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赛飞的人生,乍一看就像一场戏,而且是那种好几拨编剧共同努力的戏。要说这个戏的主题吧,开篇特别直白:她太美了,美得人家连追都不敢追。这种人生起点,听着像是一种优势,但等故事展开,你才发现,这优势有时候未必是糖,有点像带刺的玫瑰,闻着香,扎得疼。小时候的何赛飞大概也没想过,长大后这张脸会成为她人生剧本的最大转折点。她生在舟山一个普通家庭,可普通的童年并没有让她免俗。五岁那年,父母离婚,母亲带着姐姐和妹妹走了,只留下她和父亲相依为命。
父亲的爱,说是深沉可能还不够,简直是一种殉道式的爱。他一辈子没再娶,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女儿身上。人们说,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而何赛飞的父亲,确实是把计深远落实到了终身不娶这件事上。但这种极致的父爱,何赛飞小时候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她只知道,父亲为了她,牺牲了自己的个人幸福。你说这种爱是不是伟大?是,但伟大的爱有时候也会无形中变成一种沉重的责任。她得优秀,得争气,得成功,才能对得起父亲这份一生的付出。
这份无形的压力,一路伴随着她长大。而就在她长大的过程中,美貌成了一个让她又爱又恨的标志。年轻时的何赛飞,美得过分,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那种明艳、英气兼具的美,站在人群里,就能自动打出柔光滤镜。可问题也在这儿:她美得太耀眼了,耀眼到周围的男生甚至都不敢靠近。她自嘲说:年轻时没人追。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在凡尔赛,但实际上,这种被美貌孤立的体验,她是认真的。可话说回来,美貌也没能阻挡她对舞台的追求。她考入了越剧团,从一名普通演员开始,唱戏、学戏、磨戏。
越剧那种细腻又讲究的艺术形式,碰上她这张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的脸,就像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后来,她又从戏剧舞台转战影视圈,一路闯进了大银幕,成了《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那个既风情万种又隐忍自持的梅珊。你可能会想,她能有今天,全靠这张脸吧?可现实是,她的演技并不输脸蛋。别的不说,导演张艺谋当年选角,光靠长得漂亮是进不了他的片场的。事业一路开挂的何赛飞,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反差面。比如她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说起来有点像经典的文艺片父女线。
父亲为了她,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而她因为忙于事业,总觉得对父亲有亏欠。特别是等到自己事业有成、家庭稳定时,她回头看看父亲孤零零的身影,那种复杂的情感,估计只有她自己能体会。有一次采访时她说:父亲为了我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我欠他的,永远也还不清。这话乍一听挺动人,但细琢磨,又带着点无奈和痛楚。当然,生活并不是一味的悲情戏码,它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插曲。比如,事业上升期时,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杨楠。杨楠是那种看似普通但骨子里很通透的人。
他没被她的美吓退,也没被她的事业压垮,两人相处得像朋友多过像夫妻。杨楠的朋友劝他:你就让她少接点戏吧,多在家陪陪你。杨楠倒好,直接怼回去:我为什么要让她少拍戏?她喜欢,我就支持。这种相处模式,可以说是彼此尊重的典范了。可是人嘛,总是爱多管点闲事。她事业红红火火的时候,总有人爱指点两句:你都结婚了,怎么还这么拼?这种论调,放到今天都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更别说几十年前了。但何赛飞是怎么回答的呢?她大概是觉得好笑,只丢下一句:因为我喜欢。
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既怼回了外界的好奇心,也写出了她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到了如今,何赛飞已经61岁了。她的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但那种岁月沉淀下来的从容,比年轻时的美更加有味道。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让男生不敢追的姑娘,而是一个在事业、家庭、亲情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的女人。可是,这种平衡来得并不容易,她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把美貌这个双刃剑变成了一件顺手的武器。她的故事,有爱、有遗憾、有努力、有坚持,像极了一幅充满细节的生活画卷。
可如果你问她的美貌到底是福还是祸,她大概会笑着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活。这句话听起来平淡,可里头藏着她半辈子的智慧。大概这才是她能一直美到动人心弦的原因吧。所以说,美貌是种礼物没错,但这礼物怎么拆、怎么用,全看你自己。而何赛飞,显然是把这份礼物拆出了自己的风格。如果你要问,这风格值不值得学?那你得自己琢磨了,毕竟,这种事儿,谁说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