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姆凭借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与较高的产品质量,收获了国内消费者的广泛青睐,门店扩张步伐不断加快。然而,基于对其在东亚市场发展轨迹的观察,我对山姆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持谨慎态度。
回顾山姆在日韩的经营历程,其败退轨迹清晰可见:山姆分别于2021年和2018年全面撤出日本和韩国市场,在港台也不见其踪影。究其原因,这些地区本身就具备成熟且高标准的食品监管体系,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导致山姆引以为傲的质量优势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这也是我不看好山姆在中国发展前景的重要原因。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的调整期,消费不仅没有完成升级,反而出现了降级,这使得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能力、消费观念与整个供应链体系之间出现了混乱。这一特殊阶段,给山姆这类高标准的零售业态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其严格的品控体系、规模化的采购优势,在供应链波动与消费观念重塑的夹缝中,意外获得了竞争优势。
但这种优势注定难以持久。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消费升级,将推动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目前的盒马、胖东来、M会员店等本土零售品牌,正在引领整个供应链体系,进行一次全面升级,时机一旦成熟,将会迎来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可以预见,当中国标准全面对标欧盟标准,高品质在中国市场将会是一个普遍现象。那么,山姆高昂的会员费、超大的包装设计以及数量众多且水土不服的选品,都会成为其致命的短板。届时,失去核心竞争力的山姆,或将重蹈在东亚其他市场的覆辙,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