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高等教育极其发达,有顶级98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1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可谓数倍于隔壁河南,仅中科大便抵得上多少个郑州大学。
虽然这些学校都很好,但是分数也很高,想考上任何一所都十分不容易。如果考不上这些学校,又想在安徽读书,该怎么选学校?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推荐3所双非高校,虽然是双非,却拥有深厚的学科积淀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1.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前身为1928年创建于安庆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72年迁至芜湖定现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139位,师范类高校排名第18位。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B学科: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
B-学科: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获评生态学
C+学科:音乐与舞蹈、生物学、体育学、地理学
拥有中国古代文学(培育)、人文地理学(培育)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哲学、应用数学、生物学、音乐与舞蹈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以徽文化研究为核心,构建了覆盖文史哲、理工农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是安徽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核心基地。

2.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应急管理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前身为1945年创建的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2002年由淮南工业学院更名组建。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192位,理工类高校排名第83位。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B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获评
B-学科:矿业工程、土木工程
C+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校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培育)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职业安全健康4个省级重点学科。
作为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理工在矿山安全、爆破工程等领域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长三角能源安全保障。

3.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前身为1959年创建的安徽财贸学院,2004年更现名,曾隶属商业部、国内贸易部。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228位,软科财经类高校排名第15位。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B-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
C-学科: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
学校拥有产业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6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安徽经济发展研究院等特色学科平台,为安徽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的财经类人才。
笔者有话说
数据显示,这3所学校年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超120项,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49个,为安徽省输送基础教育师资、能源安全专家和财经人才年均超2万名。
当长江的晨雾掠过芜湖的师范课堂、淮南的矿山实验室与蚌埠的金融数据中心,这些扎根江淮的学府在用学科实力证明,好学校不止有985、211、双一流,没有标签依然可以实力硬核,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