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晚年病死美国,恶贯满盈的一生

天才简史阿 2024-12-02 17:01:17

你听说过毛森吗,可能没有,但这个从浙江江山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人生经历比电影还跌宕。

他靠小聪明和一些不光彩的手段爬进军统,成了赫赫有名的特务头子。

最终,他逃到美国,在异国他乡度过余生,直到84岁那年,也就是1992年,才得以叶落归根,回到故土。

这样一个大起大落,充满戏剧性的人生,究竟是历史的捉弄,还是人性的迷失?

浙江小镇走出的“冒名高手”

1908年,毛森出生在浙江江山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穷得连买米的钱都紧巴巴的。

小时候的毛森,看着父母为了生计操劳,心里那股要出人头地的劲儿早早就冒了头。

别的孩子在田里玩泥巴,他却偏爱在私塾里翻书。

虽然家里没钱供他长久读书,但短暂的私塾时光也让毛森尝到了“读书改变命运”的甜头。

转眼到了15岁,毛森遇到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考学校。

这年他考上了嵩高小学,别看这名字不起眼,但在当时的浙江,可是数一数二的好学校。

进了校门,毛森的学习劲头那叫一个猛,三天两头拿第一。

但没过多久,家里的经济状况实在撑不住了,毛森只好遗憾地离开了课堂,辍学回家。

难道求学之路就这样断送了吗,毛森心中充满了不甘。

就在他彷徨之际,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他听说同乡毛善森考取了衢州第八师范,却因故放弃入学。师范是有补助的。

这消息对毛森来说,无异于黑暗中的一线曙光。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冒名顶替!他拿着毛善森的录取通知书,心怀忐忑地去学校报到。

出乎意料的是,竟然一路绿灯,他成功入学!

入学后,毛森表现得特别出色,老师们都对他赞不绝口。

他的聪明、努力,再加上伪装得滴水不漏,愣是让人看不出一点破绽。

五年的师范学校生活里,他成了学霸,不仅拿到了毕业证,还学会了做人要低调。

后来,他当了一名小学老师,这一段时间的毛森过得比较平静,教教书、写写板书,日子还算悠闲。

但毛森显然不满足于这种平淡无奇的生活,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更大的舞台。

1932年,他决定跳出教书的圈子,考浙江省警官学校。

这一考,又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大转弯。

这时候的毛森,已经是个见多识广、脑筋灵活的小伙子了。

在警校里,他不仅成绩优异,还特别会做人,跟同学老师的关系都处得不错。

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毛人凤,这位后来军统的大佬,直接改变了毛森的命运。

毛人凤可不是一般人,他一眼就看出了毛森的聪明劲儿。

毛森那段“冒名顶替”的过往,非但没被毛人凤当成污点,反而成了他欣赏毛森的理由。

毛人凤觉得,这小子脑子活,做事干净利落,是搞情报工作的好苗子。

于是,他悄悄把毛森拉进了军统的圈子。

从“锄奸英雄”到“冷血刽子手”

毛森进入军统后,完全像换了个人似的。

早年抗日时期,他混迹于福建和杭州两地,干了一票票惊心动魄的大活儿。

1933年,毛森接到了他的第一个大任务——福建策反。

当时,福建搞了个“福建事变”,闹独立,这事让蒋介石十分头疼。

他派毛森去福建,想办法把第19路军独立第45旅旅长张殿基拉回来。

这事说着简单,干起来难度大得吓人。

张殿基可不是个随便被忽悠的人,但毛森偏偏有办法。

他三言两语,把大义摆在明面上,又暗地里许诺一堆好处,愣是把张旅长从福建挖了出来。

蒋介石听说后,对毛森拍案叫绝,赏了他个“青年干将”的称号。

接着,抗日战争爆发,毛森调到了杭州,成了军统杭州站的站长。

1949年,国民党溃败之际,毛森被委任为上海警察局局长。

蒋介石密令他清除上海的共产党地下组织,斩断革命的火种。

毛森奉命行事,在上海掀起腥风血雨,大肆抓捕进步学生和地下党员。

撤退前夕,他更是犯下滔天罪行,下令处决了被关押的数百名革命人士,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中共地下党员李白。

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史称“上海血案”,成为毛森一生都无法洗刷的罪证。

解放军攻入上海后,毛森没等解放军动手,自己先带着部下跑了。

他一路逃到了厦门,又在厦门接着干他的“老本行”。

在厦门,他制造了大量白色恐怖,逮捕、拷问、处决了一批批进步人士。

老百姓提起毛森,个个咬牙切齿,说他是个“冷血刽子手”。

颠沛流离与命运的转折

随着解放战争的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彻底瓦解,毛森这个“大特务”也只能选择逃亡。

1949年,他匆匆撤离厦门,搭上了一艘军舰,随着大批国民党残部漂洋过海到了台湾。

刚到台湾时,毛森的日子还算好过。

凭借他在军统时期的资历和能力,他迅速在台湾政界站稳了脚跟。

树大招风,这样的人注定无法全身而退。

蒋经国和毛人凤的权力争斗越演越烈,身为毛人凤旧部的毛森自然难逃被清算的命运。

很快,毛森的处境从高光走向低谷。

为了躲避政治风暴,他不得不带着家人从台湾辗转到香港。

在香港,毛森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1970年,毛森再次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移民美国。

他带着妻子和孩子移居纽约,从此彻底告别了过去的“军统特务”身份,开始以普通华人移民的身份生活。

在美国的日子里,毛森显得异常低调。

尽管生活表面平静,毛森的内心却始终没有真正安宁。

到了晚年,他开始频繁地提到家乡。

他想念江山的山水,想念家乡的亲人,甚至开始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冒用同乡文凭的事情。

1992年,这位老特工终于决定回到家乡。

他向大陆递交了申请,表达了希望回乡省亲的愿望。

或许是他年迈体衰,又或许是历史的尘埃终究会落地,这次申请竟然获得了批准。

当年5月,毛森带着妻子胡德珍和长子毛建光,踏上了返回浙江江山的旅程。

回到家乡的那一刻,毛森的心情无比复杂。

他站在久别的家乡土地上,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景物,百感交集。

他去了老家的祖坟,双膝跪地,磕了三个响头。

他说:“我毛森回来了。”

复杂情感与落幕人生

这是他离开家乡几十年后,第一次回到这片养育他的土地。

一路上,他的心情比车窗外的风景还复杂,既有重逢的激动,也有无法掩饰的愧疚和忐忑。

他手里拿着一束菊花,双膝跪地,用家乡话念念有词:“我对不起祖宗啊。”

那一刻,他的声音里透着深深的哽咽,似乎所有的悔意都压在心头。

这次回乡并不只是对故地重游的怀念。

毛森也深切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他多次提到,自己从未想过家乡能有今天的模样。

他感慨万千地说:“共产党真是了不起,把家乡建设得这么好。”

省亲结束后,毛森带着妻儿返回了美国。

这次归乡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亮相”。

回美后不久,他因病住院,没多久便在纽约的一家医院里去世,享年84岁。

毕竟曾经恶贯满盈,让他回家乡看一次,或许真的是便宜他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