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12015年1月9日,凌晨两点左右。一辆从昆明飞往北京的航班,MU2036,准备起飞。谁知,就在飞机进入滑行阶段时,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有乘客竟将飞机的应急舱门强行打开,逼停了飞机!当乘务员过去调查时,一名导游表示:这是两百多名乘客,共同的决定。那么,这架飞机经历了什么,为何机上乘员怨气这么重,要逼停飞机呢?
这辆航班,原定起飞时间是1月8日,20:45分。当时,由于昆明都在下雪,天气原因导致飞机晚点。1个小时后,乘客咨询延机原因。2个小时后,乘客询问具体起飞时间。3个小时后,乘客已经不耐烦,要求赔偿。眼看着飞往天津的飞机,正常起飞,乘客们的情绪,变得更加暴躁。经过协商,部分乘客获得了200元的补助金,大伙的情绪,开始缓和。
经过漫长的等待,凌晨1:40分,乘客们终于登上了飞机。然而,飞机在滑行一段时间后,又停了下来,并关闭了空调。原本对延误不满的乘客,得知飞机不能起飞,再一次暴躁起来。工作人员解释原因,是因为飞机要除冰。原来,飞机在冬天,很容易结冰,为了保证安全飞行,飞机必须有个除冰的过程,而关闭空调,是除冰的必要程序。
当时,在MU2036前面,有7架飞机在排队,漫长的等待,让乘客们心生不爽。等了一段时间,除冰结束,飞机终于起飞了。令人意外的是,飞机刚进入滑行阶段,又再一次逼停了!这一次被逼停,不是天气,不是除冰,而是人为。3个应急舱门被乘客,强行打开。那么,乘客的动机是什么呢?
2飞机被逼停后,乘务长去调查情况,看看是谁打开的应急舱门。有个女导游站出来,呵斥道:这是两百多名乘客,共同的决定。乘务长意识情况不妙,急忙报警。派出所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带走25名乘客调查。由于飞机上没有摄像头,警方只能通过询问乘客,排查出事情的经过。调查的结果是,警方决定,对导游李女士,拘留10天。那么当时,飞机上发生了什么?为何导游被拘留?
警方给出两点理由。第一,李女士编造飞机不安全,引起乘客恐慌。第二,李女士污蔑机长情绪不稳定,煽动乘客闹事。原来,飞机在等待除冰时,机舱内关了空调。有个客人患心脏病,感觉很闷,按了服务铃后,想让工作人员过来。
然而,工作人员一直没有出现。恰巧,这名乘客,是旅游团成员。导游李女士担心他身体出问题,起身去到前舱,想找机长说明情况。据她回忆,当时机长开着驾驶舱的门,走了出来,指着乘客说:你能死吗?能死就死在这,不能死就回去等。这句话,彻底激怒了女导游。
回到位置后,她告诉团员,机长情绪不稳定,骂人,扬言飞机很危险,不能起飞。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在整个客舱引起了骚动。就在飞机开始滑行时,有个旅游团成员,强行打开了应急客舱,为的就是逼停飞机。然而,女导游不服这个行政处罚结果,在拘留10天后,她把公安局告上法庭,要求道歉,并判决该行政处罚违法。
她的理由是:第一,应急舱门,并不是她开的。第二,她并没有煽动闹事,这是在履行导游职责。那么,真相是什么?法院会同意她的诉求吗?
32015年4月28日,昆明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法院认为,该案件,最重要的点是,导游的行为,和团员开应急机舱门,是否有因果关系。因此,导游的行为,变得相当重要。在警方看来,导游多次带头叫人喊口号,这一点,乘客和团员都可以作证。
有一名团员指出,扬言机长骂人的,编造飞机不安全的,都是导游说的。正是她编造了信息,煽动了乘客情绪,担心飞机不安全,所以才有偏激之举。因此,按照我国法律,拘留10天,完全是合法行为。
导游李女士则认为,自己并没有煽动,所有的都是事实。她表示,自己之所以吐苦水,完全是因为机长情绪不稳定,很可能影响飞行安全。另外,团员有心脏病,万一真的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她认为,从始至终,自己都没有任何煽动行为,这一点,乘客都能作证。因此,被公安局拘留10天,压根就是违法。
很明显,两方的证词,有明显的冲突,双方的证人,也出现矛盾。那么,究竟哪方说的才是事实,法院又会怎么判呢?首先,法院先去了解,本案中最大的矛盾点:机长究竟有没有骂人?警方表示,“骂人”者,根本不是机长,而是副驾驶员。当事人表示,当时,有个乘客表示,自己身体不舒服,表示自己要死了,需要他打开舱门,让他透气。
他当时就严厉制止了乘客,然而,乘客态度恶劣,继续重复了几次,要求他必须打开舱门。副驾驶员怒了,顺着他的话回答:你真的要死了吗?如果你真的觉得身体不舒服,我马上请示机长,把飞机拖回去。当时,乘客并没有告知,自己有心脏病,只是一味要求,自己要死了,命令副驾驶员开舱门。这些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导游回到座位上,无限放大这句话的恶意,最后引发了偏激行为。在开庭时,法院要求公安局和导游,各拿出证据。公安局代表,拿出了调查时的证人笔录。女导游,拿出了多人的证人证言。然而,她并不清楚,所谓的证人签名,是否都是证人本人的签名。在法官看来,这份证据,有明显的瑕疵。因此,法官采纳了公安机关的证据。
这时,女导游感觉理亏,换个新的申诉点,表示拘留10天,处罚太重。法院摆出了法律明文,在国家治安处罚方面,女导游的行为,应处于10天以内的行政处罚,并扣款。因此,法院认为,公安局理解法律准确,量刑适度。最后,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李女士的请求。李女士不服判决,再次向中级法院上诉。
42015年7月10日,案件进入二审。经审理,法院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在整起案件中,李女士明明没有开舱门,却被拘留10天。原因是,她是罪魁祸首。她一直强调,自己是在履行导游职责,为了顾客安全着想。然而,她在作为导游的同时,更应是一名乘客,应优先遵守公共安全的规则。对于这个判决结果,大家怎么看,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文中特别指出骂人的只是副驾驶就有点搞笑了。按基本的飞行常识,机长副机长职责并不固定,机长负责执飞那副机就负责监督和辅助,也有可能是副机执飞而机长负责监督。一个有可能负责执飞操控飞机的飞行员出现了争执骂人等明显的情绪波动女导游的担忧不无道理。
副驾驶员不是机长吗?咋不说是临时工呢?这锅摔的,妥妥的
机长有没有说错话看监控就行了吧,为什么不看?
那个情绪失控的人不管是机长还是副驾驶,都是可以进驾驶舱的人,情绪失控已经是很大的安全隐患了,只能说一个导游,和一个航空公司对比,肯定是弄不过航空公司的,这世界哪有公平可言
最终解释权在哪?
开舱门那位怎么没判刑
飞机不是有黑瞎子监控一切的嘛![得瑟]
不管谁有理,但在滑行时打开机舱门就是犯罪!这是让全飞机的人陷入危险中。跟坐公交抢方向盘有什么区别?非要导致飞机失事才来追究责任吗?
飞机滑行起飞阶段,三番五次的来驾驶舱闹,换谁是机长也情绪不稳定,还鼓动别人开舱门,这比抢公交车方向盘危险多了,应该按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刑,只拘留十天真是轻了。
确实不应该拘留十天。应该拘留三十天!
证据想要的话,分分钟就可以拿出来,因为那时已经有黑匣子。简单事情复杂化就值得怀疑了。
判决太轻了!鼓动在飞机上闹事,只拘留10天?最少应该判处三年徒刑!
我国对旅客在飞机上闹事太宽容!谁开的飞机舱门?为什么调查不出来?拘留所有乘客,全部纳入航空黑名单!
其实十天一点不重!滑行期间打开应急舱门,要是飞机侧翻了!算谁的呢!
枪打出头鸟 底层都是明哲保身的 大家和你说你做代表我们挺你 去他么的怎么不死啊
这个女导游太牛逼。应该永远禁止她乘飞机,,而且旅行社应该开除她,吊销她的导游资格证书。
机长说话这么不好听,就有权利把飞机航空公司破坏了。
副机长也是机长。导游也说了事实,说事实应该不算恶心煽动吧。再说副驾驶带着情绪起飞,确定不会吧情绪带入工作?如果带入了,一飞机人。一个都跑不掉
貌似记得飞机的一个应急舱门价值四十多万
坐这个架次航班的人,真是倒八辈子霉啦[哭哭][哭哭][哭哭]
为什么不等上了天再打开舱门呢?
感觉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应该判刑
都有责任 那么就看谁能力大了
未来的案件
钱呢,谁赔
法律好像有个规定,两人以上案件得有主谋,主谋罪行很大的。第二,驾驶室不许进入的,哪怕没有起飞,有事找乘务,乘务解决不了才能又乘务通知机长。10天拘留够轻了。现在一个影响公共安全,不不止十天,这辈子跟高铁飞机绝缘了,肯定黑名单。(高铁飞机好像一家的,贼统一。)
呵呵,懂的都懂
客机连洗手间都有监控
副驾驶不执行飞行任务?
怎么玩的过航空公司
这篇预言真不错,能预言出九千九百九十多年后准确日期准确时间准确地点发生的事情,具体细节都很精确…
这不就是各种电影里的那种贱人,做错事还说为别人好,各种嘴炮。
资源都浪费在这些小事上
坐飞机跟机长争吵,纯粹就是找死!!!
12015年牛批
副驾驶就可以随便骂人了,[点赞]
12015年??????
女导游知道是谁开的,可她没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