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墨分享的摄影技巧,手机和相机都能用到。
所以,你还等什么呢——
关注柳侍墨,每天有收获!一日之计在于晨。日出东方,意味着新的开始。
天边升起一轮红日,大地在晨光中逐渐苏醒。
日出,代表着希望和憧憬;日落,则是结束喧嚣,归于宁静。
朝霞,带给我们新的憧憬;晚霞,为我们卸去一天的疲惫。

图1
日出和日落,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时刻。
沐浴在橘黄色的温暖霞光里,欣赏一场大自然的视觉盛宴,这一刻,风景很美,心情更美。
向阳而行有美景。那么,我们要怎么拍照片呢?
本期摄影点评,侍墨就把日出和日落的拍照技巧,总结成摄影口诀——
1、前景添趣味,踩点效率高。
2、小太阳广角,大太阳长焦。
3、星芒光圈小,架子更稳定。
4、线条有指引,前后空间深。
5、倒影和剪影,恍惚最奇妙。

图2
前景添趣味,踩点效率高。拍照没有一次就成功的,尤其是拍摄日出和日落这样的壮观风景,我们要把偶然变成必然,就要提前踩点。
提前踩点,可以挑选一个合适的拍照地点,选择一个出片率相对比较高的机位。
比如,古人提到过的,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就非常适合拍摄日出和日落。

图3
提前踩点,有很多好处。
除了视野开阔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些特色的景物,当成摄影前景,为照片增加趣味性和故事性。
比如,图4中的“毛毛草”。
虽然说,日出和日落的光线很温暖,但若是只拍一个太阳——那就和鸡蛋差不多了。
有了前景中的“毛毛草”,画面就不再单调,也有了生机和力量。

图4
在城市中拍摄日出和日落,也很容易找到合适的摄影前景。
比如一座桥,或者排列整齐的各种钢筋水泥,有秩序的,有图形的,都可以增加画面的美感。

图5
小太阳广角,大太阳长焦。日出和日落的照片,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太阳拍得圆圆的,像个鸡蛋。
但是,这个“鸡蛋”呢,它也是有大、有小的——为什么呢?
如果你经常拍风景,你就不难发现,你拍的太阳和别人拍的太阳,大小个头,都不一样。
这是因为,你拍照的焦距,和别人不一样。

图6
如果你是用广角拍照,那照片中的太阳就会比较小;
如果你是用长焦拍照,那照片中的太阳就会变大了呀!
望远镜,都知道吧?长焦,就是你用“望远镜”拍照嘛!

图7
现在的智能手机,广角是标配,长焦是选配。
侍墨说得再明白一点儿——如果你花了长焦的钱,你的手机有长焦这个配置,你就可以拍摄出“大太阳”的效果。
反过来讲,咱没花长焦的钱,那就只能用广角拍照了。
其实,“小太阳”的效果也不错呢,不信?您接着往下看!

图8
星芒光圈小,架子更稳定。侍墨为什么说,“小太阳”的效果也不错呢?因为,用广角拍摄“小太阳”,咱们可以拍摄出星芒效果。
“大太阳”一般不会出现星芒的。如果有,要么是你拍呲了,要么是你相机(或者手机)坏了。

图9
拍摄星芒,广角是辅助,最重要的是把光圈调小。
光圈的数字越大,光圈就越小。比如F/2.8就是大光圈,F/8就是小光圈。
拍摄星芒比较理想的数据,是把光圈调整至F/11到F/16。

图10
但是光圈调小了,要保证曝光准确,我们就要延长曝光时间了。
为了拍星芒,让曝光时间更长一点,手持?就不一定能端稳了。
那么,为了保持稳定,也为了提高拍照出片率,我们就要考虑,用三脚架了。

图11
线条有指引,前后空间深。拍摄日出和日落,也是在拍摄风景。属于风光摄影。
既然是拍摄风景,就要有前有后,拍摄出相对比较开阔的空间感。
但是,照片是扁平的呢!
怎么拍摄出有前有后的空间感呢?
利用构图!是最简单的方法了。

图12
引导线构图,可以用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从前向后的线条,可以营造出风景的空间感。
从前向后的线条,可以是地上的影子。比如图12。
夕阳下的影子很长很长的,正好可以作为视线指引。
还有一些固定的线条,比如道路和桥梁。像图13这样,就是利用拍摄环境中的线条,来指引视线。

图13
倒影和剪影,恍惚最奇妙。日出和日落的阳光,会呈现出温暖的橘红色,就像一个天然的氛围灯。
而天空则会呈现出深邃的蓝色,和橘红色的阳光,可以形成冷暖对比。
在这样的拍摄条件下,如果我们拍的是,倒影,或者剪影,那么照片就很有意思了。

图14
倒影,大家都懂。在有水的地方,没太大的风,水面就会像镜子一样,反射岸边的景色。
夕阳下的倒影,就很温馨。
要是水面上,稍微有一点风,那么倒影,就是恍恍惚惚的了……好像一幅抽象画了。

图15
剪影,其实就是,像剪纸一样的光影。
夕阳下的剪影,也很温馨。因为剪影只表现主体的轮廓,拍不到内部的细节,所以大家可以根据拍摄的内容,直接猜测,这张照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从而增加了可读性。

图16
提高拍照质量,通俗易懂学摄影,就来关注柳侍墨吧!
关注柳侍墨,每天进步一点点!关注柳侍墨,一定有收获!
关注柳侍墨,摄影有干货!
知识分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