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第一大零售商:已在全球开出1.4万家门店,却不敢来中国?

新潮超超 2024-07-13 03:38:16

欧洲诞生出众多知名零售商,比如法国的家乐福、欧尚、迪卡侬,英国的英佰瑞、Tesco、玛莎百货,荷兰的阿霍德德尔海兹(Ahold Delhaize) ,瑞典的宜家,德国的施瓦茨集团、麦德龙、奥乐齐(ALDI)、雷韦(Rewe)等等。

其中,施瓦茨集团(Schwarz Group)是欧洲第一大零售企业,年营收达到176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万亿元),全球门店总数达到14112家(其中,国际营收1199亿美元,国际门店数10059家),排在美国零售联合会(NRF)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零售50强”第三位。【注:该榜单不是按照营收高低,而是根据零售商的国内和国际零售收入计算分数进行排序,上榜企业要在至少三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施瓦茨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内卡苏尔姆,旗下拥有连锁折扣店超市利德尔(Lidl)和连锁超市考夫兰德(Kaufland)两个知名品牌,业务遍布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2024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显示,85岁的迪特尔·施瓦茨身家达到3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63亿元),是德国第二大富豪,仅次于航运大亨克劳斯-迈克尔·库恩(392亿美元)。他为人极度低调,电视访谈、名人聚会一概拒绝,媒体采访也“原则上不接受”,人们几乎听不到他的轶闻,甚至找不到他的一张近照,有的仅仅是简单的发家史和几张老照片。

施瓦茨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创办于1858年、位于德国西南部城市海尔布隆的水果批发公司A.Lidl & Cie。上世纪30年代,迪特尔·施瓦茨的父亲约瑟夫·施瓦茨(Josef Schwarz)入股该公司,并改名为LIDL & Schwarz KG。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经营,打造成为一家大众食品批发商。

彼时,阿尔布雷希特兄弟经营的“穷人超市”ALDI,凭借对较少经营品类和低价高质原则的坚守,受到了中低收入者,尤其是大学生、外籍工人的追捧。施瓦茨集团敏锐地嗅到商机,进军廉价超市市场,于1973年开出第一家折扣店Lidl。等到1977年约瑟夫·施瓦茨去世的时候,Lidl已经在德国拥有300多家门店。

接手公司之后,迪特尔·施瓦茨进一步在德国境内攻城略地,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地开店。1984年,他又创立了连锁超市品牌Kaufland,覆盖更广泛的消费人群。

Lidl主打物美价廉,面积不大且装修较为简单,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直接将原包装在店内就地销售。门店内通常有3500个SKU,其中75%是自有品牌,例如JD GROSS巧克力、Saskia矿泉水、Cepa Lebrel葡萄酒、COSHIDA猫粮、FLORALYS纸巾、FORMIL洗涤剂等,涵盖食品、饮料、宠物食品、家用清洁产品、化妆品等品类。

Kaufland则凭借大型超市的经营方式,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满足家庭一站式购物的需求。其门店大多开在城市郊区,消费者总是开着汽车来此采购一个星期需要的物品。

两个零售品牌在德国乃至欧洲都广受欢迎,主要得益于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及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施瓦茨集团拥有一家集装箱运输公司“Tailwind Shipping Lines”,按运力规模成长比例和规模计算,它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集装箱船队,成立短短两年已拥有15艘船和超4万TEU(标准箱)运力。

早在2017年,施瓦茨集团就曾借助电商试水中国市场,Lidl以旗舰店形式入驻京东全球购、天猫国际。当时就有媒体猜测,它将效仿COSTCO(开市客)一样先线上后线下的入华方式。不过时至今日,无论是Lidl还是Kaufland,都没有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开设实体店。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Tesco、麦德龙、家乐福等外资巨头败走的案例还历历在目。另一方面,进入一个新市场需要大规模投入,并针对性地进行本地化调整。施瓦茨集团的重心在欧洲,考虑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选择更为谨慎的市场策略。有趣的是,与Lidl并称德国连锁超市双雄的Aldi,自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开出57家门店,根据规划,他们计划在中国开设数百家分店,仅在上海地区就有可能开设500-600家。

1 阅读:775

新潮超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