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节的脚步声渐行渐近,体制内的朋友们便开始为谁来值班而烦恼。
别小看这值班安排,里面的学问大着呢!稍有不慎,就可能费力不讨好,甚至惹得整个单位怨声载道。这不,小王主任就正为此事急得团团转呢!作为单位的新晋90后主任,小王去年才刚刚被一把手提拔上来。今年春节的值班表制定任务,自然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小王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他提前三天就开始一个个地拜访单位班子成员及各科室主任,询问他们的意见。可结果呢?大家不是挑假期的两头两尾,就是说有各种各样的私事要处理,理由还都冠冕堂皇,让人无法拒绝。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要么职位比小王高,要么资历连一把手都要给面子。小王主任哪敢强行安排啊?于是,这个值班表一做就是三天,期间数次更改,愣是没能搞定。最后,小王主任还挨了分管领导和单位一把手的批评,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好在,办公室分管领导李副局长出面协调,才把单位的值班安排敲定了下来。老李还说了,值班安排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那些确实有行程冲突的人,可以自行与其他值班人员进行协调。总之,值班当天必须要有人在岗。
我呢,也不幸成为了头一个值班的人。不过,我并没有啥怨言。一来,节假日值班轮也该轮到我了;二来,我住在单位附近,通勤方便;三来,节假日的第一天值班也不会打断我的假期。但是,对于春节值班的意义,我却是高度怀疑的。
我在体制内工作已经10多年了,各式各样的值班值守参加了几十次,却从来没有遇到过突发状况。即便是新冠疫情期间值班,也是如此。来单位检查值班情况的领导我见过两回,接到过4次值班情况督查的电话,但来访的老百姓我一个都没见过。问了其他值班的同事,也都和我一样。
我们单位又不像医院、公安、消防等应急部门,也没啥直接接触和服务群众的业务。我就想问一句:在保安站岗、监控在线,突发事件随时能联系上人的当下,单位安排人员春节值班的意义到底在哪?
而且,每次值班还要安排四个人:带队领导1人,正式职工1名,临时工1名,司机1名。若是算上大门口的保安,那就有7个人了!这不是浪费人力吗?
还有,值班的时间要求是24小时,这真的有必要吗?白天都没有群众来访,晚上就更不会有人来了。这简直就是折腾人啊!就像一位同事吐槽的那样:“值班就换个地方玩手机睡觉,干嘛非得折腾人来单位,还浪费个油钱。”
若要强行给这种值班赋予一种意义,那可能就是为了让领导心安吧。俗话咋说来着?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为了极低概率的突发性事件,只能哭一哭基层职工了。再说了,体制内其他单位都是这么做的,你所在的单位凭啥免俗呢?
但话说回来,这样的安排真的科学吗?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大不大?领导们似乎并不关心这些问题。而普通职工呢?也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遵照执行。
说得难听点,这种无意义的春节值班,本质上就是一种服从性测试。从挑选值班人员开始,到确定值班人员、值班日期、值班方式,无不透露着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关照”。
这种服从性测试,体现在值班补偿机制缺失的不满里;体现在领导与下属值班标准不一的愤慨里;体现在形式主义值班带来的无奈里。通过这场测试,谁听话好使、谁刺头难搞,在单位领导和上级单位眼里可是一清二楚。日后拿捏起来也方便得很呢!
总之啊,春节值班不应再成为形式主义的代表,更不应成为基层干部的负担。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回归本质、砍掉那些形式主义的安排、给基层干部一个真正的“过年团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