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眼中的刘秀:揭示高度评价背后深邃的历史逻辑链

芸芸史事 2024-02-09 15:50:29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

预计阅读本文需要6分钟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被誉为“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的合体,他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不同于其他帝王的是,刘秀凭借着他的智慧、学问和治国的才能,白手起家,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毛泽东对刘秀的评价极高,他称刘秀为历史上最会用人、最会打仗、最有学问、学历最高、最早土改的皇帝。刘秀在未称帝之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读书人,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推翻了王莽的新朝,建立了东汉。

南怀瑾这位文化巨匠也曾赞叹刘秀的治国才能。他说: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光武帝刘秀一人。”

刘秀不仅是一位英明的君主,更是一个难得的治理国家的人才。

南怀瑾,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市,中国当代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武学泰斗施承志弟子

那被毛泽东和南怀瑾赞不绝口的刘秀,他是如何从一位普通的“庄稼汉”一步步走向九五之尊的?

在公元前6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他是西汉皇室的后代,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源自汉景帝一脉。刘秀的先祖曾是长沙王刘发,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公元3年,刘秀的父亲离世,他们一家人回到了故乡南阳,过上了平民的生活。

汉景帝刘启 ,姓刘,名启,其父为汉文帝刘恒,其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中国西汉第六位皇帝

在刘秀28岁之前,他一直在南阳郡的家乡务农,他勤劳于稼穑,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史书描述刘秀性格内敛、谨慎,甚至有些沉闷。而他的哥哥刘则性格豪爽,常常自比汉高祖刘邦,结交了许多豪杰。兄弟二人互补,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公元23年,绿林军推举了一个名叫刘玄的西汉宗室成员为帝,宣告“更始”元年的到来,重新打出了汉朝的国号。这一举动,无疑给风雨飘摇的新莽王朝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刘玄,字圣公,南阳郡蔡阳县人。汉朝宗室后代

王莽,这个篡位的皇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他紧急派遣了大司空王邑和大司徒王寻,率领一支由42万士兵组成的庞大军队,意图一举摧毁这个初生的更始政权。

在昆阳,起义军的守军只有几千人,加上周边几座城池的驻军,总数不超过2万人。面对来势汹汹的大军,昆阳的守军处境堪忧。

就在这危急关头,五月的时候,王邑和王寻带领军队从洛阳出发,南下颍川,与严尤、陈茂的部队会师,迫使刘秀的军队从阳关撤退回昆阳。昆阳的汉军只有9000人,面对强敌,有人建议弃城退守荆州。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西汉新都侯王曼之子

但刘秀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的智慧,说服众将坚守昆阳。此时,王莽的军队已经逼近城北,刘秀带领13名骑兵夜袭出城,前往定陵县和郾县,调集了1.7万人的援军,火速赶往昆阳。

在那个决定性的夜晚,刘秀亲自率领着一支由步兵和骑兵组成的1000多人前锋队伍,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斩杀了新莽军队的数十人,极大地提振了更始军的士气。随后,刘秀运用“信息战”和“攻坚战”的策略,接连斩杀了新莽主帅王寻及近万名敌军士兵。在这场激战中,刘秀多次死里逃生,展现出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不久之后,刘秀收编了河北的铜马等农民武装,共计30多万人,终于建立起了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强大武装力量。在河北鄗城,刘秀称帝,被尊称为“铜马帝”,与更始政权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

经过十多年的南征北战,刘秀最终统一了中国。与汉高祖刘邦不同,刘秀称帝后,并没有对任何一个功臣进行诛杀。当年跟随他打天下的“云台二十八将”,除了少数人因意外病死,其余的全部都安享了富贵,得以善终。

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在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政权,将都城东迁至洛阳,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东汉。刘秀在平定天下后,实施了一系列利国利民、富国强兵的政策和措施,使国家走上了“中兴”之路。

毛泽东对刘秀在历史上的战例非常重视。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毛泽东两次提到了新汉昆阳之战,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在《论持久战》这部军事著作中,毛泽东指出,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他以新汉昆阳之战为例,强调了中外历史上这类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战例是屡见不鲜的。

论持久战是1938年5月由毛泽东撰写的著作

或许是因为刘秀的帝业起源于南阳,毛泽东在关注刘秀的同时,对南阳的了解也颇为深入。

在1958年的一次接见中,毛泽东提到了对他一生影响深远的四个地方,其中之一就是河南南阳。南阳,这个在西汉时期就以其商业繁荣和财富闻名于世的地方,到了东汉时期,因为光武帝刘秀的帝业起步于此,更增添了“帝乡”和“南都”的美誉。

据说,毛泽东留下了许多关于南阳名人的笔记。在1939年,他在送别华北联合大学师生前往晋东南前线时,特别提到了南阳名人姜子牙的“三件法宝”,并表示自己也想送给抗日师生“三件法宝”。甚至在毛泽东临终前,他还曾背诵过南北朝大文学家庾信所写的《枯树赋》,这位文学巨匠就是南阳人。

《枯树赋》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羁留北方时抒写对故乡的思念并感伤自己身世的作品

毛泽东对南阳的文化典故非常熟悉。在1939年的一次谈话中,他提到:

“现在很多人的文章常常有一句话,说是:无使亲痛仇快。这话出自东汉时刘秀的一位将军朱浮写给渔阳太守彭宠的一封信。”

而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使用的句子,也来源于南阳人、南朝史学家范晔的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一说。

毛泽东在1958 年元旦社论 《乘风破浪》发表后对《人民日报》总编吴冷西谈到:

“你们的元旦社论写得好,题目用乘风破浪也很醒目,南阳人,宋齐时的文学家宗悫,年少时,其叔父宗炳问其所志,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朝一个历史学家,将宗悫那一语话提炼为乘风破浪一语……”

1948年11月4日,这是一个让毛泽东欣喜若狂的日子。他得知国民党在南阳的守军王凌云已经弃城而逃,中原解放军成功占领了南阳。兴奋之下,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篇文章一气呵成,没有分段落,文笔流畅优美,历史典故与当时的形势结合得天衣无缝。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在当时,毛泽东甚至还给胡乔木写了一封信,亲笔要求新闻界以后写作以这篇文章为范例,他说:“请注意写些综合报道,其办法是借着一个适当的题目如像占领南阳之类去写。”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谈到了南阳的历史,他说南阳是古宛县,三国时期曹操和张绣曾在这里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而东汉的光武帝刘秀,也是在这里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最终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的二十八宿,其实就是刘秀的二十八员大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出生在南阳一带。这篇文章充分展现了毛泽东对历史的深刻了解,尤其是对南阳历史的熟知。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

毛泽东的诗词歌赋与南阳文化的联系密不可分。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壮志,这在他在外出求学时留给父亲的诗句中得到了体现: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里的“桑梓”一词,来源于南阳人张衡的《南都赋》中的“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

1934年7月27日,正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紧张时刻,毛泽东却步履稳健地登上了会昌山,即兴写下了《清平乐·会昌》一词。词末的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表达了他对南粤大地的深深眷恋和祝福。他甚至专门向警卫解释了“郁郁葱葱”一词的来历,源自《后汉书·光武纪》中的

“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毛泽东,这位深谙历史经纬的大师,对刘秀及他的东汉帝国传奇故事,可谓情有独钟。他以独特的历史洞察力,揭示出刘秀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潮流下的一次必然选择。

在那个王莽新朝动荡、社会矛盾如火如荼的时代,刘秀宛如一股清流,懂得把握历史脉搏,集聚英才、打造铁血之师,最终统一华夏,开创了东汉伟业。这就是毛泽东眼中那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的力量。

再来看看刘秀的军事才能,毛泽东更是推崇备至。在他看来,昆阳之战中刘秀上演的“信息战+攻坚战”好戏,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股英勇智慧之光,也照亮了毛泽东的革命战争之路。

他认为,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这种高屋建瓴的战略思维,让他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始终保持清醒和精准的决策。

此外,毛泽东对南阳文化的研究和引用,更是彰显了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他熟读古籍,深知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更擅长从中提炼智慧精华,为己所用。

在他的诗词之中,那些巧妙融入的南阳文化典故,不仅让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也流露出他对南阳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寄托和崇高的敬意。

历史是永不落幕的舞台上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故事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