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树洞。点击上方“关注”,你的故事,你说,我听
禾田飞歌| 原创文章
1、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持久的情谊,无非是要有相互勾连的利益和持续投入的感情。
大家不要一听到利益,就认为是金钱啊、物质啊之类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其实,利益一说应该有两种理解,一是物质利益,一是精神利益。
物质利益好理解,而精神利益呢?那就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感受,体贴、关心、帮助,能够让自己心情与精神都得到愉悦的利益。
精神利益并不完全可以通过物质交换得来,通过物质交换得到的精神利益只是一过性的,物质停止了,精神利益也就没有了;精神利益很多时候是需要在彼此之间的情感银行里“存钱”,才能实现。
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情感银行。双方都要把爱存进这所银行,当自己需要的时候,可以从情感银行时提取爱,而这个过程会给予彼此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双方都得到了精神利益。
但如果,一方在情感银行里的账户余额是负值,也就是说他的行为伤害了对方,透支了自己的账户,那么,即使对方的账户余额为正值,但在这场伤害中,另一方会取走情感银行里他所有的存款,不让造成伤害一方提取。这样的人与人的关系,精神利益随之受损。
所以,精神利益的得来,是一种相互的行为,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给了我爱,在你需要的时候,我也可以给你爱,甚至可以加倍地付出自己的爱。
精神利益在家庭关系中同样存在。婆媳关系就是如此。
婆媳关系是因为法律关系而形成的,它非血缘,法律并没有规定媳妇要赡养公婆。婆媳之间想拥有精神利益,想得到彼此的关心与照顾,靠的是真情,是相互勾连的利益和持续投入的感情。
2、
在齐娟(化名)嫁给卫明(化名)的时候,她就知道卫明家和别的农村家庭不一样。
卫明家虽说在农村,自从父母把他和妹妹送进大学,毕业之后都留在了这座三线城市之后,他们家的生活重心,严格一点来讲,应该是他母亲的生活重心,就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
妹妹卫慧(化名)是母亲最疼爱的孩子。与县城里大多数人家还是宝贝男孩这一点来说,卫明家与别的农村家庭不太一样。他们家把卫明的妹妹卫慧捧在手里,当成掌上明珠。从卫慧毕业之后,母亲就来到她的身边,照顾她的衣食起居。
新婚第一天,酒席刚刚结束,家里还乱糟糟的,没有收拾完。卫慧一句“我要回城里住”,婆婆就慌里慌张地交代齐娟收拾一下,自己跟着女儿连夜回了城里。
齐娟和卫明收拾到半夜。卫明对齐娟很抱歉。齐娟安慰卫明:“没什么。婆婆在家,我们也不能不干活呀。现在婆婆不在家,我还不那么紧张。挺好的。”
婚后,卫明和齐娟回到城市家里。他家离卫慧家并不远,但婆婆很少到卫明家里来,齐娟还暗自松了口气。
婆婆不来,她们之间发生矛盾的几率就小。人家不说了吗?要保持良好的婆媳关系,就要亲密有间。不跟婆婆住在一起,相处起来反而客客气气的。齐娟对当前的婆媳关系还比较满意。
但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齐娟的预期。
齐娟怀孕了,婆婆倒是经常打电话过来,提醒齐娟各种注意事项。
齐娟在怀孕初期,反应很厉害,都不能上班,请假在家。而卫明工作又忙,根本没时间照顾齐娟。婆婆说,怀孕初期,反应归反应,人身体不重,完全可以自己做点饭吃吃。等齐娟身子重了,她再过来照顾照顾。
可齐娟怀孕的头三个月,吃不好睡不好,人瘦得像张纸片一样。卫明抱着齐娟心疼不已。
随着月份渐大,怀孕反应好了很多,齐娟才缓过来,慢慢开始长肉,身形也圆润了不少。直到8个月的时候,婆婆终于兑现了承诺,白天到齐娟这里帮着做饭,收拾一下家里,晚上还是回到卫慧那里。
尽管如此,齐娟对婆婆也没有怨言,因为齐娟并没有觉得婆婆一定要照顾怀孕的自己。但是孩子出生之后,齐娟的态度就变了。
3、
半夜,齐娟开始阵痛,卫明给母亲打电话,请她一起去医院帮帮忙。天亮之后,婆婆才姗姗来迟。那时齐娟已经生完孩子,被推回了病房。
婆婆凑前一看:“哟,是女孩呀。卫明呀卫明,你早告诉我是女孩,我就不来了,让我白跑一趟。”
然后嘱咐齐娟要好好坐月子,自己的女儿一定要自己疼,之后就出了医院,直到齐娟出月子,婆婆也没有上过门。
齐娟心里是有委屈的。尽管她觉得婆婆没有伺候自己坐月子的义务,但是在自己和她儿子卫明最难的时候,婆婆不应该来帮一把吗?
想想自己坐月子的经历,齐娟就想掉眼泪。
卫明工作忙,只有七天假期。那七天,卫明做得很好,照顾齐娟,给孩子喂奶洗澡换尿布,齐娟没受太多的罪,只是卫明憔悴得很。
七天假期一到,卫明就被催着去上班,留下齐娟一人带孩子。每天,卫明总是要起大早,给齐娟做好一天的饭菜放进冰箱,才去上班。
可孩子就没这么好伺候了,一会拉一会尿,一会吃奶一会喂水;齐娟要吃饭时,孩子要拉屎;齐娟想休息的时候,孩子哇哇大哭,抱孩子抱成了腱鞘炎,一碰钻心地疼。
齐娟对卫明说:“我现在对你说,我不怪你妈不来帮忙。但我也得给你说清,她现在不帮我,以后我也不会帮她。但你是她儿子,你怎么做,我管不着。”卫明只得尴尬应承。
就这样,齐娟挨过了半年产假,该上班了。卫明出面请婆婆帮忙看孩子,婆婆说:“你妹妹怀孕了,我要照顾她,让你媳妇辞职吧。”
那时卫明的工资不算高,如果齐娟不工作,再带个孩子,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巴。但婆婆摆明不想来照顾。无奈之下,齐娟只能辞职。而卫明为了多挣钱,让娘俩过得好一点,就不能照顾到家庭,是齐娟一手把女儿带到了上幼儿园,才松了一口气。
看到这里,大家也会明白,在齐娟婆媳的情感银行里,婆婆的存款不仅为零,而且她一点点透支了齐娟对她的好意。
4、
人啊,任何时候都要释放善意,都要换位思考。这运势不是一直不转的,总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时候。
婆婆一直在女儿卫慧家里帮她把孩子带到上幼儿园,也没有离开卫慧家,每天忙着给女儿做饭收拾家务,乐此不疲。
这天,齐娟婆婆去菜场买菜,为了避让疾驰而来的汽车,被后面的电动三轮车撞倒,股骨骨折。
赔偿倒是有了,但谁去医院照顾婆婆,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女儿卫慧说:“我要上班呀,哪有时间照顾妈。妈现在摔伤了,我还得去接送孩子,忙都要忙死了。”
卫明说:“妈是在谁哪里摔伤的,你心里没有数吗?”
卫慧却不依:“又不是我让妈被车撞的,而且自古以来不都是儿子儿媳照顾妈的吗?嫂子,你把妈接走吧!”
齐娟抬眼看了一眼卫慧,没有吱声。不过她注意到婆婆偷偷看了她一眼。卫明也注意到了母亲的眼神,也把目光投向齐娟。
齐娟明白,她必须表露自己的态度了。她对婆婆说:“妈,你可以住我们家。”
听了齐娟的话,婆婆喜极而泣。齐娟没多看婆婆一眼,又对卫明说:“妈住进我家,你得照顾你妈。我和女儿在外面租房子住,我的女儿我来照顾。”
齐娟说到做到,等婆婆出院之后,齐娟和女儿早已搬进了出租房。
卫明工作又很忙,常常顾不上婆婆。婆婆只能热一顿冷一顿、饱一顿饥一顿。卫明也着急,他找到齐娟,请齐娟帮忙照顾一下。齐娟态度很坚决:“我记得我对你说过我的态度。如果不想离婚的话,麻烦你不要对我提要求。”
卫明也知道齐娟为何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在他咬牙坚持半年后,婆婆的伤情明显好转,她决定回老家。
卫明没有挽留,卫慧倒是积极地想接母亲去她家。但婆婆拒绝了,也许她的心里也有一个情感银行,而女儿在她那里已经透支了她的感情。
利益是交换得来的,无论是物质利益还是精神利益,等价交换或者溢价交换都是可以的,但是千万别透支对方的情感。
要用善意回报善意,用真心换取真心。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想得到什么就必须要付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哪怕是亲情关系也是如此,听起来很物质,但这是实情。
图|网络,如侵必删
END
今日互动话题:
你的情感银行账户余额有多少?透支过吗?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这剧情编得不错。
自相矛盾,既然是偏心自己的女儿,又何来重男轻女?反正以后都换成丈母娘来帮忙小家,就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
真有这种老太,能动的心痛女儿帮女儿带孩,不能动了就要传统了,要跟到儿子养老。婆婆本质就是算计儿媳妇,
我老公独生子,我婆婆在身体OK的时候到处败坏儿子名声,在自己身体一点不舒服时候就托亲托眷的让人来说大道理,总归是妈,要去关心照顾,[笑着哭]只管娘家,婆家都让她断亲差不多了
编的好啊,生孩子了。叫外面的婆婆。你家男人死了??下班不回家吗
为什么不撞到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