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夏季南方干旱少雨,炎热干旱的气候让很多河流湖泊的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都出现了干涸的情况。不过,我们现代人有空调这项伟大的发明,可以躲在空调房里。外出工作也有防晒服,冰镇的冷饮冰糕去暑,衣服也是短裤半袖。
但是古人讲究礼仪,尤其是女性,不仅穿着要保守,甚至还有未出阁的女子不可抛头露面的说法。那古人在炎热的夏季,是像影视剧中一样穿长衫么?不仅不是如此,甚至古人比我们想象中穿着还要大胆。
入夏夏季从立夏开始,一直到立秋,气温也是有着不同的变化。古人在夏季的穿衣就以立夏、盛夏和出伏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穿衣风格各有不同。
在刚刚入夏的时候,天气还不会太炎热。唐朝时期,古人主要就是一件布衣。随后在明朝,纺织业的发展,有了大量的纱衣。相比布衣,要凉爽透气许多,也就逐渐地取代了布衣。
但这些纱衣并没有大面积的普及,毕竟造价高昂,不是老百姓可以随意买得起的。并且老百姓可是都要下地干活的,就算有纱衣,也不会穿着如此昂贵的衣服劳作。所以在先秦时期,这些劳作的普通大众就发明了一种裤子“胫衣”。
这种衣服类似于我们现在小孩子穿着的开裆裤,甚至是不论年龄,不论性别,都会穿着。可是,这样的衣服就容易让人尴尬,于是很多人就会上身穿着长衫来遮掩。但并不是万无一失,如果遇到大风,长衫就会像裙子一样飞舞,还是会走光。
为了避免这些尴尬,到了汉朝,就出现了“合裆裤”。但是这种裤子,虽然避免了尴尬,但是结果和普通裤子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并不能起到凉爽的作用。于是,裤子再一次的进化,到了宋朝时期,相比以前的裤子,裤腿都已经剪除,成了新式的“尖角裤”,比我们现在穿着的短裤还要短。
盛夏和出伏当夏季逐渐开始变热,进入盛夏季节,一些有钱的人家就会穿着葛纱衣。但是这种衣物虽然极为凉爽,但是就和透明的一样。所以这种衣服,并不适合在外穿着,尤其是女性。在明朝之后,葛纱衣也就逐渐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竹衣。
这种衣服,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制成。我们现在的凉席、凉椅,很多都是竹子制成的,都是因为竹子具有隔热降温的作用。于是古人就用竹管编织了竹衣,而且古人用特殊的编织技术,让衣服上有大量的空洞,让衣服的凉快程度大大增强,可以说是夏天必备降暑良品。
不过,这都是普通人无法感受到的奢侈品。普通大众还是一如既往地穿着“尖角裤”。但是此时的日光紫外线强烈,干活的男人如果再光着膀子,肯定每天都会被晒伤了。于是,他们也就穿上了葛纱衣,淘汰的葛纱衣也走进了普通大众的生活。
随后,天气进入到了出伏阶段。这时候,虽然白天还会炎热,但是气温已经下降很多,此时的温度早晚温差变大。所以很多人,都会穿着一些夹衣来预防温度的突然变化。
比现代的开放如此,我们就可以看到,虽然古人思想等都比我们保守。但是夏季的穿着,甚至有些都比我们大胆开放许多,还曾经出现人人穿着开裆裤的时期,还有几近透明的葛纱衣的。现在的我们,可能也只有在最辛苦的田地或者建筑工地上,还会看到一些男性打赤膊在干活了。就算男性,再热的夏季,也会不好意思再光着膀子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