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救捞确实是鲜为人关注的题材,能在这样的档期呈现在观众面前,感动,感谢。”
12月18日,面对较为冷清的贺岁档,《紧急救援》提前上映,影片用时2天6时25分突破2亿票房,并陆续解锁了连续三日票房日冠、总人次日冠、排片日冠等成绩,刺激了贺岁档的市场。
这已经不是《紧急救援》出品方之一腾讯影业首次在行业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了。在电影行业跌宕起伏的2020年,腾讯影业参与出品的《第一次的离别》《八佰》都是行业复工后,做院线和整个电影市场后盾的重要作品。
截至12月21日,2020年国内电影总票房183.81亿,腾讯影业参与出品《八佰》《紧急救援》《送你一朵小红花》《第一次的离别》《邻里美好的一天》《蓝色防线》等八部影片,总票房约37亿(含《送你一朵小红花》预售票房)。
在五年时间的深耕和经验沉淀后,如今腾讯影业的目标不止是深度参与到《流浪地球》《八佰》等头部内容中去,从主投主控的《1921》开始,腾讯影业从投资到打造升级,以主旋律为起点,加速深化自己的“内容DNA”。
贺岁档的惊喜之作
贺岁档伊始,虽有《如果声音不记得》《赤狐书生》等多部影片上映,但档期氛围一直不温不火。为此,原定于大年初一上映的《紧急救援》“应援”贺岁档,提至12月18日上映。
上映后,《紧急救援》力压DC新作《神奇女侠1984》,连续三日单日票房稳居第一,在综合票房中占比分别为53.1%、45.9%、44.2%,有效刺激了贺岁档市场。基于对《紧急救援》的看好,院线连续三日给出了40%左右的排片。
影片外,《紧急救援》为贺岁档添砖加瓦;影片里,海上救援队为使命出生入死。
从《湄公河行动》到《我和我的祖国》,近几年主旋律影片开始成为热门档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贺岁档也不例外。作为《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的“姊妹篇”,《紧急救援》走出犯罪题材、战争题材,将目光锁定在了“海上救援”题材,以电影语言来呈现“救捞人”这个“地球上离死亡最近的职业之一”。
《紧急救援》选择这一鲜为人知的群体,本身就是一种极具胆气的行为,因为市场此前几乎没有类似影片,不过,从目前的市场评价来看,《紧急救援》对主旋律题材的突破是被广泛认可的。虽《紧急救援》也有一些不完美之处,如主线脉络稍显松散、部分动作戏和文戏的承接不够流畅,但影片整体瑕不掩瑜,不失为贺岁档中的上乘作品。
作为一部行业电影,《紧急救援》中的灾难场景和救援行动基本都是按照实战标准设计的,影片中,无论是崩塌的钻井平台、悬崖边跌落的卡车,还是坠入海面的客机、装载油管的沉船,每一次事故和每一次救援皆险象环生,扣人心弦。
被誉为“中国大型军事动作戏第一人”的林超贤,在《紧急救援》中再次贡献了多场令人血脉偾张的高规格动作戏,坚持“上天入地”式的实景实拍下,《紧急救援》的视觉效果比导演前作《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更胜一筹。也是因此,《紧急救援》才会被观众称为“中国版超英大片”。
文戏上,相比于一些主旋律影片的“伟光正”,《紧急救援》在叙事与陈情上是较为克制的,它以完整的家庭戏和感情戏为副线,剖开了英雄人物的表壳,呈现了他们一路坚守背后的挣扎、恐惧、自我突破,以此来讲述影片的核心议题:英雄也是凡人,他们的强大,在于面对脆弱与恐惧时不曾后退。
《紧急救援》的投资体量在近几年的影片中属于比较大的,为了完成这样一部高水准的主旋律影片,每一段救援场景都是重金打造。此外,影片耗时三年,辗转福州、广西、厦门三个城市、及海外墨西哥等多地,海陆空三地救援实拍,克服重重磨难完成了全世界公认最难拍的“水戏”。由此可见出品方和主创团队的付出与诚意。
此次《紧急救援》出品方中最令人侧目的,可以说是腾讯影业。作为一家成立仅五年时间的新秀,如今腾讯影业已经广泛参与到了《紧急救援》《八佰》《送你一朵小红花》等热门头部影片中,成为了各大档期的重要玩家。
与行业同行的一年
今年,除了《紧急救援》的提档外,腾讯影业参与出品的影片好几次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
2020年,对电影行业而言是尤为艰难的一年,受最大黑天鹅疫情的影响,院线上半年几乎都处于歇业状态,这也让无数影院和影视公司陷入了“至暗时刻”,在此情况下,全行业翘首以盼复工时刻的到来。7月20日,国内院线终于等来了恢复开放的通知,当时,腾讯影业参与出品的《第一次的离别》选择做“复工后上映的第一部影片”。
虽然观众因疫情积压的观影需求将在复工后得以释放,但行业重启以及观众重建对公共场合的信任度或许都需要时间,做“先锋”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好在,这部此前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奖,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奖的小众文艺片,上映后凭借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过硬质量获得了观众认可。
久别盼重逢,腾讯影业选择让《第一次的离别》做“先锋”,不仅是因为“观众离别影院”和影片片名的相衬,也源于为中国电影业复苏贡献一份力量的初衷。这部电影的率先上映,是对行业前行的一次无声支持,也是电影行业从业者腾讯影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八佰》,是腾讯影业对电影行业的第二次“应援”。
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收到《八佰》剧本后,用了半天时间便看完,期间数次落泪。影片上映前,程武认为《八佰》将成为中国战争片的里程碑,因为他相信好内容的力量。《八佰》的成绩一如程武预测。
作为院线复工后上映的首部华语商业大片,《八佰》在国内斩获了31.1亿票房,成为了内地影史第10部突破30亿的影片,截至目前,《八佰》也是2020年电影票房总榜上的第一名。
在国内上映一周后,《八佰》快速登陆北美、澳新、英爱、马来西亚等院线,成为疫情后首部全球最大放映规模的中国大片,截至目前,《八佰》也是2020年全球票房总冠军。
作为豆瓣2020年评分最高华语电影榜单上的第四名,《八佰》评分超过了58%的战争片和62%的历史片。影片上映后,有观众感慨:“大半年了,能在大银幕见到这样一部大制作又有家国情怀的电影,确实足够让经历了疫情洪灾的国人提振精神。”可见于观众而言,《八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呈现了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也在于它在特殊时期温暖了观众与市场的心。
可以说,2020年是腾讯影业密切陪伴行业前行的一年,正是因为有着众多如腾讯影业这般在寒冬中为信念坚守的影企存在,有着无数与电影同在的观众,行业才能一步步走出疫情带来的阴影。
2020年,腾讯影业交出的作品不仅有《第一次的离别》《八佰》《紧急救援》,还有《邻里美好的一天》《蓝色防线》《送你一朵小红花》等多部影片,其中《送你一朵小红花》将于元旦之际上映。这些作品题材类型极具差异化,延续了腾讯影业在“六大文化产品系列”下一贯的内容多元打造策略。
从主旋律开始的“内容DNA”
过去五年,腾讯影业交出了参与电影作品42部,全球总票房580亿人民币的成绩。五年里,越来越头部化的内容,让这家较为年轻的互联网影企一步步向电影市场的中心舞台靠近。
近一两年,腾讯影业开始频繁出现在《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八佰》《飞驰人生》等档期头部影片身后。这一者体现的是在电影行业沉淀经验后,腾讯影业对优质内容的鉴别及判断能力正在提升,二者是其的内容投入正在愈发“头部化”,这是腾讯影业在电影行业参与程度加深后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从“重视量”到“重视质”的重要转变。
腾讯影业的目标不止“头部化”。
今年7月,由腾讯影业主控的建党100周年献礼片《1921》开机,影片将讲述首批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的日子中担起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1921》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腾讯影业未来将在主旋律题材上持续深耕,二是其正在向主投主控型影企转型。
过去几年,腾讯影业陆续参与了《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八佰》《紧急救援》等头部主旋律影片,此外,2021年腾讯影业出品的主旋律剧集《我们的西南联大》也将播出。腾讯影业对于主旋律内容的偏爱,首先是出于主流影视公司的文化担当与社会责任,程武此前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要讲好中国故事,其次,“打造优质的中国文化符号”也是腾讯新文创战略的重要目标。
《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八佰》的票房成绩,已经向行业证明了主旋律作品的市场潜力,在观众基本盘已被培养起来,且年轻一代爱国情怀高涨的当下,主旋律作品未来大有可为,腾讯影业“瞄准”主旋律,是符合电影行业发展大趋势的。在2021年这个特殊年份,主旋律也是多家影企的布局重点,如博纳影业的《长津湖》、邓超执导的《中国乒乓》同为主旋律题材。
又一部主旋律作品《1921》的出现,是腾讯影业从投资到打造,逐渐转型为具备主投主控能力的互联网影企,进一步强化“内容DNA”的标志。
多数互联网影企刚进入电影行业时,基本都是通过投资从“联合出品”向“出品”逐渐过渡,相比于传统影企,缺乏主投主控作品一直是互联网影企面临的难题,腾讯影业也不例外。但经历五年时间的长线内容布局与能力建设后,腾讯影业如今已经具备向“主投主控型影企”转型的根基。
主投主控,一直是国内电影公司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电影市场进入“拼刺刀”的新阶段后,对影企的内容生产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夯实内容制作能力,对腾讯影业的长线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如果能通过《1921》等头部内容走通主投主控之路,不仅将有力提升公司在特殊时期的抗风险能力,腾讯影业在电影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也将蜕变。
五年前,腾讯影业的成立被认为补齐了腾讯内容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如今转型主投主控,其实也补齐了腾讯影业的“最后一块拼图”。
如今,腾讯影业在上游连接腾讯体系内文学、动漫等内容源,下游搭建起了包含腾讯系流量和猫眼平台的宣发渠道,在10月19日的“合光·向融”发布会上,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这“三驾马车”以一个整体的影视生产体系亮相,代表着腾讯和阅文进一步加码影视业务布局,更体系化推动高品质内容生产的决心。
在此背景下,腾讯影业“内容DNA”的强化,将让它这个内容开发的“核心枢纽”,更为彻底地在全产业链释放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