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钦他是个蛮奇怪的运动员,明明拿了奥运冠军还连续44周霸占世界第一的位置,大家反而总觉得他还差点意思,好像这些成绩都不太够看似的,可能是因为他没在单打赛场拿到过最重要的那几个冠军吧。
世界第一这事对他来说好像一点都不稀奇,媒体采访的时候他总是说这些数字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打好每一场球,这种说法听起来挺老成的,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他还是个刚满24岁的年轻人,可能心里也在乎这些东西,只是不愿意说出来罢了。
他那个球迷会解散的事情也挺让人唏嘘的,正好赶上体育总局在整顿饭圈文化,球迷会就主动解散了,虽说是为了响应号召吧,但背后还是能看出来粉丝群体对他的那种特别的爱护,生怕给他带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事搁在以前的国乒队员身上真是想都不敢想,那会儿谁见过运动员还有粉丝后援会这种东西,现在的年轻运动员们确实面临着一些新的社交压力,要应付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
说起来他在巴黎奥运会之后那一段时间确实不太好过,虽然混双拿了金牌吧,但是接下来的比赛打得特别差,有一场比赛被对手压制得都快崩溃了,那会儿看他打球的样子确实挺让人心疼的。
后来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倒是很坦率地承认了那段时间的状态,说自己当时就像被困在一个负能量的漩涡里面,连追分的念头都提不起来了,这种感觉大概就是运动员常说的那种心理压力太大导致的吧。
转机出现在他最绝望的时候,他当时的想法特别简单,反正都已经输无可输了,干脆就放手打吧,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继续输而已,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反而让他在之后的福冈总决赛上打出了惊艳的表现。
那场和张本智和的比赛真的看得人心惊肉跳,两个人你来我往地对打,王楚钦愣是一点都不怯场,最后以一个漂亮的反手拉球锁定胜局,用实力证明自己依然是世界第一的实力。
有趣的是他在新加坡大满贯赛上的表现更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那场和德国名将弗朗西斯卡的比赛,他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打法风格,不再像以前那样冲动莽撞,而是学会了耐心地周旋。
这种变化其实挺让人意外的,要知道他以前可是以快速突击著称的,现在却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听从教练的建议重新调整比赛节奏,这种成长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说到王楚钦的成长,不得不提到他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封家书,那是他母亲在他18岁生日时写给他的,里面写满了对儿子的思念和期望,每次他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拿出来重读一遍。
他说这封信教会了他用正确的价值观去面对输赢,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官方,但从他的表现来看,确实能感觉到他对乒乓球的热爱越来越纯粹了,不再那么在意外界的评价。
关于打球的快乐这个话题,王楚钦的回答总是很朴素,他说无论输赢都能从中获得成长,赢球是对付出的回报,输球则是学习的机会,这种心态确实很难得。
有意思的是他在双打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也很值得称道,即使和搭档配合不够默契的时候,他也能很快调整心态,这一点和他在单打场上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的教练组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评价,说他已经从一个纯粹的技术型选手变成了一个心理型的领袖,这个转变确实很让人惊讶,毕竟在大家印象中他一直都是那个依靠天赋的少年。
球迷们倒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影子,说他既有马龙那种沉稳的气质,又带着樊振东的那种锐气,这种评价听起来似乎有点捧高了,但仔细想想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不过王楚钦现在面临的处境确实很特殊,他既要扛起国乒大旗,又要面对外界各种各样的质疑声,这种压力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这么说吧他现在的表现其实挺矛盾的,一方面他确实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另一方面又时不时会流露出一些年轻人特有的冲动和不安,这种状态或许正是他最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