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科普小广播”搭载县应急广播系统,建成终端近1000个,覆盖50%左右的农村人口;罗甸县利用乡村“小喇叭”宣传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等科普知识,覆盖人口20余万人;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等3个基地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累计接待游客量超过60万人次……近年来,黔南州科协积极拓展科普渠道,推动“线上线下”科普融合,促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线上,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便捷、高效地普及科学知识。
学生观看“天眼课堂”线上科普讲座
借助“中国天眼”天文科普资源,黔南州科协适时推出“天眼课堂”线上系列讲座,受到学生、家长和科技爱好者的喜爱。自2022年开课以来,先后邀请专家、教授等开展“天眼课堂”线上系列讲座14期,累计收看量达28万人次。《“天眼课堂”唤起基层科普梦》获评2023年贵州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优秀案例。
制作“科普中国”app使用推广宣传资料、小视频等,利用公交车车载视频系统、科普活动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指导群众注册“科普中国”信息员,2024年“科普中国”app新增注册6600余人。
同时,围绕茶产业技术、应急救护、安全常识等内容制作各类科普小视频向外宣传播放;举办线下茶产业科普培训和全州科协系统科普信息化工作培训,并为各县(市)科协配备摄像头、云台视频直播等设备。
线下,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科普活动,通过科普表演秀、科普大篷车、科普宣讲等形式,为公众提供便捷、丰富、有趣的科普知识和体验,打通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
开展线下科普系列活动
培育打造科普新品牌。都匀市、福泉市、龙里县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依托国之重器FAST科技资源做好天文科普》入选全国人大科普法执法检查组典型科普工作案例、龙里县“德行龙里·农技加油站”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和企业科普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百场行动”和“大篷车民族学校科普行”科普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以来,开展大篷车走基层活动240多场,惠及群众11万人次。
拓展科技赛事新赛道。坚持以赛为媒、以赛促学,先后承办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贵州赛区总决赛等赛事,让广大青少年在参与竞赛中提升科学素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编辑 王雨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