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但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更加需要注意的是饮食健康,尤其是在预防癌症方面。在所有癌症中,胃癌常常是受我们的日常饮食影响产生的。并且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
最近,一项由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研究,它记录了与胃癌高度相关的六大危险因素,并对其重新排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胃癌诱因“大洗牌”!首先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数据。研究显示,我国超过一半的胃癌可归因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总结出这些因素并加以改善,有可能让看似无法阻挡的胃癌病魔止步于我们的门外。
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胃癌的主要诱因的发病顺序已出现变化。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腌制食品和饮酒是导致胃癌的高风险因素,但现在不健康体重和糖尿病的风险已经明显上升,紧随其后成为导致胃癌的主要诱因之一。
更令人惊讶的是,预计在本世纪中叶,饮酒与腌制食品的比例将低于超重和糖尿病所致胃癌的比例。
换句话说,未来的趋势可能不再是"注意腌制食品",而变成了"注意你的体重和血糖"。
5种诱因如何“致癌”?过去十几年,我们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今,胃癌全球发病率正在显著下降,但对于我国这样的高发地区,我们没有放松警惕的余地。
所以,我们需要找出具体的导火索,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胃癌的发生。
1.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它可以在人类的胃部生存和繁殖。如果感染后不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并最终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2. 吸烟影响细胞
而对于吸烟者来说,吸烟会导致胃部组织发生异常细胞增殖的问题。
并且,吸烟者患胃癌风险是无烟人群的1.61倍,曾经吸烟者面临的风险也高达1.43倍。
3. 糖尿病患者风险高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有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问题,他们患胃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此外,高血糖和糖代谢紊乱可能会削弱身体免疫系统,使患者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而且,糖尿病和胃癌发病的因素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肥胖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4. 常吃腌制食品
根据《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长期吃腌制食品会增加患胃癌的概率。
不吃腌制食品的人面临的风险将会更低。腌制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亚硝酸盐也有概率致癌。
5. 经常饮酒
酒精对胃肠道的剧烈刺激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引起恶心、呕吐和腹痛等不适症状。
因为酒精会导致胃黏膜出血,使细胞发生异常变化,所以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怎样预防胃癌?胃癌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产生的疾病,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有助于我们预防胃癌。那么我们怎么做才算有效预防呢?
首先,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需规律,不要吃宵夜。三餐总是不定时的人,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
我们可以采用低盐饮食,每天适量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减少高温煎炸、烧烤、烟熏食物的摄入,避免吃太多盐腌和辛辣食物,保护胃黏膜。

其次,要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对于压力较大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减弱免疫功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同时,一定要注意体重,适当参加有氧运动,这样可以增强身体健康,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
此外,要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的方法有:养成分餐习惯,无论是在家用餐还是外出聚餐都要使用公勺、公筷。
另外,每年要进行胃镜检测,如果被感染了,要主动治疗,还有定期复查。
最后,要警惕遗传因素和家族史对于胃癌的影响。约10%的胃癌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性,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最高是其他人群的10倍。

总的来看,胃癌不容轻视,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警惕,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让我们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希望我们能了解到真实的数据,主动深入分析,了解胃癌的产生原因和预防的方式,防患于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并且更好地享受生活,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