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人很爱吃面,面食是我们主食。
记得小时候大米很金贵,只有改善伙食的时候我妈才舍得蒸上一锅米饭。这也导致后来的我,疯狂地热爱米饭,吃什么都要配上一碗米饭。
再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反而越来越觉得那一碗面食,吃下去的时候肚子里面最熨帖。
其实我也不是一开始不喜欢吃面的,小时候的我很喜欢吃一家拉面。那个时候邯郸的拉面馆不多,这算是其中一家最有名的。我的小姨和姨夫喜欢带着我们这些小朋友出去玩,我也喜欢跟着他们一起出去。原因很简单,每次出去的时候,都能吃到好吃的。比如拉面。
大红门——那个时候邯郸人只要一提起吃饭,十有八九是这个地方。
我其实非常讨厌吃香菜的,至今也喜欢不起来。可那个时候大红门的拉面里面有香菜,我都能吃下,吃得每次都只剩下香菜和汤那种。
一个驴肉卷饼,再加上一碗小碗的拉面的话,那就吃不完了,得和妹妹分着吃。依稀还记得人声鼎沸的大堂,来回穿梭的服务员,络绎不绝的客人来了又走, 一个还没桌子高的我,笨拙地抄起一筷子小心翼翼地把旁边的香菜全部吹走面往嘴里送的画面。
二初中的时候我就在二十七中上的,那个时候学校以乱闻名,据说门口天天都有人围着,就是为了打架。我是没怎么见过,一放学就回家了。第二年就听说门口围着的小混混们被肃清了...
其实那条街一直以来就不怎么太平,我还记得渚河路上那一个又一个的十元店。昏暗暧昧的灯光下,几个浓妆艳抹的女子或坐在门口或坐在店内。每天上学放学,都能看见她们。我记得她们的姿态和眼神,大部分是斜斜地靠在门框上,好像没有骨头一样,抽着烟,双眼无神地望向虚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也可能什么都没有想吧。
初中的时候我最开心的是我妈有事儿不能在家做饭的时候,那时候她会给我几块钱让我自己解决午饭。这种时候我都会选择来吃上一碗拉面。第一次一个人吃面,怯生生地,不敢进去。以为我这样的孩子必须得跟着大人进去才可以,那是大人的世界。
踏进去只有浓浓得不解和无所适从,不懂为什么大人们喝酒要划拳,不懂为什么要玩骰子,最不懂为什么他们爱喝酒,明明就是那么难喝的东西。
香菜和酒,是我最讨厌的。后来我还是没能喜欢上香菜,可是却渐渐地习惯了酒的味道。
十元店里的姑娘偶尔也会从那打包一份拉面带走,然后就着三条腿的圆凳坐上小马扎就在店门口吃着,撩起长发,担心汤会沾上,这些姿态历历在目。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些十元店也就消失了,大红门也出事儿了。
一场火,面目全非。
多少年都没有恢复过来,我以为大红门就这样消失了。
每次经过那个地方,看到那个地方换过的一块又一块不同的招牌的时候,总觉得有什么东西随着那场火一起,被烧掉了一部分。
一个人想念一种食物会想念成什么样子?这我不知道。但我记得我吃遍了邯郸各式各样的拉面,和他们门口的驴肉卷饼,可是再也找不到相同的味道。
就像小时候不经意被弄丢的那一片夹在书里做书签的精美银杏叶,想要再找到另外一片代替,却怎么都找不到和那一片一模一样的了。
三多少年后,我已经参加了工作。从小对吃的执念,让我成为了一个美食编辑。走遍了邯郸的大街小巷,也就吃遍了邯郸的大街小巷。那些从前从未涉及到的角落,一个一个如同被遗忘的秘密一样的食物被我一个个发掘,写出来,很有成就感。
大概是回报,我找到了一直在找的大红门。
还是在陵西大街上,只不过从南头,搬到了北头。一拍脑门,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傻。这么一个显眼的地方,我竟然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来这里看看。
门口那个做驴肉卷饼的师傅,让我确定这就是小时候那个大红门。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对这个师傅的印象这么深刻,小时候就是这张面孔,如今师傅做驴肉卷饼的功夫也是越发熟练。那个卷饼,就是我最熟悉的味道,小时候最向往的味道。
我想对那个师傅诉说我的激动之情,可看着师傅脸上淡漠的表情我没有再说话,我也只是他这些年来众多顾客中的一个,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已。谁不是谁的过客?
四后来因为做美食认识了许多的朋友,他们都很可爱。喜欢吃东西的的人,体型大多不瘦,这个胖子也是。
胖子在石家庄工作,常跟我们吐槽石家庄的工作,吐槽最多的就是石家庄没有什么好吃的。我们都说那是你没遇见,可每次话是这么说,听到他这话心里还是忍不住地升起一点小小的自豪感。
“我要回邯郸工作了,受不了那个工作,也受不了石家庄的食物了...”也是,对于一个喜欢吃的人,没有美食的地方简直就是地狱。
“我下了火车,直奔大红门,要了俩卷饼,一碗拉面!稀里哗啦一通乱吃!就一个字儿,爽!”
“还走吗?”我问胖子。
“不走了!再也不走了!哪儿也不去了!就在家呆着了!就为了这口拉面,就为了这个卷饼,我也不能再走了!”胖子激动地说。
我知道,胖子不是为了这两口吃食,胖子是舍不得家,舍不得家里的味道。
“吃过了山珍海味,还是觉得这一碗面吃着舒服。”
胖子点点头,我们俩谁也没说话,挥手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