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成空话?2023泄露报告来了,你的隐私可能已被全网公开

数码新观察 2023-12-22 09:13:13

前不久,苹果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联合发布了一份名为《The Continued Threat to Personal Data:Key Factors Behind the 2023 Increase》的报告,对今年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进行了分析。

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9月,美国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已经比2022年全年多了20%。自2013年以来,全球信息泄露事件增长了3倍,在过去两年间有26亿条个人信息被泄露。

以现在信息安全保密的程度,普通人想要实现网络信息安全,真的很困难。

但很多人已经对信息泄露习以为常,觉得最多是有推销人员打骚扰电话,发几条广告短信,拉黑就好了,还能有什么问题呢?

其实,信息安全失守,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并非只有“骚扰”这么简单,很多诈骗案件会发生的前提,就是因为罪犯掌握了我们的个人信息。

简单举几个比较广泛的诈骗案例:

曾女士的手机上收到了前两天购买的从贵阳到三亚的航班取消短信,短信内容不仅说出她的姓名,而且航班也非常准确,于是曾女士就想当然以为是航空公司的短信,拨打了短信中的电话,根据客服操作进行改签后,她被骗走将近3万元。

小王在电商平台看中了一件短裤,价值40.5元,下单后不到半小时,有一个自称是店铺客服的人给他打电话,说订单有问题,需要重新登陆购买,对方不但知道小王的姓名电话,还知道订单信息,所以小王信以为真。在客服的帮助下,小王成功让对方远程操作,转走了自己支付宝上的所有钱财。

想必大家对这些案件都十分眼熟,因为它们切实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的信息失守时,人人都可能成为“小王”,谁又敢保证自己一次当也不会上。

虽然我们也会注意信息安全,但大家都清楚,自己能注意到的信息漏洞,只是少数。就像蟑螂一样,等我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有无数只被成功繁衍了。

想要更好地保护隐私数据,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我们需要更专业的工具,在这方面,其实可以向商政界大佬们看齐,毕竟他们对数据安全的关注远远高于普通人,跟着他们学,肯定更放心。最近,万科创始人王石,网易CEO丁磊、新浪微博CEO王高飞,还有多位登上“福布斯30under30”的外国世界青年企业家,便相继更换了OPPO Find N3作为自己的手机安全方案。

Find N3之所以能俘获商务大佬们的喜爱,相信其典藏版的VIP模式占了很大一部分功劳。用户通过机身侧边三段式开关打开它后,摄像头、定位、麦克风三大隐私权限都会被关闭。

此前,人们在商务会谈等场景下,为保障商业内容安全,会开启手机飞行模式或者将手机关机。

但在飞行模式下,手机麦克风、定位、wifi等功能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不能阻拦恶意软件窃取商务信息,这依然有隐私泄露的风险。而关机模式则会导致用户失联,影响工作对接。

而相比之下,OPPO Find N3典藏版的VIP模式,结合了飞行模式和关机的优点,能够直接关闭相关的隐私权限,切断应用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同时又不影响通话、上网等操作,实用又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OPPO Find N3还搭载了一颗国密二级认证的独立安全芯片,能够对用户的指纹、密钥等一系列敏感信息提供硬件级加密,配合手机搭载的“孤岛”安全技术,将安全保护做到了目前商用手机等级最高的层面,隐私安全系数更高。

除了安全优势外,Find N3在商务体验上也为用户带来了折叠屏效率的更大化提升。独创的超视野全景虚拟屏功能,通过将屏幕分割为三个部分,实现一屏三分,这三个部分可以独立运行不同的应用或显示不同的内容。

这种设计使得用户可以像在PC端工作一样,一个屏幕上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比如同时进行开会、ppt展示和笔记制作等,轻松提升工作效率。

为了让商务人士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Find N3还创新地实现跨端生态破壁,配备了随身工作台功能,可便捷实现安卓和苹果系统文件、图片传输,打破两大系统壁垒,不同设备间传输也十分丝滑。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海外出行已经成为“经常性活动”,但不同国家网络频段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出国后很多人需要更换电话卡,十分不便。

为保障用户出国通信无忧,OPPO Find N3支持包括n1、n3、n5在内的14个5G网络频段,覆盖到了当前大部分国家的5G网络,地铁等弱网环境也能上网,商务人士海外出差也能畅快通信。

可以说,无论是在安全性上还是效率功能,或者是5G频段方面,OPPO Find N3的表现都很突出,所以连印尼王室也成为了它的“粉丝”。

数据盗取、信息黑市、境外服务器、网络诈骗,这些要素一环扣一环,像一个潘多拉魔盒,让每一个普通的用户置身险境。

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安全方案,比如手机行业有OPPO的安全芯片,苹果的硬件加密技术、面部识别;

电脑行业最近出现了芯片级数据隐藏功能的安全笔记本电脑,全方位保护隐私数据;

软件行业有火绒、瑞星等杀毒软件,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病毒库,努力确保用户的设备不被黑客攻击等等。

而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总能破解大家的“防护墙”,用更可怕的招式来窃取我们隐私。

或许,想要真正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我们还需时刻提高警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0 阅读:30

数码新观察

简介:分享科技知识,每天更新不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