对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也对我军构成了威胁。
徐向前和刘志坚果断采取了行动。他们首先率领部队与盘踞在威县的日军展开激战,成功地将日军击退。
随后,他们又指向了“六离会”。最终他们成功地消灭了这个反动组织,为冀南的抗日事业扫清了障碍。
之后又与国民党顽固派在冀南展开了长达一个月的战斗。成功地消灭了大部分的反动派敌人,剩下一些残余分子也被驱逐出冀南,也巩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
1942年的华北,战火如荼,日军在这片土地上更加肆无忌惮,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扫荡。
为了补充自己的兵力,他们甚至公然将无辜的老百姓强行拉入日军队伍,迫使他们成为日伪军。
刘志坚被上级委以重任,前往枣强县传达党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就在他刚抵达大友师村不久,敌人便悄无声息地将整个村子团团包围。
敌人要将刘志坚等人一网打尽,必要情况下,活捉最好。刘志坚面对此情形并没有慌乱,他迅速组织大家,商量如何突围。
刘志坚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冒着枪林弹雨向村外冲去。在逃跑的途中,一发子弹突然击中了刘志坚的右腿。
他吃痛之下,身体一歪,从马上跌落,翻滚到了旁边的一条沟里。
刘志坚已经无法站立,而且,他身上还携带着党的机密信息,一旦落入敌人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强忍着疼痛,将身上携带的机密文件一一撕碎,然后放入口中嚼烂吞下。而其他无法销毁的东西则埋入了土中。
完成这一切后,刘志坚举起了手中的手枪,准备自我了断。就在这关键时刻,手枪却突然失灵了。
很快,敌人便发现了刘志坚的踪迹。他们将他从沟里拖了出来,将他逮捕了起来。
神出鬼没八路军对于刘志坚的真实身份,敌人还不知晓,不敢轻举妄动,将他抓起来后就把他关在了枣强县大营据点里。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与审讯,刘志坚始终不为所动。他随意编造了一个名字,除此之外,对敌人的任何询问都守口如瓶,誓死不屈。
刘志坚,身为冀南区政治部主任,他的名字早已在群众中传为佳话。更何况他的夫人还是枣强县的,使得他的身份在当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群众们却非常坚定,他们心中都秉承着对国家的热爱,对八路军英勇抗日的敬仰。
无论敌人如何施展手段,群众中无一人泄露刘志坚的真实身份。在刘志坚被关押期间,伪军曾悄悄地对刘志坚说道:
“您放心,我不会背叛自己的良心,我会尽我所能,想办法救您出去。”
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与严密监视之下,同样被关押的还有冀南救总会的主任赵鼎新,但敌人对两人的身份一无所知。
也是在多方帮助下,刘志坚受伤被捕的消息也成功送了出去。而在据点之外,一场营救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八路军总部得知刘志坚被捕的消息后,司令员陈再道和政委宋任穷立即行动起来。
他们精心策划,布署了三个团的兵力,在押送刘志坚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10月20日上午,日军中队长野村长智,亲自出马押送刘志坚。野村长智此次只带了六十名日军和伪军,他既想炫耀自己的权威,又害怕功劳被他人抢夺。
因此,他故意没有通知接应的日军,独自一人带着队伍踏上了押送刘志坚的路途。
押送队伍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回荡。他们并未察觉,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了八路军精心布置的埋伏圈。
就在队伍行进时,路两旁突然窜出十几个农民打扮的八路军战士。他们身背柴火,只见他们迅速将手中的柴火扔向行进中的车辆,顿时,道路被堵塞,车辆无法前行。
日军士兵被突如其来的变故纷纷探头张望。就在这时,几声清脆的枪声划破寂静,八路军战士们向日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日军司机和一些士兵在枪林弹雨中纷纷倒下,剩余的日军则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八路军战士纪志明趁机跳上了刘志坚的车辆。
在我军的进攻下,日军全部被消灭,刘志坚也成功被救出,他成功脱险,被送往了一二九师师部进行救治养伤。
而日军之后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也不禁感叹:“八路军真是神出鬼没!”
革命烽火中的战士1947年,刘志坚任第十纵队政委,而战士们的精神面貌非常重要,于是他在队伍中开展了“忆苦思甜”和“三查”等教育活动。
在这场活动的推动下,战士们的军事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在政治上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也赢得了邓小平、陈毅等领导的赞赏。
当刘志坚率军南下,抵达河南光山县以西地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第十纵队刚刚抵达,正向邓小平、刘伯承汇报工作时,敌人的部队突然涌了过来,枪声、炮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
第十纵队尚未站稳脚跟,便不得不再次投入战斗。战士们冒着大雨,顶着疲惫的身躯,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不畏强敌,不惧艰险,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终于在三天三夜的激战中成功突围。在接下来的襄樊战役中,刘志坚与部队紧密配合,成功活捉了敌军将领康泽。
1953年,刘志坚在会议上提出了加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长期的战争岁月中,军人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由于长时间在战场上奔波劳碌,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刘志坚将军决定在部队中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这一举措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部队中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战士们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战士们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955年的授衔典礼上刘志坚被授予中将军衔这是对他多年来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他卓越才能的认可。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与国情相结合抓部队里的文化工作和教育工作。
他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战士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举办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战士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006年3月11日刘志坚将军在北京因病逝世,结束了他战斗的一生,享年95岁。
结语刘志坚不仅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带领部队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强敌。
他的坚毅不拔,体现在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困难的无畏。在面临重重困境时,他从不退缩,总是迎难而上,用智慧和勇气去化解危机。
他的这种精神,激励着身边的战士们勇往直前,为革命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他善于从复杂的战场环境中找出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
他的每一次决策,都充满了深思熟虑和精准判断,使得部队能够在战场上游刃有余,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从刘志坚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他的忠诚和担当。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时,我们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挑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刘志坚,这位伟大的将领,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参考资料
日军法场劫出来的开国中将刘志坚.《党史博采》
他是八路军被俘最高级别将领,毛主席风趣地称他“刘跛子”.祖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