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超级航母“福建舰”正在海试,作为集国内各类先进技术于一身的新型航母,“福建舰”毫无疑问就是仅次于美国“福特”级的“全球第二强大的航空母舰”。但对于人民海军来说,这艘8万吨级巨舰还只是个开始,未来我们定将拥有数量更多且吨位更大的新一代“超级航母”。说到这里,一个避无可避的话题就出现了:中国的下一代航母会有多大?美国当年得出的“10万吨级排水量是航空母舰吨位上限”的结论,是否依旧适用呢?不妨来简单分析一番。
“福建舰”出海测试
我们知道,美国虽不是航空母舰这一舰种的发明国,但却是研发和运用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经过对航母持续多年的实际使用,美国海军曾得出许多宝贵且值得借鉴的结论,如“航母飞行甲板面积绝非越大越好,当甲板面积大过某一阈值后,舰载机的甲板调度效率反而会有所下降”;以及“航母吨位也不是越大越好,10万吨级排水量和相关尺寸的航母,基本可让各方面性能相对平衡且实现最优战力”。
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
事实也是如此,作为美军最新一代核动力“超级航母”,“福特”级的整体尺寸并未比身为上一代产品的“尼米兹”级有什么放大,而是基本延续了“尼米兹”级的体量,标准排水量约为10.1万吨,满载排水量也只是来到了11.2万吨的程度。而在中国这里,“福建舰”的标准排水量为8万余吨,满载排水量可能达9万余吨,基本与美国“小鹰”级常规动力“超级航母”差不多,但未来的下一代国产航母是否会出现体量的显著提升?乃至跳过10万吨级这一门槛,直接来到12万吨甚至更高的水平呢?仔细想想,这种可能性或许并非为0。
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
关于美国人得出的“10万吨级排水量是航空母舰吨位上限”这一结论,或许我们不应机械性地将其视作“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10万吨级排水量和相关尺寸的“超级航母”之所以能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最优解”,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舰载机的影响,更准确地说是舰载机的尺寸。
F-4舰载战斗机
以美国海军为例,无论是现役最先进舰载战斗机F-35C,还是与之共同服役的四代半战斗机F/A-18E/F,抑或是已经退役淘汰的F-14和F-4战斗机,它们虽在技术上呈现出“一代更比一代强”,但在机身尺寸上却没有堪称“量级”的变化。F-14重型舰载战斗机的长度约为19.1米,与上一代产品F-4相当,前者的可变后掠翼在全后掠状态下的翼展约为6.16米,与后者在折叠翼状态下的翼展差不多,即这两款存在技术代差的舰载机,在航母甲板调度和运作过程中所占用的甲板面积相近。美国海军在F-4战斗机时代得出的甲板运作经验,完全可以沿用到F-14的时代,而体量比F-14还要小一圈的F-35C和F/A-18E/F,自然就更能得心应手地沿用相关经验。如此一来,无论是10万吨级的排水量,还是与之匹配的舰体和飞行甲板尺寸,也同样在几十年间成了“超级航母”的“最佳体量”。
NGAD战斗机的尺寸或远大于现有五代机
然而,当战斗机技术发展到第六代时,情况似乎开始有些不一样了。仅从当下已知的少量信息来看,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斗机项目NGAD的整体尺寸,会显著大于现役五代机F-22和F-35,最大起飞重量则可能来到40吨级,甚至是接近45吨级,堪比冷战时期被当作轻型战术轰炸机使用的F-111。不仅如此,同样处于研发状态下的中国第六代战斗机项目,也被认为将比现有的五代机更大更重。而六代机之所以会在体量方面出现明显放大,原因就在于人们对第六代战斗机的综合性能要求更高,战机需要搭载更多的电子设备、武器弹药和机载燃油。
歼-15的最大起飞重量已超30吨
当然,考虑到上舰需求,中美两国海军的舰载型六代机或不会与空军的陆基型六代机同样大小,前者恐在机身尺寸和重量方面受到更多限制。但即便是这样,下一代舰载战斗机的尺寸和起飞重量,仍大概率会比现有的舰载机显著高出一个量级。目前看来,中国歼-15舰载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突破30吨,来到了31~32吨的程度。那么,下一代双发重型舰载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会达到多少吨呢?也许是35~37吨?而随着起飞重量的增加,机身尺寸又会放大到何种程度呢?进一步来想,舰载机的机身尺寸增加后,为了保证相对充足的载机量,航空母舰的吨位和尺寸是否也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放大呢?这个逻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一来,美国人的“航母吨位上限为10万吨级”的结论,还真是“最优解”吗?答案恐还真不一定了。
美军舰载型六代机预想图
如此想来,关于中国是否会在下一代国产航母上跳过10万吨级这一大关,直接来到12万吨乃至是更大的吨位,这件事显然就不是什么头脑一热的技术冒进了。在船台尺寸、船坞尺寸、港口码头尺寸和水深等条件,均可满足更大吨位航母所需的前提下,说不定未来的中国航母将跳脱出美国人划定的框框,直接坐上“全球最大”的宝座,我们不妨对此期待一番。
不需要太大,数量多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