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eeaa1387cf68fc0ae2622426281dde.jpg)
黑袍老者敌不住峨眉二剑,仓惶间蒙面黑纱被一字峨眉女挑落,在那一瞬间马凤姑看得真真切切,唤起了沉寂在心底多年的往事。此人正是她几十年来一直苦苦寻找的仇人-阴阳判官朱超,马凤姑怎么这么肯定黑袍就是朱超呢?他们之间有什么渊源?这件事还要从头说起。
马凤姑原名叫马春燕,是河北沧州人。沧州接近边境,地处大宋对辽国设置的三道防线的第二道,又是宋军屯粮之所,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这里五行八作、三教九流齐聚,自古有尚武的风俗。宋朝建国以来,沧州又成为犯人流放、发配的第一场所,各种身怀绝艺的囚犯、配军发配到这里,使这里人员构成鱼龙混杂,民风彪悍。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沧州地区人人尚武,人人学武,一是为了强身健体,二是为了学几手防身,保证自己生存下去。
沧州地区武术流派众多,以外家拳为主,当时有句俗话说得好“学武到沧州,沧州找孟村。”孟村是沧州的武术中心,这里武馆上百家,马家拳馆就在孟村,紧把村东头,马凤姑的父亲是沧州武术名家马振山,传的是通背开拳。朱超家是外来户,祖籍山东,后搬到孟村,父亲朱连胜也是一位拳师。来到孟村落户后在村西头开馆收徒,传的是劈挂开拳。开拳是什么?其实它就是八极拳的前身,属于短打拳法,硬桥硬马,动作刚猛、朴实无华,发力迅捷。讲究寸截寸拿、硬打硬开,有挨、帮、挤、靠、崩、撼之特点。开拳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于手指,暴发力极大,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马朱两家传的是同一种功夫(只是架势,细节略有不同),又在一个村子,拳法高低自然会被人拿来比较。马振山为人实在,常常教育徒弟们,说咱们是本地户,不能欺负外来人,让人家背后嚼舌根。朱连胜长的威武高大,但是肚量偏狭,当年在山东传拳时手黑心狠,切磋伤人,被当地武林排挤。他在山东混不下去,才远走沧州,到了孟村以后,他有所收敛,虽然表面上也曾制止过徒弟们斗殴,但是心里面争强好胜,希望能打败马家,在孟村一家独大的念头一直在作祟,有时对弟子们惹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两家拳馆的弟子们互相看不惯对方,经常私下切磋。说是切磋,其实就是打架斗殴,双方互有损伤,谁也制服不了谁。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朱家拳馆的大师兄朱超,也就是朱连胜的亲儿子,武功尽得父亲真传,开拳使得不错,这小子仗着自己武术高强,没事就找马家拳馆的晦气,私下里经常打伤马家拳馆的弟子。
马家拳馆的大师兄是孟村本地人,叫吴忠,典型庄稼汉,人长的又黑又结实,心眼挺好,就是嘴巴笨,平时不爱吱声。吴忠打小跟随马振山学习通背开拳,二五更的功夫从来不断,武艺很不错。马家拳馆的徒弟们被揍以后不敢找师傅,私下经常找大师兄诉苦,开始吴忠也是听老师的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劝师弟们不要惹事。后来师弟们经常被揍得鼻青脸肿,吴忠还不出面,风言风语的就开始多了。有的说吴忠是个怂蛋,有的说老师是草包,还有的说马家开拳抵不住朱家拳等等。俗话说得好“语言是把杀人刀。”言语上的伤害有时比身体上的伤害更厉害。吴忠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血气方刚,听到这些话尤其是说师父拳术不行,他哪能受得了。终于赶上一次机会,师弟们鼻青脸肿地跑回家报知大师兄,说朱超在街上又欺负马家弟子,打伤多人,吴忠压制不住火气,出面给师弟们报仇,来到当街跟朱超杠上了。
吴忠和朱超两人话不投机,当场动手,朱超毫不留情,一出手就是狠茬,就见他双臂齐摇,劈挂开拳一招接一招,似狂风暴雨一般。吴忠本来只是想给他点教训,让他以后别欺负马家拳馆的弟子就行。没想到一动手,对方根本不是切磋,而是生死决斗,自己要是不留点神,今天非受伤不可。
吴忠小心应对,把通背开拳施展开了,与朱超斗在一处。两个人练的都是开拳,贴身近打,拳拳到肉,气势如虹,一转眼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开拳属于刚猛外家功夫,讲究打一不打二,一招制敌。平时作为大师兄指导师弟们练功,两个人基本是三两招就能制服师弟们,今天打了快二十回合还是平手,当着众人的面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了。
此时朱超急了,进步冲拳,一个窝里炮打吴忠的前心,真是疾如风,快如电。吴忠想起最近跟师父新学的绝招猛虎硬爬山还从来没有临敌使用过,何不趁今天机会试试威力如何?想到这,吴忠发挥通背开拳的特点,右手甩掌猛拍下压对方的冲拳,同时右脚上步,抡左掌砸对方的面门,两只胳膊交互甩掌,形如猛虎爬山。
吴忠的接招、开门、反击一气呵成,本来朱超的窝里炮也是连招,可是此时被对方破解反击,他已经无法再用后手了,只能跨步后撤躲过吴忠的左手甩掌。吴忠见机会来了,赶紧使个趟泥步,双脚向前一蹭,右手一个进步冲拳切进去打对方的胸口。这一拳发力借助腰胯的力量,冲劲非常暴,真打上骨断筋折。朱超吓得大惊失色,赶紧吐气吸胸,屁股向后坐,又后撤出一步来远。吴忠见自己右手进步冲拳打空,接着来一个蹦步顶肘,“啪啪”两下又切进来。就见他抬手臂亮右肘顶对方的胸口,右手掌顺势回防,护住自己面部太阳穴,左手做掐腰状,双膝微曲,左腿弯右腿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06acea0cef4e4a282756778450efd9d.jpg)
吴忠的这招猛虎硬爬山是通背开拳的绝招,一招分四招,连绵不绝,威力无穷。到第三招时朱超实在躲不开了,被吴忠一肘顶飞,摔出去七尺多远,倒地不起。吴忠也是新练,攻击部位拿捏不准,贴身顶肘没点到胸口而是顶到对方的左肋,如果顶到胸口,朱超的小命就没了。不过这一肘顶的也不轻,朱超肋骨折了一根,疼得他满头是汗,不敢吸气。朱家拳馆的弟子们赶紧围上来询问大师兄伤势,朱超示意自己肋骨断了,众师弟赶紧找来软床,轻轻把师兄抬到床上往回走。
此时吴忠也冷静下来,心中暗怪自己没轻没重,不知控制力道。他紧走两步来到朱超身前,俯身抱拳道:“朱……朱兄弟,我……我失手了,实在对不起,对不起”朱超瞥了瞥吴忠,咬着牙,忍着疼说道:“吴忠,打得好!你记住了,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朱家拳馆弟子们抬着朱超走了,吴忠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竟痴楞楞呆在当场,最后还是众师弟拉着他回了拳馆。吴忠是老实孩子,有什么事都不敢隐瞒师父,晚饭后他把下午发生的事一五一十跟老师讲了。马振山了解徒弟的脾气秉性,知道他不是那种仗势欺人、捅毛蛋的孩子,也没太责怪他。不过马振山还是把徒弟叫到一边教育他道:“孩儿啊,咱们通背开拳在外家拳里属于刚猛一路,威力太大,出手即伤人。你还年轻,不懂收劲,切记以后万不可与人交手,知道吗?”
“是,师父,徒儿记下了,以后我不敢了。只是今天我伤了朱超,给师父闯祸了,请您责罚吧。”
“算了,孩子你以后记住为师的话就行,这件事我去处理,你下去吧。”
吴忠谨遵师命退了出去,马振山一个人留在屋里静静思索该怎么办。马振山久闯江湖,虽未和朱连胜打过什么交道,但是背地里也听过关于朱拳师的事。听说此人气量偏狭,今天伤的又是他的亲儿子,此事能这么简单地完结吗?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无论如何,自己徒弟伤人了肯定是不对,必须得想办法化解。
马振山思来想去,想起本地最有名望的震河北黄大侠,唯有请他出山做为说合人,此事才有转机。第三天马振山带着徒弟吴忠,挑着八彩礼,另备纹银二百两,在黄大侠的陪伴下亲自登朱家门赔礼谢罪。三人登门,朱连胜从把他们让进客厅开始,脸就一直沉着,一点笑模样也没有,估计若不是看黄大侠的面子,他能把马家师徒轰出去。
马振山喝口茶,起身施礼道:“朱家兄弟,我今天带着徒弟给您赔礼来了,两个孩子私下切磋,我徒弟不知深浅,误伤了贵公子,实在是过意不去。马某今天特备了礼物前来请罪,请朱家兄弟看在咱们一个祖师爷的份上,高抬贵手,原谅我们师徒。”说完马振山又拿出银子包往桌上一放道:“这是纹银二百两,请务必收下,给孩子治伤。”
朱连胜斜着眼睛盯着马振山说道:“哼,马拳师说的好听,切磋?切磋有下死手的吗?你徒弟年纪小,不懂事,我不怪他,可你这做老师的不对呀。咱们都是练开拳的,难道你不知道开拳出手必伤人的道理吗?你平时是怎么教徒弟的?”
“是是是,是我这做老师的没教好,您大人有大量,多担待。”
“好一个多担待,你知道我儿子什么情况,你就让我多担待。我儿子要是废了,残了,我怎么担待?你们这叫欺负外来人,我告诉你,我朱连胜不怕邪。来,咱真刀真枪比划比划,技不如人我认栽,别背后使绊子,伤我弟子。”朱连胜情绪激动,说话就有点不讲理了。
马振山赶紧再次施礼道:“朱家兄弟,别生气,贵公子的伤情是我们造成的,我替徒儿给您赔礼,如果您不消气,打也打得,骂也骂得,我愿替徒儿受您一拳,你看如何?”
其实马振山说的真是心里话,只是朱连胜不这么认为。朱连胜心想你徒弟打了我儿子,你来装好人,替徒弟受过,以为我拉不下脸来打你,嘿嘿,你想错了,我朱连胜就不是有仇不报的人,今天我非打你一拳出气不可。想到这,朱连胜拍案而起,怒喝道:“马振山,在我面前你装什么好人?你以为我不敢打你吗?今天我还就小人了,我打你一拳,看看你怎么担待?”
朱连胜起身要打,吴忠赶紧跪到老师前面,拦住朱连胜道:“朱师傅,这事与我师父无关,你要给您儿子报仇就打我吧,一还一报我受着便是。”
马振山一拉吴忠,道:“孩子,你给我起来,有师父在,还轮不到你出头。”
“呦,你们爷俩来给我唱双簧来了?马振山你过来,我让你尝尝挨揍的滋味。”
朱连胜举手要打,这时半天没说话的黄大侠“啪”一拍桌子道:“够了,朱连胜,我黄某在沧州一带也有一号,今天既然受邀来当说合人,我就得说合说合。怎么我还没吱声,你就这么着急动手吗?”
黄大侠一说话,确实起到震慑作用。马振山拉起徒弟给黄大侠见礼,然后一退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不再说话了。朱连胜头脑也冷静下来,琢磨琢磨形势,看看震河北的黄大侠气的须眉皆炸,知道得罪了他,以后在沧州地界很难混下去,于是挤出一脸苦笑,简直比哭还难看,道:“黄大侠,朱某无礼了,您多担待,有话您直说,我洗耳恭听。”
“哎,这就对了!朱家兄弟,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马兄弟今天是带着诚意来的,你得发扬发扬风格。咱们再说前天这件事,我说说我了解的情况你听听。两个孩子比武动手不假,可你调查过缘由吗?吴忠为什么没跟别人动手,偏偏和你儿子打起来了?我想只要你想了解就肯定会明白,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巴掌拍不响。”据我所知,这几年老马家徒弟没少挨你儿子揍,这是真的吧?”
“这……这我实在不知情,我时常告诫弟子出门在外不准以武生事。”朱连胜解释道。
“嗯,我相信朱家兄弟肯定会这么做。下面我再说说马兄弟,马振山是咱们沧州坐地户,孟村有名的开拳武师,而你是外来的,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你在孟村开馆授徒,传授开拳,这已经犯了大忌。请问朱兄弟开馆前可曾知会过马振山兄弟?”
朱连胜脸一红,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黄大侠接着说道:“朱兄弟,你知道孟村人背后怎么说马兄弟吗?大家义愤填膺,说马兄弟懦弱,说你朱连胜不懂规矩。你知道马兄弟怎么做的吗?马兄弟处处维护你,说习武之人都是一个祖师爷,更何况你们传的又是同一种功夫,关系最近。说武行出门在外混口饭吃不容易,能帮就帮,不帮也不能拆台。我请问朱兄弟,你开馆以来马兄弟可曾给你找过麻烦?孟村其他拳师可曾欺生过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7501fc48354d23371085e0a9a751fc.jpg)
“这个……确实没有人欺负我。”朱连胜红着脸答道。
“马振山兄弟的德行在孟村,在沧州都是头一份,他以前没欺负过你,难道这次会无缘无故地欺负你儿子吗?你换位想一想,以前马家武馆那么多徒弟受伤,马兄弟可曾找过你麻烦?这次两个年轻人比武,年轻人嘛,头脑一热,不管不顾,下手控制不好轻重伤了令公子,我想也绝非是故意的。今天马兄弟带徒弟负荆请罪,诚意满满,难道朱兄弟就不能大人大量,相逢一笑泯恩仇吗?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冤冤相报何时了啊?朱兄弟,你说是也不是?”
震河北黄河黄大侠一席话句句在理,把朱连胜说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一阵绿,跟外国鸡似的。其实朱连胜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儿子朱超是他的心尖子,这次肋骨被打折了,最少得卧床休息两个月,他能不心疼吗?但是今天人家马振山师徒俩姿态放得很低,黄河黄大侠说的又句句在理,自己再不依不饶的,显得不识抬举,传出去也不好听,恐怕以后在孟村也混不下去了。可是就这么放过马振山,自己心里又不甘,所以他心内挣扎,一时无法回答。
黄大侠看出朱连胜内心挣扎,做为说合人,他必须得让朱连胜表态,所以又继续追问,朱连胜没办法,只能表态道:“黄大侠,您说的是,我不能不识抬举,今天这篇咱就掀过去。俗话说骂人没好口,打架没好手,我儿子技不如人,挨打了活该,就是打死了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谁让他没本事呢。黄大侠,马师父,这礼物和钱你们拿回去,我朱连胜不缺这个。”
“朱家兄弟,您将军额头跑下马、宰相肚子能撑船,马某佩服。礼物和银子既然送来了,哪有拿回去的道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给孩子补补身子,您务必收下。”
“哈哈……朱家兄弟,东西你留下,马兄弟也别太自责了,俗话说拳脚小功夫,容人大丈夫,我黄某平生最喜给人解怨,这样吧,本月十五我在“八仙醉”摆和头酒,你们二位一定要赏脸啊。”黄大侠笑着说道。
马振山一抱拳道:“黄大侠请酒,马某一定到。”朱连胜心里不愿意,嘴上也不能说,只好一抱拳陪着说道:“朱某准时到。”
就这样,黄大侠带着马家师徒两个离开朱家,马振山对黄大侠千恩万谢,二人在街里拱手分别。马振山见事情圆满结束,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徒弟吴忠也很高兴。再说朱连胜家,三人离开后,朱连胜来到后院看儿子,媳妇此时正在儿子房间陪护。朱连胜把前院的事情经过跟媳妇说了一遍,朱超听到后恨得咬牙切齿,气得胸脯起伏,疼得不时发出猪嚎声。
“爹,就这么放过老马家?我这肋骨白断了?”
“小祖宗,不这样还能怎样?震河北的黄河黄大侠出面了,马振山带着徒弟挑着礼物当面认错,我能怎么办?我还能当场跟人家翻脸不成?”
“娘,你看我爹,自己亲儿子死了他都不管,看来我只能靠自己了。马振山你等着,小爷好了绝不放过你们。”
“老头子,你是怎么了?儿子受这么重的伤,你就这么轻易放过他们?儿子的事完不了,你要不出头,我老婆子出头,我去找马振山算账。”
俗话说得好:“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一个男人成功与否,有没有德行,往往跟枕边人息息相关。妻贤子孝夫如意,妻不贤,子不孝,男人必受拖累。如果朱连胜家里的是那种贤良淑德,知书达礼之人,遇到这种事劝劝儿子,今天这事也就过去了。可偏偏他媳妇和儿子都是小人,只会在一旁煽风点火,起火架秧子,结果把朱连胜的火气又逗上来了。
“放心,明儿我就派人把东西给马振山送回去,今天这事完不了,咱们小白菜-慢慢见,早晚我收拾他,儿子你安心养伤,不要多想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朱连胜派人把礼物和钱送回马家拳馆并带话给马振山说朱家不缺钱,这点小钱还出得起,请他收回去。马振山明白这件事不会轻易了结,事已至此,再说别的也没用,只能等着对方出招。
马振山告诫徒弟们不准与朱家起冲突,尤其是与朱家有接触时一定要万分小心,不能授人以柄。吴忠明白老师的用心,每天精神头满满地看着众位师兄弟,到了晚上,他带头巡逻,看家护院的人手也增加了。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转眼一年了,两家相安无事,马家紧张的气氛也慢慢缓解了。这一年秋天,马振山老来得女,一家人把姑娘视为珍宝,马振山给孩子起名叫马春燕,她就是后来的一字峨眉女马凤姑。
俗话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马振山喜得千金,全家沉浸在喜悦之中,他们哪里知道,前方有一场大祸正在等着他们。
到底会发生什么祸事?马家能否顺利度过难关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故事与本人所写的龙虎风云有承接关系,先看龙虎风云然后再看本书为最佳。请跟随清风一起走进波谲云诡的武侠世界,领略不一样的江湖。书友们动动小手点个赞吧,原创不易[比心][比心][作揖][作揖][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