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苏东坡的弟弟是啥体验?为保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坤坤影视趴 2023-12-03 12:26:33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这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诗句,他的一生写过诗文无数,与弟弟相关的就高达上百首。

而他弟弟也不是普通人,是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兄弟二人的经历广为传播,苏辙的过往也被人所熟知,网上兴起了一个特别的梗:求苏轼同款弟弟!

相对于苏轼的颠沛流离不得志,苏辙的一生更像是一段剧情不断重演。

哥哥犯了错,自己救哥哥;哥哥再次犯错,官职不够,努力升官,再次救哥哥。

如果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吃货”“文豪”“贬官”做总结,那苏辙的一生一定是“升官”“做事”“救哥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史上最“靠谱”兄弟——苏辙的“捞哥哥”生涯。

兄弟二人截然不同的开端

我们传统印象中一直是认为苏轼在不断惹祸,苏辙在不断填坑,但初入官场之时,作为哥哥的苏轼还是很靠谱的。

苏轼是苏家兄弟中最早闻名的。

《少年包青天》中有一段剧情,举人因为文采斐然,备受关注,脱颖而出,甚至无需礼部殿试,直接入朝为官。

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苏轼。

苏轼早期因为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震京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读过后甚至专门登门拜访!

而苏轼凭借自己的才气一举入朝,成为官员。

同期的弟弟苏辙仍在准备殿试,他的开端并没有哥哥那么顺利。

苏辙参加殿试之时,宋仁宗已经五十二岁,或许是因为年龄原因,长久执政的他已经对政事感到疲倦。

当时苏辙在殿试之时讲政事得失、朝廷之事,言辞激烈,以至于考官久久无法定论。

他所写的《御试制科策》主要包括四大内容:第一,仁宗失了初接朝政之时的朝气;二,仁宗沉迷女色,不思政务;三,指责仁宗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四,质疑“庆历新政”远不如当初所想。

当初的科考官从未见过如此直接之文书,史书记载:覆考官司马光将其置于第三等,初考官胡宿不同意。

司马光与范镇商议后将其置于第四等,三司使蔡襄也力保苏辙。

监考官无法统一意见,这件事最终也传到了仁宗皇帝那里,仁宗皇帝认为此人不能不用,但不能重用。

碍于面子,宋仁宗对于这篇文章大夸特夸,可转身又立马变脸,甚至连带着看哥哥苏轼都不顺眼。

由此看来,苏辙的开端可谓地狱级难度。

宋仁宗最终只任命他为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苏辙深知皇帝德行,这样的帝王不值得他效命。

最终,苏辙以在京侍奉父亲为借口没有去任职。

哥哥苏轼对于弟弟直言不讳的表现很是赞同,相对于别人因为苏辙上书而对他的苛责,苏轼一直站在弟弟身旁鼓励弟弟。

1066年,苏洵病逝,根据当时的规定,兄弟二人需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可三年后再回京师之时,京师早已今时不同往日。

神宗二年,朝野上下兴起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某些政策从宏观历史上看,的确有助于改善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可从当时的宋朝状况来看,根本不现实。

这个想法很美满,实施起来实在不尽如人意。

早期的变法是新党希望振兴朝野,但晚期却变了味道,变法成了新党打压旧党的工具。

为了巩固新党地位,他们开始以各种借口打压旧党官员,首先被开刀的就是苏轼的伯乐——欧阳修。

苏轼早就对变法的新党心怀不满,欧阳修被处罚成了他愤怒的催化剂。

在当时,变法不仅没有改变宋朝的现状,反而加深了宋朝内部的矛盾,成了新党排除异己的工具。

苏轼忍无可忍,直接上书表达了变法的弊端,同时指出新党以公谋私的状况,这一举动也引发了王安石的不满。

但当时的苏轼名满天下,轻易不可动。

新党派人私底下收集苏轼的各种言论,故意曲解言论,给神宗打小报告。

苏轼实在不满他们的行为,主动申请出京任职。

苏轼与新党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最终以苏轼失败宣告结束。

远离京城的苏轼在苏州过了一段安稳日子,游历山水,苏轼有感而发,为此处留下了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被贬后,先后调任多个地方,不论职位品阶,苏轼都兢兢业业,修桥铺路,抗洪救灾,兴修水利工程,造福一方。

乌台诗案,子由救兄

就当一切重回正轨,远在朝堂的神宗再次听信谗言,明升暗降,将苏轼调任湖州。

苏轼写了一首《湖州谢上表》,感谢圣恩,可其中的部分文字被新党刻意扭曲意思,尤其是那句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新党将这句诗词曲解为愚弄朝廷,对皇帝不忠。

更有甚者说苏轼有二心,难得重用,必须以死谢罪。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于是苏轼被抓,打入死牢,其中牵连者十数人,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辙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忙拜见皇帝,还写下《为兄弑下狱上书》,希望用自己后半辈子的仕途换取哥哥一条性命。

皇帝依旧不为所动,眼见自己上书并不能打动皇帝,一向刚直的苏辙开始四处走动关系,希望相熟之人可以帮助哥哥。

他的这一举动触怒了宋神宗,宋神宗不仅下令要秋后问斩苏轼,还将苏辙贬黜到更偏远的地方。

在狱中的苏轼以为自己命不久矣还连累了弟弟,不禁写下: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王安石与苏家兄弟二人虽然政见不同,但深知兄弟二人都是当世难得之才子。

已经被罢黜宰相、蛰居在家的王安石上书为苏轼求情。

王安石上书后,太后也亲自出面求情,最终保住了苏轼的性命。

这次的经历让苏辙深刻体会到,只有自己有了足够的能力和地位,才能救自己想救的人,从此之后,哥哥也成了苏辙在“职场”上披荆斩棘的重要动力。

苏辙因为救不了哥哥反被贬官而有了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苏轼却对这次的罢黜不以为然。

再次被贬的苏轼似乎放下所有,他也迎来了自己的诗文巅峰

与弟弟不同,苏轼被贬后,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做做东坡肉,半夜找找张怀民,日子过得倒也算悠然自得。

但他的自在生涯也仅仅持续到1085年。

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

1085年,宋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新党失去了宋神宗这个靠山,权力每况愈下,旧党再次重掌政权。

苏家兄弟因为曾经反对新党且文采斐然,名满天下,再次得到重用。

苏轼调任回京后,原本想大展宏图,奈何旧党迂腐,内部腐败现象严重,苏轼虽然不喜欢新党,但也绝不愿意与旧党同流合污。

他多次出言讽刺旧党现状,以至于旧党人员怀恨在心,一切仿佛进入轮回,旧党私下上书皇帝,曲解苏轼言论。

苏轼成功得罪了新旧两个党派的人,旧党说他是新党的人,新党说他是旧党的人,苏轼一时之间成了朝堂上的烫手山芋。

新旧两派各执己见,纷纷上书状告苏轼,皇帝一气之下,直接罢了苏轼的官!

苏轼彻底成了平民之身,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弟弟终于能帮到他了。

当时的苏轼自己生活清贫,还乐善好施,湖州多水患,苏轼下定决心要帮他们解决水患,可一向清贫的苏轼有想法,没银两,寸步难行。

苏辙毫不犹豫的承担了哥哥的全部花费,他拿出所有积蓄帮助哥哥,甚至还变卖家产。

幸亏他升官速度快,在经历过无法救哥哥的无助后,一路升官进爵,俸禄越来越高,慢慢填补了之前为帮助哥哥留下的经济窟窿。

最初任右谏之时,苏辙上书希望皇帝和太后对朝堂之上两党相争进行压制,区别于哥哥的直言不讳,苏辙的文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果真奏效。

因为深得圣心,苏辙很快被提拔为户部侍郎。

任户部侍郎期间,苏辙除了忙于自身事务外,依旧如从前一般,对于政事上书规劝。

满朝“乌烟瘴气”,难得见到这清廉之人,皇帝自然也是对他喜爱异常。

1092年,苏辙升任门下侍郎,官至副宰相,升职之后,除了感念皇恩和为百姓做事外,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终于能保下哥哥了。

可他没想到,哥哥的闯祸速度远远快过自己的升官速度。

苏轼又要被贬了!

手足之情,聚少离多

苏轼的被贬生涯落得清闲,每天吟诗作赋,有弟弟这个稳定的经济来源,好不快活。

可远在千里之外的朝堂之上,新旧党争再次发生了变化,新党逐步掌握政权,他们动不了位高权重的苏辙,只能从他的哥哥苏轼下手。

恰巧苏轼被贬期间闲来无事,关于当时之事写了几首阴阳怪气的诗文,这几篇诗文被大做文章。

皇帝下旨流放苏轼,这次苏轼直接被贬到海南。

海南属于热带地区,蛇鼠虫蚁遍地,在那个医学并不发达的年代,流放海南几乎就是判了死刑。

苏轼六十二岁的高龄,流放海南还不如直接判死刑来得痛快。

苏辙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忙上书求情,但被皇帝驳回,他又上书致仕,希望能陪哥哥一起流放海南,依旧未能如愿。

一次又一次被驳回,苏辙没有再次上书,他知道,如果彻底惹怒皇帝,哥哥的海南生活将会更加困苦。

苏轼流放海南路途上,苏辙一路写信嘱托。

因为弟弟的原因,苏轼一路上受沿途官员照顾,没怎么受苦。

到达海南后,入目皆荒凉。

苏轼并没有自怨自艾,他开始教这个地区的人如何开荒种地,甚至还开设学堂教他们读书识字,当然,这些费用都由苏辙承担。

有了苏辙护佑,苏轼的海南生活也算安逸,他对海南有开化之恩,这里的百姓也十分敬重他。

宋徽宗继位后,大赦天下,苏轼终于能恢复自由。

苏辙得知哥哥能回京,高兴不已,自己清贫了半辈子,唯一祈求就是哥哥平安。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好奇,苏辙都官至宰相了,为何还会清贫?

这主要是两大原因:

第一就是因为哥哥苏轼,苏轼每到一个地方都想为当地百姓做出贡献,但他被贬的地方大多穷苦,苏辙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填补哥哥。

第二就是自己的五个女儿,宋朝时期,女子的嫁妆代表了她在婆家的地位,苏辙为五个女儿送出了自己大半个家业。

不过不论是出于哪个原因,苏辙花钱都心甘情愿。

就当兄弟二人都以为还能再见之时,一个噩耗从常州传来,苏辙读信后,跌坐不起,久久不能站立。

1101年,苏轼在北归途中去世了。

一向乐观豁达的苏轼,临终前却留下了一个遗憾,未能再见弟弟最后一面。

“唯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苏辙最终承受不了哥哥的离去,上书致仕,从此隐居,绝口不谈政治。

一向康健的苏辙,晚年因忧思难忘落得一身疾病,常卧病床榻。

1112年,苏辙病逝,他临终前最后的嘱托:希望能葬于郏县小峨眉山苏轼墓旁。兄弟二人被迫分离大半辈子,他希望死后能重聚!

总结

在寻常人眼里看来,苏辙和苏轼更像是我和我的冤种哥哥,仿佛这个弟弟更像是温暖可靠的哥哥。

可世人不知道的是,苏轼在苏辙眼中,永远是那个稳重慈爱的兄长。

史书曾对这兄弟二人作出这样的评价: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相较于“兄弟阋墙”、“九子夺嫡”,苏轼和苏辙之间赤诚的兄弟之情更加弥足珍贵!

看起来是理想主义的哥哥有一位现实主义的弟弟,实际上二人本质上并无差别,弟弟并不是追名逐利,一路升官最终官拜宰相,也只为了求得哥哥安稳罢了!

2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