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控制中东?又将如何失去中东?

理嘉评历史 2023-05-27 21:20:06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乾叁

编辑|Q

1987年11月7日,突尼斯总理本·阿里国内发动政变,老总统布尔吉巴被废黜,阿里接任。

这次不流血政变,没有给世界带来太大的波澜,毕竟突尼斯只是一个存在感不高的非洲小国。然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却眼里冒了光,心里又打起了小算盘。

作为阿里发动政变的幕后推手,美国发现,在中东地区各国内部树立反对派,再容易不过了,靠着“拉一派打一派”,美国不久就会掌握中东地区的政治资源和自然资源。

“实验”结束,下一步便是“全面推广”。

之后类似的故事,我们在伊拉克看见过,在利比亚看见过,在叙利亚看见过......美国为了控制中东,可谓下了不少“功夫”。

毕竟横跨一个大洋,美国全面控制中东地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生活的年代,见得美国在中东“起完高楼宴宾客”,也许不久还会见证中东的美国霸权“楼塌了”。

那么,美国是如何控制中东的?又将会如何失去中东?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来好好讲一讲美国在中东的兴起与衰落历史。

01

美国如何控制中东?

美国控制中东地区的目的,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因为中东的石油可没少花心思,为此不惜背负“世界石油掠夺者”的名号。

中东地区的人也开过这样的玩笑:我们搞什么样的活动,都不会引起美国的注意,但如果说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油田,美国就马上闻着味儿过来了。

石油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自然资源,美国却将石油看成了一种硬通货币,将“黑色黄金”与美元绑定,构建了现在的“石油美元”霸权体系。

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告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作为单一的信用货币,不足以支撑美国的“霸权野心”,于是“石油-美元”体系就诞生了。

石油-美元,顾名思义,只要石油只允许用美元结算,那么世界所有国家就不得不使用美元。

至此,美国想控制中东地区的动机就有了。

美国不仅仅需要在中东地区卖石油,还试图让中东地区的石油卖给自己。

想做到这一步,单纯通过贸易手段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在中东地区建立一个亲美政府,先用石油企业干扰国内政务,再通过反对派以及正牌亲美势力掌握石油的销售权利。

采取了“三路并行”战略,分别是——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对于听话的国家,美国的态度相对比较“温和”,他们用商品打开本国市场,让一小部分能够掌握政权的人变得富足,从而获得对其国家政权的支配能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沙特阿拉伯。

美国只要满足沙特王室的财富需求,就可以和平解决石油美元问题。同时,沙特王室在获得资本以后,又不得不将所持资本再次投入到美国金融市场。

一来一回,美国几乎算是免费拿到了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

在经济学上,这种现象又称之为“石油美元回流”,是巩固石油美元霸权地位的关键环节。

至于那些不听话的中东国家,美国可就没有那么多耐心了,美国不惜联合苏联,先将地区内原有的英法势力通通赶出来,再通过军事行动直接或间接缓瓦解反对美国意志的政权。

这些国家占很多数,比如早年的埃及、后来的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以及叙利亚。

其中,有些国家有石油,有些国家没有太多石油,而美国需要做的,就是将中东地区这一滩水搅浑,不论支持还是反对,话事权最后只在美国手里。

以上只是美国“控制”中东地区的简要过程,军事行动和抢石油只是表面现象,大家真正需要记住的,是石油-美元体系,以及其背后的运作逻辑,这才是美国真正的“命根子”。

下一个问题来了:美国又是如何“失去”中东的?

02

美国又将如何失去中东?

其实不管美元挂钩石油还是黄金,最重要的是美国必须要自身自觉,正所谓揽下多大活就要干多少事儿,既然美元要作为世界货币,美国自己就要对美元进行严格要求。

但显然,美国在21世纪之后一直在“纵欲”。

本国的过度消费、对外扩张所需要的军事支出一直有增无减,金融体系更是缺乏监管,一碰到经济危机,就选择“量化宽松”无限印钞的方式来解决。

当美元流通到世界之后,为了防止美元贬值,美国还出台加息政策,收割全世界。

这种流氓做法一次两次还有人认栽,经历的次数太多了,大家都开始不买美国的账了。

90年代,美国“收割”日本经济;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的金融行业堡垒连累了全世界;现在又收割韩国,和中国打贸易战,加上三年口罩事件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

事实证明,能够给美国“买单”的国家已经不多了。

经济衰退以及金融体系的周期性漏洞,更是影响了“石油美元回流”这一进程。尤其对于有钱的沙特王储来说,投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并不是最安全的选项了。

购买美债具有违约风险,投资股市也会被花样繁多的会计准则所蒙蔽,其他金融衍生品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既然我有钱,干嘛不建设自己的国家?让自己作为投资的主人岂不是更好?

于是近年来,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石油联盟带头减产石油,沙特这明摆着告诉美国:想从我这赚钱可以,但必须要按照我的规矩来。

这把美国气得够呛。

石油美元回流遭遇阻塞,会进而影响石油-美元的掌控力,甚至直接影响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开销。从2021年美军从阿富汗撤军开始,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军事掌控权就越来越弱了。

不是美国不想掌控,而是因为钱不够了。

于是我们就会发现,近年来,中东局势逐渐朝和平方向发展。比如:沙特与胡塞武装关系在减缓、曾经一向听美国话的以色列也无视警告,将美国常用的军事港口海法港转向贸易港...

这些新闻整合起来,不难看出美国在中东的控制地位正越来越衰退。

当然,以上这些现象只能表示中东地区“去美国化”的条件正在被一一满足,任何事件的爆发还都需要一个导火索。而这个导火索,正是2022年初爆发的俄乌冲突。

03

“苦美久矣”

俄罗斯进入战争状态,直接影响了欧洲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

虽然美国最开始沿用老套路,联合欧洲各国一起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但是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普京要求“不友好”国家购买俄能源必须用卢布结算。

这让不少欧洲国家左右为难。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欧洲国家虽然表面上还站在美国这边指责俄罗斯,但背地里都在悄悄建立卢布账户。毕竟日子还要过,没有天然气可不行。

凡事总有第一次,当许多国家开始尝试用卢布结算石油、天然气后,大家发现:脱离美元购买石油挺好!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日子过得自然美滋滋。

这也间接影响了美元和石油之间的挂钩程度。

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数量虽然现在比不上中东地区,但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大佬们也不傻,天下苦美久矣,能赚更多钱凭什么还要美国来插一脚?

2022年末,伊朗开始接受人民币结算石油,打响了中东石油“去美元化”的第一枪;随后伊拉克也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洽谈;沙特虽然一直没有表态,但最近沙特在外交上的种种表现,表明其也开始寻找用其他货币结算石油的出路,挑战美国霸权。

可谓是:建起高楼数百年,大厦倒塌一瞬间,全球正在尝试脱离美元霸权!面对掌控力逐渐衰弱的局势,美国目前还没有作出明显的应对策略,也许美国也真的没招了。

显然,美国通过石油-美元建立起的中东地缘政治霸权,注定无法长久。

这就引起了一个话题:掠夺思维是否是长治久安之策?

04

“玩火,一不小心就会自焚”

有人说美国失去中东是因为军事能力不行,还有人说是因为经济不行,其实这些都仅仅是表象。美国真正失去的,是一个他们从未拥有过的东西——主动创造价值的心态。

美国作为仅在历史长河中存在200多年的新兴国家,其仍然秉持着掠夺思维。

和曾经的英国殖民者一样,美国更多的是考虑掠夺,只想着怎样才能收割世界的经济和资源,为本国所用,而不考虑本土的经济发展和其他地区的共同增长。

当大多数资源都处于待开发状态时,持续几百年的掠夺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永远强大”的幻觉。但当掠夺成为习惯,便会很难改变。

殊不知,当世界资源对于人类而言开始变得有限的时候,掠夺思维就会面临全面崩盘。换言之,在世界经济这块大蛋糕上,一旦蛋糕的总量开始不变,零和博弈将会越来越难。

因此,石油美元体系根本就不能作为一个长久之计,因为石油总有一天会用完,而当石油开采变得愈发困难时,美国又会找什么样的等价物来绑定美元呢?

由此,石油美元解体是早晚的事,只不过美国在信誉上的过度透支加速了该体系衰退的时间。

当年维京人掠夺欧洲,最后维京文明仍然被欧洲大陆所同化;当年昂撒人掠夺世界,最终在两次世界战争中沦为了大哥的小弟,现在美国又想登顶掠夺,恐怕也会有一样的结局。

反观位于亚洲的东方之国——中国,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我们已经习惯了创造价值,而不是掠夺。而通过创造价值来反哺世界,这才是一条能够长治久安的正路。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中东地区国家会摆脱美国控制,中东地区将迎来独立自主的新一轮春天。

最后,用《孙子兵法》中一句话作为结尾:“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想要通过暴力行径来掌控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显然是痴心妄想,任何一个地区的人,都从来没有被真正征服过,他们最终都会选择自己认同的文化。

敢问历史上哪一个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东方已经给予了最完美的答案。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