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喜剧人之痛:赵本山怂,陈佩斯哭,郭德纲愿意当狗的日子

司徒昼 2025-01-20 22:12:39

文|鹤尾

编辑|司徒夜

又是一个新年,又是一届春晚。

时间的齿轮一点点往前推进,春晚的乐趣却在一点点往后倒退。

细究起来,不是观众眼光变高了。

而是春晚的质量确实一年不如一年了。

尤其是在喜剧方面,跟以前差了得有十万八千里。

喜剧节目差劲,究其根本,还是“喜剧人”不行。

回想曾经的春晚喜剧人们,赵本山、陈佩斯、郭德纲……

哪个不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当然,在他们被挑选出来之前,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伤。

赵本山

“一过山海关,有事找本山。”

赵本山在东北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多大呢?

据说当年郭德纲刚出来混,遭到了许多沈阳相声演员的抵制与谩骂。

最后是赵本山为他出了头,情况才得以好转:

“我跟他们说了不让骂呀,我回去跟他们说去!”

成名之后的赵本山,风靡全国,“称霸”东北。

听上去很风光吧?

但这风光背后,都是一把把辛酸泪啊。

赵本山6岁丧母,7岁成孤,自幼跟在五婶身边长大。

五婶心善,给他一碗饭吃,将他拉扯长大。

他心里感念,但他也深知:

自己是个没有家的孩子。

无处可依的孩子总是懂事得格外早。

在同龄孩子漫山遍野疯跑的时候,赵本山已经开始考虑未来了。

他是个不幸的孩子,但同时,他也非常幸运:

他有着一个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二叔,愿意为他传道授业。

给他铺就一番前程。

16岁那年,赵本山进了公社文艺队。

这对当年小小的他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但谁成想刚进去一年,板凳都还没焐热呢,队就散了。

没办法,赵本山只好收拾东西回家,当起了“小农民”。

种地累啊。

一个小小锄头抡起又砸下,直砸得赵本山头晕眼花。

日子一天天往下过,他手上的茧子越长越多。

他窜了个头,野心也日渐“膨胀”: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机会来的很快。

1978年,赵本山21岁。

这一年,改革春风吹到了铁岭,他所在的莲花乡重新恢复了曲艺团的表演。

他得偿所愿,离开黑土地,干起了老本行。

赵本山是天生的“喜剧人”。

进曲艺团不过两三年,他就混成了团里的“头牌”。

1981年一首《摔三弦》,更是让他名声大噪,成为全省的大红人。

摔三弦

走红带来了很多“红利”。

比如金钱,比如名声,比如县剧团抛来的橄榄枝……

但同时,也为赵本山带来了一些麻烦。

让赵本山一举成名的《摔三弦》,是个关于盲人的作品。

赵本山在其中,饰演的就是那个盲人主角——张志。

他演得太像了,像到引起了真盲人们的不满:

你一个假盲人凭什么这么表演,你这是在侮辱我们!

盲人们沆瀣一气,集体声讨赵本山。

盲人协会甚至专门派人找到了他的家里。

其实按理说,赵本山根本没做错什么事,更不需要为此道歉。

但是当一群弱势群体上门讨伐时,他还是怂了。

他乖乖道了歉,又组织义演进行了捐款,这才将风波平息。

时间来到1987年,这个时候的赵本山已经30岁了。

这一年,姜昆带队到铁岭演出。

他在台上卖力表演了一整天,台下观众却始终“不动如山”。

这可让姜昆心里犯了嘀咕:

“怎么都不笑,我表演得有那么差劲吗?”

后来一打听,原来不是他姜昆太差劲儿,而是有赵本山“珠玉在前”。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艺术家居然能将我比下去,我倒要看看这个赵本山是何方神圣。

抱着探究的目光,姜昆去看了赵本山的演出。

这一看,乐得姜昆直接从凳子上掉到了地上。

这是个人才啊,得用!

在姜昆的举荐之下,赵本山几经波折,终于在1990年登上了春晚舞台。

不过第一次上春晚,他就遇上了一件尴尬事。

1990年的春晚,导演组搞了一个新模式。

所有表演者分成三大队——歌舞队、曲艺队、戏剧队,同台PK。

因为那年是马年,所以节目开始前先来了个《马字令》大联唱。

作为新人的赵本山,就被陈佩斯和朱时茂推到了台前。

但赵本山哪里唱得出来,就尴尬地被人轰下了台。

但好在,唱歌环节丢的面儿,很快在小品环节挣了回来。

赵本山一部《相亲》在春晚舞台上大杀四方,拿下了当年的一等奖。

随后三年,他再接再厉创作出了《小九老乐》《我想有个家》《老拜年》等作品。

彻底坐稳了春晚小品“扛把子”的位置。

直到1994年,赵本山遭遇了职业生涯最惨滑铁卢。

那一年临近春晚,赵本山孩子突然生病。

他只能先放下手头工作,回家看望孩子。

结果他前一天走,后一天就开始审查。

人家领导来了发现他不在,就认定他是在耍大牌,直接将他的节目给砍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赵本山被砍了一次节目之后,彻底学乖了。

第二年再上春晚,那是领导说啥就是啥。

赵本山第二年的节目——《牛大叔提干》,原定的主角其实是乡长。

但审查过后,领导觉得乡长影响不好,当场通知要拿掉节目。

一听又要砍节目,赵本山立马认怂了。

“乡长不行,那企业经理行不?”

“行。”

如此,才有了我们看到的《马大叔提干》。

陈佩斯

如果说赵本山是春晚小品史上,无法跨越的高山。

那陈佩斯和朱时茂,就是这座高山的基石。

1984年,赵本山还在铁岭四处忙着“摔三弦”。

陈佩斯和朱时茂已经凭借《吃面条》登上了春晚舞台。

《吃面条》的前身叫《考演员》,是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八一厂时创作的一个短剧。

起初两人创作这个,只是为了慰问演出时有节目可演。

谁知道后来,这个节目大获成功,俘获了大批观众的喜爱。

就连春晚导演组,都因此找上了门。

能上春晚当然是好事。

但问题是,当时的春晚舞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小品”这一节目类型。

陈、朱两人想登台,只能待在宾馆里不停地修改剧本、创新表演。

结果冥思苦想数日,啥也没想出来,还吃了人家节目组好多粮票。

这怎么能行呢?

俩人一合计,决定逃跑。

陈佩斯和朱时茂前后从宾馆出逃了三次,都被“抓”回来了。

只能硬着头皮,顶着压力继续创作。

好在最后终于搞出来了《吃面条》这个绝世佳作。

但创作出来还不算完,登不登台还得等人家通知。

《吃面条》前期彩排完,效果极好。

所有人看完之后都笑得直不起腰,朱明英更是笑得直接趴在地上。

可不行啊,这是正经晚会,怎么能让人笑成这样呢?

纠结,纠结,再纠结。

一直到大年三十当天,也没人敢做这个决定。

眼看晚会马上就要开始直播,陈佩斯坐不住了。

谁爱等谁等,我不等了。

陈佩斯要走,朱时茂不肯,两人还在后台吵了一架。

最后还是导演黄一鹤站出来拍板:

“你们俩踏踏实实演,出了事我顶着。”

不出所料,《吃面条》赢得了满堂喝彩。

小品这一表演形式正式登上春晚舞台,陈、朱二人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

从1984年到1998年,陈佩斯一共上了11次春晚。

其中鲜花掌声有,痛苦眼泪,也有。

为了做出好节目,为了博得观众一笑。

陈佩斯几乎每年都会花上一半的时间创作剧本。

我们看到的那十几分钟,背后藏着的,是他的数百个日日夜夜。

但很可惜,陈佩斯的真诚并没有换来同等的态度。

1998年,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的最后一次春晚。

那一年他们带来的作品是《王爷与邮差》。

但谁也没想到,这部倾注了两人7年心血的作品,最后却演得“一塌糊涂”。

先是朱时茂的麦克出了问题,后又发现原定的音效没有播放。

整场表演,陈佩斯的脑子一直在嗡嗡作响。

《王爷与邮差》演完,陈佩斯沉默地下了舞台。

他走到央视一号演播厅的后台,眼泪夺眶而出。

“老朱,这么多年了,也该走了。”

属于陈、朱的春晚记忆,自此结束。

郭德纲

赵本山和陈佩斯将小品“盘”得风生水起。

可原来在春晚舞台上顶了半边天的相声,却逐渐没落了。

直到一个叫郭德纲的人出现。

郭德纲2005年成名,2013年才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

在此之前,他吃过的苦,比起赵本山和陈佩斯,只多不少。

郭德纲成名前,进过三次京。

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当过三次北漂。

第一次,是在1988年。

他怀揣着相声梦,抱着一腔热血,考上了文工团。

结果第二年,团里演出停了,他只能“灰溜溜”滚回天津。

这一段遭遇,倒是和当年的赵本山同病相怜。

1994年,郭德纲第二次踏上去北京的路。

六年过去,他自认为进步巨大,定能在北京闯出一片天来。

但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

这一次,郭德纲只在北京待了三四天就“逃”了。

郭德纲第三次进京,是在1995年的秋天。

这一次,他狠了心要留下来。

他在北京郊区租了一个几平米的小屋,又找了个评戏演员的工作。

结果干了两个月,一毛钱没拿到。

更崩溃的是,没过多久,郭麒麟出生了。

水费、电费、房租、孩子的奶粉钱,一个个账单大山一样压在郭德纲的身上。

他第一次产生了“向生活低头”的念头:

“但凡有个有文化的留我在手底下当个马仔,我就认投了。”

可,没有,没有人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后来的后来,郭德纲红透半边天。

提起这段心酸往事,他早已能够一笑而过:

“我愿意给你当狗,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轰出去,结果我成了龙了。”

从摇尾乞怜的狗,到一飞冲天的龙,时也命也。

结语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喜剧人的内核,又何尝不是呢。

部分参考资料:

1.赵本山21年春晚路:姜昆是伯乐搭档宋丹丹.中国新闻网

2.22年后重返央视,陈佩斯还能逗笑这届年轻人么.人民日报

0 阅读:54

司徒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