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看见两头牛打架,让曹植作诗,诗中不能出现牛,结果流传千古

戏志才评历史 2025-01-21 06:08:50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每个阶段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但三国时期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用英雄辈出来形容都略显单薄。

在这个时代涌现出的故事,不仅有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还有文人墨客之间的才情较量。

其中,就有着家喻户晓的曹植七步作诗的故事。

相传,曹丕与曹植不和,所以才会出这个难题刁难他,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就要他的命。

曹植作出来了,但曹丕却没有因此与他讲和,后来,曹丕看见两头牛打架,又来刁难曹植,让他作诗,并且诗中不能出现牛。

让人意料之外的是,曹植不仅作出了一首诗,这首诗还流传千古。

那么,他是怎么写的呢?

一、才华横溢的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从小就展现出了在文学方面的天赋,不仅才思敏捷,脱口而出的话也充满学问,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小“神童”。

曹操对他很是喜欢,甚至很多次都产生过直接立他为世子的念头,希望以后能由曹植来继承自己的大业。

然而,曹植并不是一个擅长权谋的人。

他从小的生活环境还是以文学色彩居多,毕竟,曹操本来就是一个出色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就兼具气魄和情感,让曹植很是敬佩。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曹植不知不觉当中就成了一个痴迷于诗词歌赋的文人,他喜欢看书,恨不得一头扎进书中不出来。

即便外面的大环境是充满着战争和鲜血的,曹植的作品风格也没有完全受到影响。

而是有很多种风格,既有着描述战争残酷的现实主义,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浪漫色彩。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曹植长大,青年时期,他开始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对战争有多么残酷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也意识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百姓们此时的水深火热。

这些经历改变了他的创作风格,让他的作品当中出现了更多对和平的渴望,他希望自己是一个能够建功立业的人,能够有更大的力量来结束战争。

于是,在《白马篇》当中,他写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达了自己愿意牺牲性命,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决心。

然而,即便曹植有这份心,最终还是没能夺得世子之位。

他性格洒脱,不拘小节,在曹操眼中,慢慢地不再是那个适合继承自己大业的人,于是,在与曹丕争夺世子之位的过程中,曹植失败了。

这让他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

曹丕在继位之后,对曹植很是忌惮,几次三番的试探他、打压他。

比如说让曹植以两头打架的牛为主题作诗,但是又不能用到牛这个字,就是曹丕的一次刁难。

二、曹丕看见两头牛打架,让曹植作诗,诗中不能出现牛

这件事发生在二人共同外出游玩的一天,他们走到郊外的时候,曹丕看到了两头牛在打架,其中一头被另一头顶进了井里。

或许是想到了他们兄弟二人,曹丕又生出了要刁难曹植的心。

于是他跟曹植说,让他用这两头牛之间的争斗来做一首诗,但是诗中不能出现牛这个字,如果做得好自然有赏,如果做得不好,那恐怕就要严惩了。

曹植明白曹丕是什么意思,知道这是他的又一次故意刁难。

但是作诗对自己来说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在经过思考之后,曹植创作出了一首诗,也就是流传千古的《死牛诗》。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这句话里虽然没有出现牛这个字。

但是通过“两肉”、“凹骨”这样的描述,生动形象的展示出了这两头牛的外形特征,让人一看就能想象到两头牛在并排往前走的样子。

随后的第二句是“相遇块山下,欻起相搪突”,短短几个字,就描绘出了这两头牛在山下相遇之后,突然起了冲突,相互撞击对方的样子。

这一句已经充满了画面感,而紧接着的第三句更是直接点名了结局。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表明在争斗过程中,双方不是都在强硬的打架。

其中一头牛或许是不敌对方,或许是没有尽全力,被另一头牛撞倒,倒在了土窟之中,暗示了现实中的那头被顶落到井里的牛。

最后,他又用一句诗进行了总结“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表示在这场争斗中,失败的那头牛并不是因为力量没有对方强。

而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拼尽全力,让人很难不联想到他们兄弟二人。

短短时间内,曹植就完成了这首诗,不仅巧妙的避开了“牛”这个字,还生动的描绘出了两头牛打架的全过程,以及制造了一定的留白。

让人们在读完这首诗后,有充足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其中的才华可以说是令人折服。

而很明显的是,曹丕这一次的刁难失败了。

三、流传千古的《死牛诗》

这首《死牛诗》虽然是曹植在短短时间内作成,并且篇幅也不长,但是其中深意却值得研究。

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这首诗可以说是充满了“曹植风”,他本就擅长运用语言阿里描绘事物,将读者迅速代入到场景当中。

这首诗也是如此,通过对两头牛斗争过程的描写,寥寥几个字就展现了激烈的对抗。

除此以外,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还是因为其背后的深刻内涵,毕竟,三国时期纷争不断,各方势力就如同这两头牛一般斗争激烈。

通过这首诗,曹植或许也在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对当时这种动荡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现如今,这首诗已经是曹植的一首代表作,它不仅让后人们领略到了曹植卓越的文学才华,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三国文化的一个珍贵资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