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页岛与千岛群岛的历史变迁:东北亚,三国杀,为何花落大俄家?

由版图说历史 2024-01-13 15:51:19

库页岛面积7.64万平方公里,历史上与我国的关系最为密切,长期以来都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版图和势力范围内;千岛群岛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在很长的一段历史里,一直是原住民阿伊努人的活动区域。

库页岛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来源于岛上的窟说(yue)靺鞨。窟说靺鞨是靺鞨的一支,属于肃慎系统。725年,唐玄宗在东北的伯力设黑水军,置黑水州都督府,任用当地首领为都督对归顺唐朝的黑水靺鞨等部进行羁縻统治,其中就包括库页岛的窟说靺鞨。此外,唐玄宗还派人勘查了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

现代阿伊努人

千岛群岛的原住民为阿伊努人,他们还广泛分布于本州、北海道等地。阿伊努人被日本人篾称为“虾夷”,“征夷大将军”中的“夷”指的就是他们。阿伊努人历史上一直是日本征讨的对象,活动空间被不断压缩。

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征服了库页岛上的窟说靺鞨。此后,辽、金两朝沿袭了对库页岛的统治,辽朝时库页岛归属东京道,金朝时库页岛归属上京路。千岛群岛仍然是阿伊努人的生活区域。

蒙古帝国崛起之后,于1264年派兵降服了库页岛上的部族骨嵬,使他们向蒙古纳贡。但是,元朝建立后,骨嵬于1284年反叛。忽必烈为此在奴儿干城设立了征东元帅府,多次对骨嵬用兵。1308年,元朝终于征服了岛上的骨嵬,将库页岛纳入元朝版图,隶属于辽阳行省。阿伊努人被日本赶出了本州岛,但仍占据千岛群岛。

明朝时期,库页岛上的居民被称作苦兀。1412年,明朝派兵征服了库页岛上的苦兀。之后,明朝在岛上设立了囊哈儿卫、波罗河卫、兀烈河卫等三个卫所对库页岛进行管辖,隶属于奴儿干都司。此外,明朝还派出宦官亦失哈多次出巡奴儿干地区,并于1413年巡视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仍然在阿伊努人手里。

后金崛起后,库页岛上的居民内附,岁贡貂皮。清朝建立后,库页岛隶属于吉林将军辖区,先归宁古塔副都统所管,1715年之后又归三姓副都统所管。不过清朝对于库页岛的管辖仅仅停留在朝贡方面,没有在岛上驻军,也没有设立任何管辖机构。日本开始进入北海道,并向库页岛方向探索,阿伊努人仍据有千岛群岛。

阿伊努人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开始侵入黑龙江流域。1645年,俄国探险家到达黑龙江河口,看到了库页岛的西海岸,并从费雅喀人口中得知岛上居住着“毛人”,即阿伊努人,日本人口中的虾夷。16世纪时,阿伊努人被日本所挤压,一部分来到了库页岛。不过,此时的沙俄并不知道库页岛是一个岛。

康熙皇帝在位,1685-1686年,清朝与沙俄之间爆发了两次雅克萨之战,结果清朝牛刀杀鸡,打败了沙俄。战后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的领土。

在黑龙江流域扩张受阻之后,沙皇俄国继续向东扩张。1697年,沙皇俄国征服了勘察加半岛。之后,俄国探险家遇到了阿伊努人,首次把目光转向了千岛群岛,并派人对千岛群岛进行探索和渗透,还看到了日本人。

然而,随着东北各族的大量南迁以及清朝对东北实行的封禁政策,清朝在东北的人口严重不足,边防也日渐废弛,远不如对新疆的管辖力强。到了乾隆末年,乾隆皇帝甚至不清楚黑龙江流域和库页岛还在不在大清版图之内。

其实,早在17世纪,日本就开始向库页岛方向探索。到了18世纪后期,清朝在东北地区边防的废弛给了俄国和日本以机会。1738年,俄国人终于知道了库页岛的情况。1790年,俄国人和日本人相继进入了库页岛,几乎把库页岛渗透成了筛子,而清朝廷却全然不知。日本人把库页岛称作“桦太”岛,俄国人把库页岛称作“萨哈林”岛,俄国人的叫法其实来源于满语的音译,意为“黑江嘴顶”。

19世纪初,俄国和日本都在库页岛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为此还爆发了多次小规模的冲突。在这场争夺中,很显然俄国占据了上风。但是,从法律意义上讲,这个时期的库页岛仍然属于清朝领土,岛上的费雅喀人等居民仍然向清朝进贡。与此同时,日本人将北海道岛变为自己的殖民地,阿伊努人被赶往千岛群岛,日本人开始向千岛群岛扩张。

除了在库页岛进行争夺,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沙皇俄国与日本又在千岛群岛展开了较量。1840年前后,沙皇俄国与日本瓜分了千岛群岛,沙俄占据了北部,日本占据了南部,阿伊努人失去了他们的居住地。

19世纪中期,又是太平天国运动,又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外交困,焦头烂额。于是,沙俄趁火打劫,于1850年占领了庙屯,又于1853年出兵占领了库页岛,宣布“库页岛归俄国所有”。从此,虽然在法理上库页岛仍然是清朝的领土,但是在事实上已经和清朝没有关系了。

不过,沙俄在之后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于英法联军。1854年,日本一度北上越过边界占领了库页岛。然而,沙俄很快卷土重来,又将日本赶了回去,日本仍然不是沙俄的对手。同时,1855年,沙俄与日本签订《日俄和亲善条约》,划分了在千岛群岛的分界,南千岛群岛归日本,千岛群岛北部归沙俄。

1858年,沙俄以武力威胁和欺诈方式,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不过这个条约没有法律效力,黑龙江将军奕山没有权力代表清廷签约。

于是,1860年,沙皇俄国又以“调停”有功为名,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不但确认了《瑷珲条约》的相关内容,还将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从此,无论是从事实上还是从法律上,清朝彻底失去了库页岛。由此,清朝所代表的中国在库页岛的“三国杀”争夺战中第一个出局,只剩下俄国和日本。

费雅喀人

只是比较感人的是,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等居民并不服从俄国的统治,仍然向清朝进贡一直持续到1873年。费雅喀人甚至希望清朝能够驱逐沙俄,让他们回归中国。然而,非常遗憾,大清早已经衰落不堪,自顾不暇,费雅喀人回归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

沙俄虽然从清朝手中抢到了库叶岛,但是并没有真正全面控制库页岛,日本人仍然盘踞在库页岛的南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鉴于国力有限,日本决定放弃库页岛,专注于经营北海道。沙俄得知日本的想法之后也做出了让步。

1875年,沙俄与日本签订了《桦太与千岛群岛北部交换条约》,日本放弃库页岛南部,沙俄则将千岛群岛北部让给了日本。由此,沙俄控制了整个库页岛,日本则控制了整个千岛群岛。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得益于从清朝获得的巨额赔款,日本的国力迅速膨胀。但是,战后日本占领辽东的企图,被俄国拉上德国、法国给搅黄了,史称“三国干涉还辽”。俄国的做法让日本很不爽,严重阻碍了日本企图向中国东北扩张的计划,日俄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

日俄战争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英美两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支持日本,对日本给予了4.1亿美元贷款,还帮助其购买了舰艇等大量急需的武器。清政府害怕沙俄吞并东北,也暗中支持日本。最终,日本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打败了俄国。

日本想要俄国割让整个库页岛,但俄国不同意,最多只割一半。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将库页岛一分为二,日本获得了库页岛南半部,即北纬50度以南的区域。

日本对于没有获得整个库页岛耿耿于怀,但是1914年一战的爆发给了日本机会。沙皇俄国参加了一战,不料1917年相继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俄罗斯帝国崩溃,1918年成立了苏俄。新生的苏俄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既有内部的白俄叛乱,又有外国干涉军的入侵。

1918年,7.2万名日军和8000美军侵入苏俄的远东滨海省,并支持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1920年,日、美又联合占领了库页岛北部。由此,日本终于实现了对整个库页岛的占领,并在岛上设厅、移民。

然而,日本对于整个库页岛的占领并没有持续多久。1920年,苏俄打退了外国干涉军的三次进攻,又消灭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随后,渡过难关的苏俄开始对盘踞在远东的日本和美国军队发动反攻。1922年,苏联成立,日美抵挡不住,只好撤退。

1925年,苏联和日本签订条约,日本退出库页岛北部,回到北纬50度以南。由此,库页岛又成了被日本和苏联瓜分的局面。

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十分强大,加上苏日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都没有敢越过雷池去攻占库页岛北部。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加入了德国的轴心国阵营。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开始出兵中国东北,并同时占领了库页岛南部和整个千岛群岛。

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库页岛与千岛群岛交予苏联。至此,日本在库页岛与千岛群岛的争夺战中也出局,苏联将库页岛与千岛群岛收入囊中,持续了一个多半世纪的争夺画上了句号。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又继承了库页岛与千岛群岛的主权,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可是,日本一直对失去南千岛群岛即日本称之为的“北方四岛”耿耿于怀,要求苏联归还。苏联表示:要还可以,先签订和平条约说。

1956年,苏联允诺日本,只要两国缔结和平条约,苏联答应把最小的两个岛即齿舞诸岛和色丹岛还给日本。但是日本也不傻,一旦缔结和平条约,那两个大的岛屿就要不回来了。日本人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要求必须归还四个。苏联一看:两个小的不要是吧,那好一个也别想要了。

因此,南千岛群岛即日本口中的“北方四岛”至今仍被俄罗斯占领,日本用尽了各种办法讨要,俄罗斯是软硬不吃,不予理睬。在俄罗斯看来:这是我的领土,是二战的胜利成果,凭什么还给你。

如今的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早已成为俄罗斯的领土,属于萨哈林州。160多年过去了,库页岛的失去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日本的原住民阿伊努人则失去了祖居地千岛群岛。南千岛群岛,也就是日本所认为的“北方四岛”,距离日本非常近,却成为了俄罗斯的领土,这对小日本来说,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夙夜忧叹,寝食难安。

(本作者已与平台进行骑士签约,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