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何而沉睡?因为总有一天我会醒来,死亡让生命更有价值,殡葬行业服务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
李世聪就以“为服务“生命”而存在,看见了生命的百态,感受生命的无常与可贵”的理念创办了台湾龙岩集团,直到最后成为殡葬业大亨。

关于他也有一个趣闻,在确定患癌后,这位大亨和自己的情妇,同时也是另外一个公司的董事长撇清关系,并把自己的集团交给了女儿。
一、
谈起殡葬行业,不少人都会戴上有色眼镜,或者说避之不及,但是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进入这个领域。
现在多地殡仪馆数据显示,35岁以下年轻人已成为行业重要力量。例如,贵阳市景云山殡仪馆2020年的数据显示,159名职工中35岁以下占比36%。

年轻从业者有遗体整容师、寿衣模特、生命礼仪师等岗位。例如,“00后”寿衣模特卫莉通过直播展示寿衣设计,吸引了不少感兴趣的网友;00后入殓师王男通过自媒体打破行业刻板印象。
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愿意接触殡葬行业呢?
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就业,但是更大的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死亡的认知更开放,通过职业选择重新定义生命意义。
例如,00后从业者认为殡葬工作“让逝者安详,生者安心”,并推动行业服务专业化、人性化。
但是争议是一直存在的。
“死亡是一扇门,逝去并非终结,而是走向下一段旅程”,带着这样的理念“00后”李腾飞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了殡葬行业。

“父母特别反对,他们担心我在婚恋、社交方面受到影响。”李腾飞说,父母强烈建议他“换一个专业”。
但是有了殡葬行业相关知识的李腾飞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人们很少谈论‘死亡’,甚至避讳‘死亡’,但学习这个专业让我意识到,消除对死亡的误读,能让人对生命有更深刻的感悟。”
殡葬行业没有那么简单,安抚家属情绪、做好告别仪式的流程设计、化解部分家庭的矛盾纠纷……这些工作的复杂程度,仅靠专业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不少的经验积累。
“‘死亡’并不是一件需要忌讳的事情,明白了什么是‘死亡’,才能更好懂得‘活着’的意义。”李腾飞说。
二、
殡葬行业年均人才缺口约1万人,而全国殡葬专业毕业生仅千余人,供不应求。
在很多年前的台湾省,李明聪就精确的看见了这种缺口,带着他的家族成功转型,成为了殡葬行业的龙头企业。

李世聪出生的家族本身就有一个企业,并且从小就被视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培养,在公司他也是从基层的业务员开始,一直做到公司的高层。
家族企业是做电子产业的,本来这在他接替后的十年都可以说是个朝阳行业,但是到了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台湾电子产业衰落,公司业务量急剧下滑。
当时发生了什么呢?
其实当时台湾省的电子产业在转型的阶段,90年代台湾从低端代工转向高端电子产业。其中就有半导体制造领域,台积电逐步掌握先进制程技术;封装测试领域,日月光等企业崛起,形成完整产业链。
并且正逢当时,90年代日美电子企业竞争加剧,美国企业将封装等环节外包至台湾以降低成本。同时,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部分技术人才流向台湾,加速技术转移。
在1987年,台湾电子行业巨头台积电成立了,开创了晶圆代工模式,打破传统IDM模式。
所以李世聪的家族行业也必须转型,这也让他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机遇。

这个机遇来自于一次偶然,父亲的朋友在台北县三芝乡的墓地急需出售,李世聪就有三千万美元分期付款的优惠价格拿下了这块地。
不过他现在对于殡葬仍然一无所知,但是后面的一件事情坚定了他进驻殡葬行业的决心。
三、
当时由于冷库不够,尸体被毫无遮盖的三方在殡仪馆的走廊,一些尸体周围还放了干冰,一些尸体则开始变红。
这种场景让少有到殡仪馆的李世聪头皮发麻,但是也让他看到了机遇。
他有资金、有企业,可以改变现状,他也有这个想法改变现状。
“我要以一种更为文明的方式筹办丧礼,这是之前台湾殡葬业不曾有过的。”他说。
就这样,李世聪开始派民俗专家去检索儒家的殡葬文化中的殡葬礼仪,还从日本引进当时先进的殡葬技术,成立了龙岩人本为客户提供以人为本的一站式、个性化的殡葬服务。
他的公司甚至承诺,如果客户对服务不满,可获得全额退款。
优质的服务当然也有其优质的价格,龙岩人本的全套入殓服务,当时的平均收费为8500美元,一整套葬礼服务的费用更是比这高出许多。
但龙岩的客户并没有感觉这是个高价,这也是李世聪成功的原因,找到了精准客户,为了让往生者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安眠”,不少人情愿为高昂的服务买单。

当时,该公司仍保持每年5000单左右的业务量,年收入近亿美元。
服务有了,墓地当然也要有。
因为墓地紧缺,火葬成为了不少人的首选。1993年,李世聪开发了他的首个高端预售骨灰安放塔项目——真龙殿。目前,这一花费10年建造、高达20层的骨灰安放塔带来的收益已占到龙岩人本总收入的七成。
李世聪的直觉也很准,针对高净值客户,2009年,龙岩砸下3.33亿美元重金,打造全新的“世纪樱宅”项目,李世聪仅用10分钟就确定了整个建筑的总设计师人选——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

李世聪说其实他并不了解安藤,但为了能与其合作,他不惜动用在日本的一切人脉和资源、历时数月说服安藤参与该项目建设,并邀请他到台湾参观“真龙殿”。
安藤在与李世聪见面的10分钟之内给出答复,同意接下自己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墓园项目。
最终这些在“艺术级别”的建筑中放置的骨灰龛,至少要加价30%,每个龛位的价格可以卖到当时4.4万美元的高价。
四、
2011年年底,李世聪再购六块墓地,将龙岩人本的地产版图扩张到台湾全岛。

李世聪的公司注重服务与项目品质,这让龙岩的骨灰龛销售额在五年内翻了三番,快速、稳定的扩张让龙岩人本跃升至台湾业界的头把交椅。
但是高昂的价格让台湾不少人都直呼“死不起”了。
已经快到晚年的李世聪不但事业成功,“家庭”也开始成功。
他其实有原配的妻子,或者说他有法定的妻子,但是据媒体的报道统计跟他传绯闻,是他情妇的人就有6个。
最后一个也是他生前最后一个情妇的身份也很特殊。
赖英里,自幼学习长笛与钢琴,曾获台湾区音乐比赛青少年组长笛冠军,号称“长笛公主”。

1989年出版第一张长笛专辑《长笛之爱》,广受大众喜爱,随后陆续出版四张专辑,其销售总数超过五十万张。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在后来嫁给了搞收藏的寒舍集团创办人蔡辰洋,并且在之后蔡辰洋还去世了,赖英里成为了寒舍集团的董事长。
就这样带着这个身份,赖英里被媒体拍到和李世聪举止亲密,有趣的是还带上了小S夫妇。

五、
在被拍到后,两个人的名声评价迅速下跌。
赖英里迅速失去寒舍集团董事长的职位,当然目前看来,在之前她也没有什么相关的权力。
李世聪的名声倒是依旧那样,毕竟这已经是第六人,台湾省的民众对此可能都脱敏了。
有趣的是,在查出患有癌症后,虽然现在没有资料表明,但是实际上在后来李世聪确实和赖英里没有了关系。
并且李世聪将公司交给了自己的女儿李凯莉,这打破了儿子承父业的台湾传统。
其实李世聪是有儿子的,叫李俊毅,但是他和儿子的关系并不好,并且还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不好。
他儿子是离家出走的,并且在加拿大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虽然在后来他也进入了龙岩集团的董事席位,但是李俊毅接受访问称:“别误会,千万不要把我跟他连在一起,我没有要接班,我只是学习董事会如何运作。”
就这样,在死后,李凯莉接替了李世聪的集团,并且事实证明,李世聪把她培养得很好。
在美国加“对等”关税,台湾股市急速崩盘的情况下,殡葬概念股——龙岩股份却像“绿树丛中一点红”,与其他相比,情况良好。
参考资料:
龙岩集团官方网站

新华社《殡葬行业的年轻人》

中国青年网《台湾殡葬巨头发家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