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时有多惨烈?皇帝被杀,九名皇子被勒死,大臣被投尸黄河

长风文 2024-12-29 09:38:38

历史上黄巢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世人,有时候打进长安比考入长安,更加靠谱。

黄巢家里是靠贩卖私盐起家的,几代下来虽然颇有资产,但黄家上下都知道要想光耀门楣,还得是读书科举当官。

因此全家老小对黄巢的教育非常重视,黄巢打小也听话,学文学武都非常用功。

据说黄巢五岁时就能和祖父对诗,为菊花写下了“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名句。

可就是这么一个读书苗子,在那个昏暗的晚唐之际,他长大后连续几次参加科举都被黜落了。

长安,他靠考是进不去了,于是在一次落榜之后,他愤愤不平的写下了《不第后赋菊》,发誓再也不考了,但长安他必定要征服。

回家不久的他,趁着天灾人祸百姓民不聊生之际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反了大唐。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率领大军挺进中原,下洛阳,破潼关,占长安。同年黄巢于含元殿即位,实现了当初的离开长安放下的豪言。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几大顽疾一直没有解决,就这么拖了一百多年,又碰上一个昏君,终于让矛盾集中爆发。

黄巢这位落榜生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可谓是在原本就烂透了的李唐王朝再给了狠狠的一刀,使之倒在地上呻吟不断,可再也爬不起了。

虽然后面黄巢之乱被平定,但这也是全靠一些藩镇努力之后的结果,朝廷其实是没有什么实力的。

因此李唐王朝在这之后,不得不面对一些超强藩镇,例如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

在这情况下,即便是继任的唐昭宗李晔有心想要恢张旧业,自己也励精图治,可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他即位没多久便在一众藩镇之间辗转流离,受制于各藩镇,配合他们演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

天复三年(903)正月,被围在凤翔数年的李晔,在朱温的“解救”下回到了长安。

朱温此人早年间是跟着黄巢混的,后来发现黄巢这艘船快不行了,于是找准机会抛弃了黄巢,被朝廷给招安,从而成了朝廷的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

当时天下大乱,各路诸侯也是心怀鬼胎,自然对朝廷不会有太多的忠心,都是在想尽办法扩充自己的实力,希望干大事。

因此朱温控制昭宗李晔后,自然也不会将这个皇帝看在眼里。李晔过惯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傀儡命运,因此对朱温可谓唯命是从。

朱温为了自己地位,挟天子之令,在朝中大肆铲除异己,顿时朝廷宦官和正直的大臣被杀的人头滚滚。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计划迁都洛阳,为了安全起见,他将李晔的亲信侍从全部秘密诛杀,李晔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可毕竟天子名头还在,也惹得李克用、李茂贞、王建等藩镇屡屡借着兴复唐室、解救天子的名义来讨伐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温决定杀死昭宗换新君上去。

这年八月,李晔被杀害,立十三岁的辉王李柷为新皇帝。

其实到了这一步,天下人都知道朱温要篡唐自立了,杀皇帝立新君,只不过是他称帝前的把戏。

可唐朝国祚毕竟这么长,昭宗的儿子也比较多,万一这些人落到其他藩镇手上被利用,对自己极为的不利。

为了彻底斩草除根,朱温连装都不想装了,于公元905年,借着宴席的理由,将昭宗的9个皇子召集起来,一股脑的都杀了。

其中小的还在襁褓之中,消息传出,震惊朝野。

和平时代人人羡慕皇家贵胄,可在乱世,皇室血脉就是他们的催命符,要怪就怪他们生错了时代吧!

而朱温并没有因此停下手中的屠刀,他手下又一位谋士叫李振,是和黄巢一般多次参加科举而没有结果,他极度恼恨朝中的那些大臣,因此向朱温进言。

唐昭宗以死,诸皇子也死了,但是朝中大臣还有不少心向李唐的,虽然此时翻不起什么风浪,但这些人的存在,会严重阻碍建立新王朝,还不如杀了算了。

朱温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伪造圣旨将朝中几十位大臣尽数杀了,彻底让朝中没有反对朱温的声音。

因为惨剧发生在滑州白马驿,史称“白马驿之祸”。

光杀了还不解李振之恨,他又向朱温建言,这些大臣平时自诩清流,非常看不起我等士子、武夫,就应该将他们的尸首当投入这滚滚黄河,让它们死后都‘清流’不成!”于是这些尸体便滚入滔滔黄河之中。

在朱温的屠刀面前,自然也没有人再反对他了,于是一众臣子纷纷劝进。

公元907年,朱温在百官的“劝说”下接受唐哀帝禅位,即皇帝位,建立梁朝。至此唐朝灭亡。

次年,唐哀宗被朱温毒杀,

可当时天下未平,朝中是朱温的一言堂,后梁周围还有很多藩镇并不承认他,纷纷起兵讨伐后梁。

仅仅不到六年,朱温便病倒了,由于权力斗争,最终死在了儿子朱友珪手上。

朱温指使人弑杀唐昭宗时,应该也猜不到自己日后会以类似的经历,死在自己儿子手上。

而他的王朝,也仅仅存在16年,就灭亡了。

--END--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