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要把除鳌拜、平三藩的功臣索额图赐死?并杀光他的儿子?

江湖那些事 2025-01-02 22:18:37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宗人府的“大牢”里关进来一个特别的人。这人浑身上下被九条沉甸甸的锁链锁着,每条锁链重五斤,加起来总共四十五斤。像这样严苛的对待,在清朝那可是相当少见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犯人竟然是康熙的亲信、以前权势很大的大学士索额图。

索额图曾是康熙的左膀右臂,在铲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等重要事情上功勋卓著。他是康熙原配孝诚仁皇后的亲叔父,和皇室往来紧密。但是,就这么一位有功之臣,最后却下场悲惨。康熙不但让索额图自尽,还把他的两个儿子给杀了。

究竟为啥,康熙对以前的功臣这般绝情呢?索额图究竟犯了啥大罪,不光自己丢了性命,连子孙都受了牵连?这当中又暗藏着何种朝廷纷争与帝王手段呢?

索额图是满洲正黄旗赫舍里氏的人,他们家早在清朝刚建立的时候就挺有名了。赫舍里氏家族能发展起来,得从索额图的爷爷索尼贝勒说起。索尼贝勒早前跟着努尔哈赤,参加了创建后金的事儿,给清太祖出了不少力,立了大功。

索尼贝勒的儿子索额图,他的父亲索尼那可是实打实的四朝元老。索尼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这四个朝代,在朝廷中的地位很稳固,简直就是清初官场的不倒翁。索尼不但是开国的有功之臣,而且在皇太极、顺治、康熙这三位皇帝继位的时候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让赫舍里氏家族在朝廷里的地位越来越牢固。

顺治皇帝在临终之际,将索尼定为四位辅政大臣的首位,来辅助年仅八岁的康熙登基。这样的安排表明了索尼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也给索额图以后的政治路途打下了根基。可是,康熙登基之后,四位辅政大臣里的鳌拜慢慢把大权都揽到了自己手中,朝廷的局势一下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索额图在顺治年间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凭借勋戚子弟的身份当上了宫廷三等侍卫。康熙登基后,索额图迅速晋升为一等侍卫,到了康熙七年(1668 年),又被调至吏部担任右侍郎。就在索额图官运亨通之时,鳌拜专横跋扈的举动对年轻的康熙皇帝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这般危机,康熙决意除掉鳌拜,而他得有靠得住的帮手。索额图凭着自家的背景以及个人的本事,变成了康熙所信赖的关键助力。为了能更好地和康熙商议除掉鳌拜的计策,索额图主动辞去吏部右侍郎的职务,转而重新回到宫廷当侍卫。此般举动彰显出索额图的政治聪慧以及对康熙的忠心耿耿。

康熙时常借下棋作由头,和索额图秘密商议除掉鳌拜的计划。索额图没有辜负康熙的托付,给康熙拟定了一套能出其不意制服鳌拜的方案。他悄悄招揽了一批身强体壮的布库(满洲八旗里的奴仆),为这次行动做足了准备。

康熙十三年八月,经过索额图的周全谋划,康熙趁着召见鳌拜的时候,让那些布库猛然动手,顺利地把专权多时的鳌拜给抓住了。这次行动的成功,不但帮康熙除掉了心头大患,还意味着他真正走上了亲政之路。

凭借除掉鳌拜的功绩,索额图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康熙当即把索额图擢升为大学士,这一举措既表明了对索额图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忠心的嘉赏。自此,索额图在康熙朝作为忠臣与功臣的辉煌历程就此展开。

不过,历史的演进常常极具戏剧性。恰是这位帮康熙铲除鳌拜的有功之人,最后竟陷入和鳌拜相仿的境地。这着实引人思索,在帝王和臣子的较量中,功绩与忠心到底可不可以成为保护自己的保障?索额图的命运变化,又将会怎样展开呢?

鳌拜垮台后,索额图的政治生涯开启了全新篇章。康熙十三年(1674 年),他获任大学士,得以正式跻身朝廷的最高决策层。这一委任,既表明了对索额图能力的认可,也是康熙对他忠心的回馈。自那以后,索额图成为康熙颇为信赖的重臣之一,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然而呢,索额图这边刚把脚跟稳住,就碰上了一个大难题——三藩之乱。在康熙十二年(1673 年)的时候,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紧接着耿精忠、尚之信也都跟着响应,弄出了一股“合力”。这场叛乱对清朝的统治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威胁,康熙急切地需要有本事的人来解决这个危机。

索额图在平定三藩之乱时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不但加入到军事决策之中,而且承担了筹措军饷的任务,给平叛战争给予了坚实的后勤支撑。康熙十八年(1679年),索额图获任钦差大臣,前往四川督军。在四川,他对各方力量进行协调,对军事行动加以统筹,为彻底平定三藩之乱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藩之乱被平定以后,索额图的地位愈发稳固。康熙二十年(1681 年),他获任内阁首辅,实质上就是宰相。在这个阶段,索额图参与了众多重大决策,像收复台湾、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等等。他提出的建议常常被康熙所认可,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索额图的本事可不单单在内政方面有所体现,在外交领域也相当有成就。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他充当全权大使,带领团队跟沙俄进行谈判。在这场谈判里,索额图彰显出了极为高明的外交手段。他一方面坚定地维护清朝的立场,另一方面又能做到灵活应变,最终成功推动了《尼布楚条约》的签署。这一条约不但明确了中俄的边界线,而且给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打下了根基。

在应对和沙俄的关系方面,索额图向康熙提议施行“借力打力”的策略。他提出借助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跟沙俄之间的矛盾,以此牵制沙俄在东北亚地区的扩张势头。康熙对这一建议表示赞同,该建议也成为清朝对外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

索额图不光在政务方面做出了贡献,在文化领域也有一定成就。他对满文和汉文都很精通,时常参加康熙举办的文学活动。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索额图参与编著了《御制清文鉴》,这部满文字典意义重大,在推广满文、强化清朝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呢,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常常暗藏危险。索额图的势力不断扩大,这让其他大臣对他产生了怀疑。尤其是明珠,他作为朝廷里的又一位重要大臣,和索额图在朝中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均势。这两人在好多问题上看法不一样,私底下的争斗也越来越厉害。

与此同时,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时,康熙把胤礽立为太子。索额图是太子胤礽的舅舅,他当然对胤礽表示支持。可是,索额图过度插手太子的事情,这渐渐让康熙很不高兴。

即便这样,在这个时期,索额图依旧是朝廷里极具影响力的大臣之一。他差不多参与了所有重大决定,不管是内政方面,还是外交方面,不管是军事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有他的痕迹。但是,历史的进程正在暗暗改变,索额图的命运也会出现转折。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某些行为和决定开始让康熙不高兴,给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隐患。

索额图的政治生涯就好比一场扣人心弦的大戏,从处在权力的顶端一下子跌落下来,这里面包含着繁杂的政治争斗以及人性的纷争。从康熙三十年(1691 年)起,索额图的地位慢慢下滑,此过程牵涉到好多方面的缘由,不光有政治上的差错,还有个人行为方面的不妥。

首先,索额图在太子一事上的态度致使他地位跌落。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康熙把胤礽立为太子。索额图作为太子的舅舅,肯定是偏向支持胤礽的。但是,他支持的做法让康熙很不高兴。索额图过度插手太子府的事情,还企图左右太子的人员安排。这样的行为不光是越了权,更是让康熙觉得自己的皇权被挑衅了。

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出了一档子让康熙特别恼火的事儿。太子胤礽参加科举考试,他的试卷里竟有对圣人不尊敬的话。康熙气坏了,打定主意要狠狠惩治有关的人。查着查着,发觉索额图的侄子索琳参与过试题的制定。虽说索额图自己没直接掺和这事儿,可这事儿毫无疑问给他的政治前程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其次,索额图在处置蒙古事务时犯下的过错,是致使他地位下滑的关键因素。康熙三十二年(1693 年),准噶尔的首领噶尔丹对喀尔喀蒙古发起侵略,造成了严峻的边疆危机。康熙决定亲自出征噶尔丹,让索额图留在京城驻守。但是,索额图在负责后勤供应方面出现了重大差错,使得前线部队粮食草料短缺,对军事行动的开展产生了严重阻碍。

这一差错不光显露出索额图在军事后勤上的没本事,还让康熙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康熙在前线亲自操持军需事宜,他对索额图的不悦那是显而易见的。此事件变成了索额图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他在朝廷里的地位逐渐显著降低。

另外,索额图在应对和西藏的关系方面出现了差错。康熙三十三年(1694 年),西藏内部起了乱子,清朝朝廷派兵到西藏去平定叛乱。索额图向康熙提议,要采取强硬手段,直接把达赖喇嘛给废了。但是,康熙觉得这样做会让矛盾变得更严重,最后听取了其他大臣的意见,实施了更为缓和的政策。通过这一事情,又一次显现出索额图在处理繁杂政治问题时的欠缺之处。

索额图的个人行径成了他地位跌落的关键因素。权力增大后,索额图行事愈发跋扈,常常自行其是,对其他大臣的看法毫不尊重。这般作为不光引得朝中其他大臣心生不满,也令康熙心中难安。

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在一次朝会上,索额图竟敢公然跟康熙唱反调,这可把康熙给气坏了。虽说索额图很快就晓得自己错了,也赶忙道了歉,可这事儿毫无疑问让他在政治上走下坡路的速度更快了。

与此同时,康熙对索额图的家族势力有所警觉。索额图的儿子索琳以及索尔图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位,使得其家族势力不断扩张。这情形令康熙联想起往昔鳌拜专权之时,因而不由得提高了警惕。

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康熙又一次亲自征讨准噶尔。这回,康熙没把索额图留在京城守着,而是领着他一块儿出征。从表面看,好像是康熙信任索额图,可实际上呢,这是康熙在考验他。在这场军事行动里,索额图的表现欠佳,让康熙对他更加失望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索额图在朝廷里的地位不断下滑。他的提议被康熙采纳的次数愈发稀少,能参与重要决策的机遇也越发寥寥。康熙转而开始器重别的大臣,像李光地、徐乾学之辈,逐步把索额图在朝廷中的位置给顶替了。

索额图地位的降低并非一下子就发生的,而是慢慢形成的。在康熙三十年至四十年的这十年里,索额图历经了从权力顶端逐步变得不受宠的过程。虽说索额图依旧担任着大学士,看上去还是朝廷里的重要大臣,可实际上,他的影响力跟以前相比,已经差了很多。这样的情况给他后来的悲惨命运打下了基础。

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索额图的政治生涯出现了极其重大的转折。就在这一年,康熙以某某为由,把索额图大学士的职位给撤了。这个决定就像一声惊天霹雳,让整个朝廷上下都大为震动。索额图从权力的高处摔了下来,这不但意味着他个人政治生涯的完结,也代表着清朝官场一个时期的落幕。

康熙罢黜索额图可不是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实际上,这是好多事情和因素慢慢积累造成的。从康熙三十年起,索额图的地位就慢慢在变低了。

在罢黜索额图之前,康熙实施了一连串举措,逐步对索额图的权力予以削弱。康熙四十年(1701 年),康熙着重任用年轻一辈的官吏,像张玉书、李光地之类的人。这些新崛起的重要臣子渐渐把索额图在朝廷里的位置给顶替了,得以参与到更多重大决策当中。

与此同时,康熙着手对索额图的家族势力予以打击。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索额图的侄子索琳由于贪污受贿,遭到了革职并被审查处理。此事件不但对索额图的家族势力形成冲击,也成为康熙将索额图罢黜的关键缘由之一。

康熙四十二年春,在一次朝会上,康熙对索额图予以公开斥责。康熙表示,索额图年岁已高,精力不足,难以担当起大学士的职责。此次公开斥责,堪称是康熙罢黜索额图的前奏。

罢黜索额图的直接缘由是一场貌似普通的纷争。那年秋天,朝廷研讨有关河工之事。索额图给出了自己的提议,却被康熙当即否定。其后,康熙召集大臣们探讨这个问题,索额图又一次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这般行径惹恼了康熙,他觉得索额图不识时务,不明白领会圣上的心意。

没过多久这次争议出现后,康熙就明确下令把索额图的大学士之职给撤了。康熙在谕旨里讲,索额图岁数大了,精力不行,没办法把朝政之事处理好。另外,康熙还说到了索额图家族存在贪腐的情况,意思是这也是把他罢官的一个缘由。

索额图遭罢黜后,康熙并未将他彻底弃用。鉴于索额图往昔的诸多贡献,康熙准许他依旧保有一等公的爵位,且能照常领取俸禄。如此处置,既体现出康熙的宽厚仁德,也说明康熙并非全盘否定索额图曾经的功绩。

索额图遭罢官后,朝廷的权力架构出现了显著变动。康熙转而重用了一批新臣子,像张玉书、李光地、徐乾学之类的人。这几位新崛起的重要大臣多数是汉族人,对儒学颇为精通,体现出康熙在统治后期看重文治的政策走向。

索额图遭罢官,这对太子胤礽的地位产生了影响。胤礽的舅舅索额图,原本是胤礽极为重要的一个支持者。可索额图倒台后,胤礽没了关键的政治依靠,这就给他日后被废黜埋下了祸根。

索额图遭罢黜大学士这事儿,在朝廷上下引发了极大震动。好多大臣都觉得很吃惊,也让他们明白得谨言慎行,不能步索额图的后尘。那些和索额图走得近的官员,也跟着受了连累,有的被降了职,有的从重要职位上被调走了。

索额图遭罢官后,康熙对朝政的把控变得更为直接且全面了。他不再过分仰仗某一位大臣,而是更多地自己去处置朝政事务。这样的变化体现出康熙统治方式的改变,也暗示着清朝政治体制的一些新特性。

索额图遭罢黜大学士这事儿,可不单单是他个人政治生涯的完结,还意味着清朝政坛一个时期的落幕。这体现出康熙晚年的政治想法,暗示着清朝政治制度的一些转变,也给往后的政治争斗埋下了隐患。此事件的作用,远比当时的人料想的要大,它的后续影响持续到康熙朝末期,就连雍正刚即位时的政局都受到了波及。

索额图遭罢黜大学士一职后,他的人生迎来了最后的十年时光。在这十年里,他从权力核心退至幕后,体验了由荣耀走向落寞的过程。虽说他不再担当重要职位,然而索额图的命运依旧和清朝政坛的种种变化紧密相连。

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 年)的这十年当中,索额图的日子有了很大的不同。他遭罢黜后,没法再插手朝政了,不过一等公爵的位子和对应的俸禄倒是还给他留着。康熙准许他住在京城,这一方面算是恩赐,另一方面也是在对他进行监视。虽说索额图没了实际权力,但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那儿摆着。

在这段时间里,索额图的日常主要放在了家族的事和自身修养方面。他着手整理家族的文献资料,编写族谱,想要给后代留下家族的辉煌过往。与此同时,他还重新拾起以前的爱好,钻研诗文,和一些文人学者进行交流。这样的生活模式,和他过去那种威风凛凛的日子相比,差别很大。

然而,索额图没能彻底摆脱政治的漩涡。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出了一件让朝廷上下都大为震惊的事儿——太子胤礽被废掉了。索额图是太子的舅舅,虽说他已经没了实际权力,可还是被卷进了这场乱子当中。有说法讲,索额图在背地里支持胤礽,想要重新找回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虽说这说法没被证实,但也给索额图造成了不少困扰。

康熙对待索额图的态度在这十年里有所改变。一开始,康熙对索额图还算有一定的宽容度,让他得以保留爵位与俸禄。然而,时间一长,康熙对索额图的态度慢慢变得冷淡起来。尤其是在废掉太子胤礽这件事发生后,康熙对索额图更是充满了警惕。

在这最后的十年当中,索额图见证了清朝官场的诸多变化。他瞅见像张玉书、李光地等这样的新一代大臣,慢慢变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员。与此同时,他还亲身经历了康熙晚年的政治争斗,尤其是有关储君问题的激烈竞争。

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索额图到了七十岁生日。按往常的规矩,朝廷本该给他办庆祝活动的,可康熙仅仅派了人给他送了些礼物,没搞正式的庆典。从这个小细节,就能很清楚地看出索额图在朝廷里地位不一样了。

康熙五十二年(1713 年)正月,索额图身患重病。康熙指派御医前去为其诊治,此乃康熙给予索额图最后的施恩。但是,索额图的病况没有得到改善。就在这一年的二月,索额图于京城自己的府中离世,终年七十四岁。

索额图的离世,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康熙朝一个时期的终结。他这一生,由兴起至鼎盛,再到衰败,就像一个小小的写照,呈现出清朝初期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于索额图的丧事,康熙的处理方式别有深意:其一,他指令依照一等公的标准举办丧礼,这表明了对索额图过往功绩的认可;其二,他既没亲自去参加葬礼,也没颁布特殊的嘉奖诏书,这体现出他对索额图晚年的看法。

索额图的最后十年,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不单单是一位政治家个人命运的展现,也是清朝政治变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索额图从权势滔天变得无人问津,他的这番经历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的繁杂与冷酷。他的事迹,是后人探究清朝政治历史的一个关键事例,给我们了解那个时期的权力运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5 阅读:4205
评论列表
  • 2025-01-03 01:39

    一半都是颠三倒四的废话。

  • 2025-01-04 13:59

    前面又是45斤锁链又是自尽的,后面和前面不矛盾吗?

  • 2025-01-05 08:06

    索额图是太子的外叔祖,哪里是舅舅

    從訫開始 回复:
    康熙王朝里好像索尔图是太子的祖父,索尼的儿子
  • 2025-01-05 15:59

    前后矛盾典型的标题党,但还是我们本家感到自豪的!

  • 2025-01-04 14:03

    索额图康熙四十二年就死了,哪来的五十二年病死?

  • 2025-01-05 15:49

    文章简直就是前言不搭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