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旅游,所以对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它还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名字,叫“马踏飞燕”)很熟悉。曾经在甘肃省博物馆见到过这个藏品,并得知出土于武威市,由此脑海里有了武威市的最初印象——铜奔马的出土地。《晋书》有记载“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后来又发现历史书中提到的“凉州”和武威是同一个地方,凉州是武威的古称。要知道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到唐初,河西一带总共出现过 5 个“凉国”: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唐初的大凉。160 余年里,一共有过 26 位凉王,其中有 18 位都把都城定在了武威。武威的南门楼上,至今依然高高悬挂着“凉州”的匾额——如此历史厚重之地,而在当地更是有“丝路十分美,九分在甘肃,七分在武威”的说法,那这次甘肃之旅是肯定要到此一游的了。




只是甘肃的铁路交通规划存在不小的问题,从旅游胜地敦煌到武威只有两趟绿皮车,而且居然是凌晨五点左右到达;从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嘉峪关到武威也只有五趟绿皮车,三趟时间不是到站时间太早就是太晚,合适的时间硬卧软卧都很难买到。这就导致武威很难从敦煌和嘉峪关庞大的旅游客流量里分得一杯羹,实在可惜。


有网友说今年六月武威有高铁站了,可以从兰州到武威的动车较多。但从武威到嘉峪关城坐火车很不方便,有多少外省游客到这里不跑嘉峪关、敦煌,而单独跑一趟武威呢?


我是因为心心念铜奔马出土地的雷台和“凉州江山第一州”,从嘉峪关出来乘车晚上七点半来到了武威,估计像我这样对武威如此虔诚的游客不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