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沐语纪史
人民币还没成为世界贸易结算货币,冥币先一步达成了。
在法国前不久的万圣节上,一个新的项目让不少外国人疯狂,那就是购买殡葬用品。
相比起来,扮鬼、索要糖果都变成了次要的。
当然,在外国卖殡葬用品,也需要入乡随俗。
如果你卖的是金童玉女、元宝纸扎,那外国人肯定理解不动。
但这个摊上,外国人可以买时尚的LV包,还可以为刚去世的宠物猫购买三文鱼和纸钱。
甚至不少人抱着好奇的心态,买了很多这辈子都赚不到的“美金”、“英镑”。
不过在外国人口中,这些中国地下世界“发行”的货币,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祖先钱”。
不用国人科普,一些了解点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就先在网上开了腔:
“中国人这么做,象征着他们给祖先钱。”
接着又故作神秘,说这样就会让祖先赐予自己好运。
这个说法传出来后,不少外国人爆了,纷纷开始抱怨:中国人太小气了,这么好的东西居然一直藏着不让我们知道。
可要是早知道外国人吃这一套,河北保定米北庄村的村民早就坐飞机去外国发财了。
从北京向南100公里,在津雄高速雄县东出口不远的地方,就是河北保定雄县米北庄村。
这里号称“中国殡葬第一村”,也被大家戏称为“中国地下金融街”。
在仅有一公里长的街道两旁,密密麻麻分布着500多家殡葬店,人人谈之色变的殡葬业,在这里却成了扬名立万的招牌。
在这里生产的货币,无论美元还是人民币,都以万亿为单位。
取款机、三蹦子、家政阿姨,地下的一切吃穿用度,90%都要仰仗这里。
死亡是中国人最忌讳的事儿,但在米北庄村,这却是一种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化。
一些卖寿衣、花圈的店铺,甚至直接用店主的名字命名。
每年的冬天,米北庄村都会迎来很多拉货的商家,在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还会出现短暂的小旺季。
有报道称,这里的殡葬市场年产值高达11亿,殡葬用品种类超过一万多种。
白天,米北庄村开门迎客,沿街陈列的纸扎比活人还多,街头红灯笼和白灯笼交织。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满大街各种材质的牛马,它们也不全是纸扎的,有泡沫的、充气的、塑料的。
在这里你总能选到一套最合适的殡葬用品,对逝者表示最高礼仪的哀思。
而且在米北庄村买殡葬用品,能真正实现电视剧中上演的殡葬服务一条龙。
从绢花、烧纸、花圈到寿衣,直接在一条街就能全部选购齐全。
千百年来,纸钱、纸扎等殡葬用品,都寄托着国人对逝者的哀思。
而且无论哪个地区,大家都一致认为“死者为大”,人都走了,就要走的风风光光。
所以在之前,米北庄村的生意还是可以的,但这些年全球都提倡环保节约,殡葬自然也需要一切从简。
改革后,披麻戴孝、焚烧扎纸等旧俗,逐渐被低碳的文明祭扫所替代。
每到清明节或者祭日,带上一块抹布,一束鲜花,去墓地祭拜一下,洒扫一番,就算完成了对逝者的几年。
由此,米北庄村的生意也开始思考如何转型。
从清朝末年,米北庄村就开始主营殡葬生意。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别的村还在种地的时候,米北庄村就有了纸花工厂。
凭借每年的产值,村民都比较富有,村子也置办了集体财产,一辆东风卡车。
到了2000年后,交易量更是暴增,市场上有时候会被来往的大车堵的水泄不通。
于是米北庄村民家家户户都把田地承包了出去,专门经营殡葬买卖。
可以说,这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如果说完全摒弃是不可能的。
但文明祭祀是大趋势,就连米北庄村村委会的大院里,也张贴着关于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于是在多年前,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米北庄村就开始琢磨从互联网上找生意,或者做一些潮流的殡葬用品。
首先出现的就是电子花圈,与传统花圈相比,电子花圈多了几块LED屏幕,上面可以输入不同的文字,可以重复利用。
再有就是网店的发展,自从做了网上生意,米北庄村人的眼界也开阔了起来。
全国地区天南海北的人从网店订货,稍微缓解了一点生意不好的烦恼。
直到2014年,米北庄村人卖的丧葬用品被外国人发现了,意外打开了殡葬行业的另一片天地。
这是一个外国博主,她拿着一张印有天地银行的冥币,开始了自己的激情解说。
她说中国人把冥币烧给阴间的祖先,帮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上下打点,祖先过好了,就能让后辈们获得好运气。
不得不说,这一番逻辑还真的形成了闭环,不少外国哥们恍然大悟。
原来无论是哪里,都是需要人情往来的,自己过的不好,也是因为没给祖宗打钱。
就这样,外国人开始从网上购买冥币,从俄罗斯、美国,到毛里求斯、埃及、以色列,每个外国人都不遗余力。
他们的争相购买,也把冥币炒到了一个很高的价格,在国内几块钱的冥币,在一些外国购物平台上居然能卖到12.99美元,折合人民币94元。
到了后来,外国人又了解到除了烧纸,中国人民还有特定的三件套:纸别墅、纸汽车、手机,又开始模仿着购买。
之所以疯狂购买,是一些外国人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神奇经历。
有的说给祖宗烧纸后不久,就中了大乐透,也有人说给祖母烧纸后,祖母在梦中告诉自己煤气泄漏,救了自己一命。
这些经历一传十、十传百,殡葬用品在国外就这样强势兴起了。
当然考虑到国外的风土人情,殡葬行业也入乡随俗,做出了不少符合国外人民的殡葬用品。
但话说回来,殡葬行业在海外火爆,其实源于人们对先祖的尊重,对逝去之人有一种精神寄托。
殡葬用品,是一种调解消极情感,给予后人安慰的仪式,它同样能够得到外国人的共鸣。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信息来源:
1.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殡葬第一村”:暴利与我无关》,2023-04-05
2.九派新闻:《中国殡葬第一村:机器取代人工,殡葬品“不创新就活不下去”,但寿衣创新“回不了本”》,202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