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2000元押金没退吗?至于把所有的水龙头都打开吗?”近期,在抖音平台,有七位标记为大连的博主发布了同款视频,以房东的身份控诉租客浪费自来水。除了文案雷同,视频画面也高度相似——均以流水的水龙头为背景。蹊跷的是,面对记者的核实私信,博主们却一致选择了沉默。记者发现,最近半年以来,国内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了185个类似视频,博主所在地位于上海、哈尔滨、长春、厦门、杭州、深圳等城市。“房东”集体控诉“租客”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视频 大连博主控诉“租客”浪费水
4月20日,一位大连的短视频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短视频。视频内容是一个流水的水龙头,背景音是“哗啦啦”的水流声。文案主体是四排文字,“不就是2000块钱押金没退吗?至于把所有的水龙头都打开吗?发现已经6天了,别让我在大连看到你。”在视频的下半部分,该博主特意加粗加大地写上了“坐标:大连”。如果仅从视频内容分析,这位博主似是一名房东,因为押金纠纷,正在控诉一名租客。
不过,视频配套的文案中,还有“水龙头漏水”“水龙头过滤器”“同城热门”等字样,并关联了一个收费做同城短视频推广的私密账号。打开博主主页能看到,其粉丝有2800余人,正在为电商带货做准备。如此一来,该博主制作发布这个短视频的目的好像有了一些蹊跷。
一天半后,该短视频获得了40余个点赞,30多个评论。“为啥不给人家退押金?”多名网友表达了疑问,而博主始终未做正面答复。也有一些网友对“房东”和“租客”的行为直接进行了抨击。
奇怪 面对采访众多博主均一致沉默
另一名大连的短视频博主也发布了同款“控诉租客”短视频,获得37个点赞,20个评论。该博主还发布了一条“复盘”短视频,欲分享其掌握的流量密码。“2025年开窍做直播,有更大的风口你知道吗?私信我。”该博主通过短视频表示。记者看到,她发布的“控诉租客”短视频播放量为6848次,相对于其他作品,有更好的流量表现。该博主的昵称为“五××小号(大号13.10开播)”,已有千余名粉丝,其主页关联了她的另一个账号,粉丝超过2万人。两个账户的主页都标明她是一名电商主播,但其发布的“控诉租客”短视频并未标记是否为虚构摆拍。
记者发现,近期有七位标记为大连的博主发布了同款视频,以房东的身份控诉租客浪费自来水。这些“房东”的经历属实吗?抑或只是电商主播掌握的“流量密码”?4月22日,记者通过发送私信的方式,以核实“租客”之事是否属实为由,向标记为大连的7名短视频博主提出采访。不过,截至发稿前,无人回复。质疑 多地出现类似视频,怪象背后或为摆拍博流量
“房东”未退押金,“租客”报复性打开水龙头,浪费自来水……记者通过关键词搜索发现,在国内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近半年来,出现了至少185个类似视频,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博主所在地包括哈尔滨、长春、青岛、武汉、上海、厦门、杭州、深圳等城市。那么,遍布全国的185位“房东”制作发布高度相似的短视频控诉“租客”,是真的吗?
记者随机查看了二十余个同款短视频的评论区,未发现有博主正面答复网友对于事实的疑问。“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假视频!”“摆拍博流量的。”有多位网友在评论区如此评论。更有网友直言批评,该类短视频有损房东和租客的信任关系,有丑化社会环境,败坏社会风气之嫌。 ■律师说法
编造虚假信息传播情节严重或担刑责
4月15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 “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本轮行动的整治重点即包括,以“剪切拼凑”“冒用身份”等方式恶意制造不实信息。社交平台的社区自律公约明确表示,平台禁止用户利用平台服务编造、发布、传播谣言以及其他不实信息。
如果自媒体创作者以博流量为目的,编造发布不实信息,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记者采访了辽宁东亚律师事务所于海洋律师。他认为,自媒体创作不应为博取流量,冒用无关身份,编造不实信息,哗众取宠,欺骗公众。若自媒体创作者通过虚构事件,冒用身份等方式,在互联网平台上恶意发布不实信息的行为,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侵害人可向侵权人主张道歉或赔偿等;如果编造虚假信息,或明知是虚假的信息,仍在互联网平台上散布,或组织、指使人员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或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
于海洋律师表示,互联网虚假信息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应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强化社会监督,从源头切断虚假信息获利链条;加强普法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提高自媒体平台和创作者的自律能力。半岛晨报、39度视频 记者卓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