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猫咪不挠人,共享和谐时光
在猫咪成为众多家庭宠物的今天,不少铲屎官都会面临一个困扰,那就是猫咪偶尔会做出挠人的举动。这看似只是小问题,但处理不好,不仅会使铲屎官受伤,也会影响人与猫咪之间的情感联系。
先来说说猫咪为什么会挠人吧。从猫咪的天性来看,它们的爪子就如同我们人类的双手,是非常重要的器官。爪子在猫咪的日常生活中有多种用途,从攀爬树木追逐猎物,到标记领地、磨爪子保持爪子锋利等。据统计,一只成年猫咪每天大约会花3 - 6小时来磨爪子,这是一种本能行为。当猫咪感到受到威胁、惊吓或者是过度兴奋时,就可能出于本能伸出爪子进行自我保护或者表达情绪。
比如说,在我朋友的家里,有一次他正在给新买的沙发“除臭”(喷香水),那股刺鼻的香水味让他的猫咪受到了很大的惊吓。猫咪突然就伸出爪子,在他伸出去试图安抚猫咪的手上狠狠地挠了一下。这就是典型的因为惊吓而做出的反应。再看另一个例子,我见过两只在小区里相遇的陌生猫咪。其中一方的猫咪可能是因为感受到领地被侵犯(虽然这只是一片小区公共区域,但从猫咪的角度可能是它的“地盘”),双方的猫咪眼神交汇瞬间,其中一只就弓起了背,爪子也露了出来,另一只猫咪稍微靠近了一点,这只警惕的猫咪就直接伸出爪子挠了过去。这就是领地意识引发的挠人行为。
那么,我们该怎么训练猫咪不挠人呢?
首先,提供合适的磨爪工具是关键。市面上有很多适合猫咪的磨爪工具,像猫抓板、猫爬架等。猫抓板一般有瓦楞纸材质和剑麻材质的。根据调查显示,大约有60%的猫咪更喜欢剑麻材质的猫抓板,因为剑麻的材质更接近自然环境下的树木树干,能给猫咪带来更好的磨爪感觉。我们在选择猫抓板的时候,要根据猫咪的体型和喜好来挑选。如果猫咪体型比较小,小而精致的猫抓板可能更适合它;如果猫咪体型较大,像缅因猫这种大型猫种,那就需要选择尺寸较大、结构比较稳固的猫抓板。猫爬架最好是有多个层次和不同形状的,这样既可以满足猫咪磨爪子的需求,又能提供它们攀爬玩耍的空间。我见过一个案例,一只布偶猫主人购买了那种普通的厚纸板猫抓板,但是布偶猫根本不感兴趣,总是去抓沙发。后来主人换了一个剑麻包裹的木质猫抓板,还把这个猫抓板放在布偶猫经常活动的沙发旁边,没过几天,布偶猫就不再挠沙发,而是乖乖地去猫抓板上磨爪子了。
其次,建立社交规则也很重要。从小开始养的猫咪,会比较容易接受主人的社交规则。从猫咪2 - 3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每次抚摸它的时候,不要让它过度兴奋。如果它开始在脸上或者身体上做出攻击性的姿态,比如露出牙齿或者发出低沉的吼声,这时候就要停止抚摸。据实验数据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停止抚摸的动作坚持10 - 15次左右,猫咪就能逐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让主人停止互动,从而学会在不同情境下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像我邻居家的猫咪,主人从它很小的时候就按照这种规则与它相处,所以现在这只猫咪即使在外面遇到陌生人不小心碰到它,它也只是轻轻叫几声表示不满,而不会伸出爪子挠人。
还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猫咪的行为。猫咪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例如搬家这种大变动,会给猫咪带来很大的压力。研究发现,大约有80%的猫咪在新环境下的第一个月会出现焦虑情绪,而在这种焦虑情绪下,猫咪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所以在搬家或者家里进行较大规模的装修时,要尽量保持猫咪熟悉的一些物品环境不变,比如它的小窝、熟悉的小玩具等。同时,减少噪音等外界干扰因素。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猫咪主人,因为家里装修,新家具的味道和装修的噪音让猫咪变得非常紧张,多次挠伤了来家里帮忙的工人。后来主人在装修房间和猫咪活动的区域之间设置了隔离带,尽量减少噪音传入,并且在猫咪活动区域放置了猫咪熟悉的垫子和猫罐头,猫咪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挠人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了。
另外,给猫咪提供适当的空间也很必要。不要让太多陌生人或者其他宠物在短时间内靠近你的猫咪。如果家里来了客人,要先让客人把脚步放轻,避免突然的动作和大声的喧哗。可以先把猫咪放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小房间里,过一会儿再让它出来活动,这样可以给它适应的时间。比如在一个多宠物家庭中,如果家里还养了狗,每次狗突然冲向猫咪玩耍的时候,猫咪可能会出于恐惧而伸出爪子。这时候就需要主人加以引导,把狗和猫的活动区域进行合理划分,让它们能够有不同的空间来休息和活动。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逐渐训练猫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其不再轻易挠人,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我们自己受伤,更是为了让我们的小宠物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与我们的生活更加融洽地相伴。每一只猫咪都像是我们家庭中的小成员,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它们,理解它们的需求,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就能创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