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怎么选,是每月存银行还是每月交社保?对比看看哪个划算

黄皓评历史 2023-08-20 21:57:01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呀!

A:“为了养老,你们的钱都是怎么存的?”

B:“我打算未来每个月的工资存到银行,靠银行的本金和利息养活。”

C:“我打算每个月交社保,到老了就有退休金可以养活自己,这也是一种为养老的一种打算。”

毋庸置疑,人的一生必定会变老,那么养老的问题就随之出现了,也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为了养老,我们都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到底是每个月存钱到银行还是每个月交社保呢?

一、每月存钱到银行

每个月存钱到银行,最终的收益就是按照本金经过一定的年利率积累到一定的年限产生的本金和利息。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年利率,年利率在2%-5%之间。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你定期每个月在银行存入1000块钱作为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20年后的本金总额为240000元,本金所得利息为7200,那么也就表明存进银行20年后,将得到247200元。

但是也要考虑通货膨胀等其他因素影响养老金的收益,要考虑是否存下来的钱是否可以满足自己的养老目的和需求。存钱到账户的余额可以依法继承,但是并不具备丧葬救济。

与此同时,要尤其注意,存入银行的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贬值,加上有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到手的不一定那么理想。

二、每月交社保

社会保险即是指丧失工作能力,或者因某些原因暂时性失去工作而造成生存有问题时所设置的一种社会制度,其中就包括养老保险,那么之后的养老也可以通过缴纳社保来保障。

当参保人员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并且缴纳社保超过15年,就可以在退休后每个月领取一定的退休金。

但是社保并不是自己一个人交的,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的养老保险,目的是为了给工作人群提供合适的养老方案。有些单位会缴纳的养老资金额度较大,养老金也会随之变多。

一般来说,缴纳社保的收益是比较稳定的,根据个人缴纳的金额和缴纳的年限来确定的,如果缴纳的金额较大或者缴纳的年限足够的长,最终所得的养老金也会变多。如果不缴纳社保的话,也就意味着会失去这一项保障。

假设每个月缴纳社保金额为1000元,那么缴纳20年后,社保的总金额就有240000元。更重要的是有附加价值,比如看病、生育都有补贴。如果能够确保退休后的养老金足够的话,有助于缓解生活压力,同时可以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尽管将来人老了,没有收入,账户也没有多余的余额了,也能依靠养老保险基金每月发放的养老金保障生活,一分也不会少给。假设人不在世了话,又怎么办呢?

当参保人员因某些原因去世后,死亡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完全继承,而且法定的继承人可以办理领取相关的丧葬救济待遇。

尤其要注意,社保缴费的基数在不断增加。相应地我们所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不断增加的,最终获益的还是你本人。

三、如何正确养老

1. 依靠自己为主

养老还是靠自己的养老金为主,子女养为辅。组合养老,才最为合适,毕竟子女不能无法时时刻刻关注到家里老人的情况,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那么社保就成为老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养老金会随着当地的物价而不断变化和调整,有助于老年人可以实现自己的购买能力,不会受到金钱的制约而无法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2. 妥善处理财产

有些老人以为养儿防老,在年轻时辛苦拉扯长大,但是儿女长大后也有自己的家庭,没有存款又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只能依赖子女。这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如果还遇到不孝顺的子女,那么晚年的生活一定过得非常艰苦。除此之外,还需要妥善处理自己的存款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让儿女照顾自己,不至于不管不顾,抛弃老人。

总而言之,根据自己的自身经济状况以及家庭的条件情况,所能承受起的风险,综合评估自己养老方式,以应对未来的突发事件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好齐全的准备面对未来的突发状况。

结语

相信大家能够做出理智的选择,要想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顺利幸福,就需要做好规划。养老金是最重要的保障,其次是自己的存款,自己的子女是最后的保障。

0 阅读: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