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材料是海螺水泥兄弟公司,基石认购占比70%

郭小二说商业 2025-01-02 21:13:08

一般年底新股扎堆IPO的时候有黑马,尤其是目前大资金都被布鲁克吸引的情况下,出黑马的概率更高,至于黑马是那家公司,一看公司基本面,二看庄家操作,三看郭二侠新股分析。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况

海螺材料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安徽芜湖,是一家生产及销售水泥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及其相关上游原材料的精细化工材料供应商。

此次发行前,海螺科创持有海螺材料约48.62%的股份,海螺科创由海螺集团全资拥有,而海螺集团则由安徽省国资委控股,也就是说海螺材料是一家国有企业。

于2023年财年:按水泥外加剂销量及收入计,海螺材料在中国排名首位,市场份额分别约为28.3%及32.3%;按水泥助磨剂销量及收入计, 海螺材料在中国排名首位,市场份额分别约为34.6%及34.1%。

海螺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水泥及混凝土生产工艺,旨在改善水泥及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提高整体质量、性能及功能(如耐久性及流动性),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从而提高水泥及混凝土生产商的经济效益。例如:海螺材料的水泥外加剂能够提高水泥的易磨性,从而加快生产效率,增加水泥产量。

财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1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海螺材料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5.38亿、18.40亿、23.96亿和11.03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27亿、0.92亿、1.44亿和0.60亿元。

从产品上看,海螺材料主要拥有水泥外加剂及过程中间体(即醇胺)、混凝土外加剂及过程中间体(即聚醚单体及聚羧酸母液)。在2021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海螺材料水泥外加剂及过程中间体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5亿元、13.58亿元、14.28亿元、6.18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4.3%、73.8%、59.6%、56%,占比持续下滑。

这主要因为水泥需求减少,进而导致水泥外加剂的消费量也在持续下滑。

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海螺材料向关联方海螺水泥产生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三成,同时海螺水泥也始终是海螺材料的第一大客户。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好理解,但匪夷所思的是,海螺材料向关联方销售某产品的毛利率一度超过第三方近19个百分点,难免不让人联想到是为了上市粉饰财务报表。

三、综合点评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行业低迷,水泥生产的市场规模也有所萎缩,水泥价格也出现下滑。今年上半年,多家水泥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出现亏损或利润大幅下滑情况。海螺水泥自身都呈负增长之势,在这种环境下很难持续给海螺材料输血。

海螺材料本次上市估值14倍,同行兼兄弟公司海螺水泥在港股估值是13倍,这个估值还算合理。

海螺材料本次IPO发行股份占全部股份比例为25%,按照招股价中位数3.15港元算,募资约4.57亿,6名基石合共认购人民币3.018亿元(约3.2亿港元),剩余流通盘1.37亿,这个流通盘不大,而且保荐人中信建投历史保荐记录虽然没有兄弟公司中信那么优秀,但也算良好,有操作的可能。

海螺材料目前孖展不足额,最终大概率不会超购15倍启动回拨,甲乙组各7250手,按5000人申购算,预估一手中签率70%。

我准备摸一手,这种就是赌博股,我认为比去澳门下注有意思,风险偏好低的可以直接放弃。

0 阅读:2

郭小二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