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勤劳致富!
可现在回头突然发现,如果勤劳能致富,那中国7亿多的农民是不是早过上了“财富自由”的生活?相反,那些看似“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直播倒是赚的钱多得数不过来,什么某某主播卖了劳斯莱斯、某某主播偷税漏税几十亿、某某主播直播骂别人“穷”······
可见,勤劳肯定是不能致富的,但不务正业、玩出花样来,赚大钱才是真的。就像最近又冲上热搜的著名潮玩公司,一度因为质疑被视为“昙花一现”,而在2024年,这家企业以全年营收破百亿、股价飙升超600%、毛利率高达66.8%的惊人数据,再次成为浪口风尖热议的对象。

这年头,你可以笑人家穷,但千万别笑人家赚钱“来路不正”,因为潮玩也是正规行业,不是谁都能玩的转。当你看到这家叫泡泡玛特的公司市值在近一年内暴涨了1800亿港元,你就会发现,在每一个财富惊人的公司背后,都暗藏着一不套为人知的财富密码。
从潮玩品牌到文化符号,通过单一的盲盒转型为覆盖潮玩、生活方式、沉浸体验的综合文化企业,泡泡玛特“IP生态+全球化+技术赋能”的战略三角,才是其惊人财富的法宝。

“潮玩”真的是一门好生意?
如果你是一个70后或者80后,不知道盲盒、不知道潮玩很正常,因为在这代人的童年记忆里,更多的与自然接近、靠自己头脑自制的玩具;而到了如今的00后、10后,你让他们与去自然接近、自己创造,难道你就不怕不安全、出事故吗?
所以,近20年的年轻群体,他们接触的最多的就是手办、毛绒、MEGA等玩具,到了互联网时代,抽盒机和兴趣电商的出现,也让这一代的年轻人直接走进了“元宇宙”空间,深度挖掘IP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情感连接的产品,成了潮玩的代名词。

潮玩不是简单的公仔、布娃娃这些毛绒玩具,而是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和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产品,它承载着年轻一代对审美、数字化符号的综合需求,也维系着这个时代文化追求的精神寄托。
2024年泡泡玛特全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净利润34亿元,同比暴涨185.9%,远超市场预期的66.8%。业绩创历史新高,也被市场称作“年轻人的茅台”,海外市场爆发,收入占总营收的38.9%,与非盲盒品类增长,也改变了原本对单一品类的依赖。
出色的业绩,当然拉动的是股价、市值齐飞,3月26日财报一经公布,股价便从前一个交易日的126.9港元,上涨到140.7港元,涨幅超过10%。当这只是开始,次日每股一度冲到160港元,最终报收153.7港元,2天内涨21.12%,市值直接来到2064.19亿港元。
总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比2022年最低点累计飙升14倍,你说泡泡玛特的潮玩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呢?

泡泡玛特的钱都来自何处?
在全年130.4亿元的营收中,四大IP破10亿,13个IP营收破亿,毛绒类玩具增速超12倍,这家成立刚好15年的潮玩企业,通过IP生态化、品类多元化、运营精细化与全球化突破,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增长引擎,这种头部IP基本盘稳定、腰部IP持续造血、新锐IP快速跌代的打法,不仅告别了过去直被诟病的单一依赖,而且加强了IP矩阵抗风险能力,强化了IP平台定位。以手办、MEGA、毛绒玩具、衍生品四大品类组成的产品,通过价格分层覆盖不同消费力群体,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业绩爆发式增长,更体现在工艺创新、消费场景拓展、供应链优化和高端化生活化的突破上,而从全球化的渠道扩张和文化输出,也可以看出海外业务以同比375.2%的激增,首次超越中国内地增速,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也标志着公司全球化进入新的阶段。

至于全渠道的精细化运营和会员生态搭建,则离不开线下+线上+会员三位一体的效能升级。2024年中国内地门店增长至401家,其中净增38家;机器人商店达2300间,净增110间;海外门店130余家,机器人商店192间,在东南亚多地均有开设主题店和地标性门店。
无论是在线下,还是线上,产品都以主题+潮流展会+IP活动构建沉浸式生态,加速全球文化输出,并通过城市乐园、PTS潮玩展、全球IP这样的活动,形成场景化运营,持续拓展IP价值边界,巩固“潮玩+生活方式”的品牌定位。

高速增长的背后,精细化运营能力持续提升,供应蓝与渠道的协同优化、运营质量和盈利的质变,让泡泡玛特完全掌握了收割全球底层财富的密码。与其说这是一场产品的大卖,促进了股价、市值的飞涨,不如说是一场精准的狙击新消费痛点的商业革命,泡泡玛特无疑就是掌握这场运动的制造者和输出者,也是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