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
近日,中国宣布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自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中方的出口管制,无疑会给西方半导体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影响其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竞争力。这一行为正好戳中西方软肋,不到24小时的时间,作为欧洲半导体巨头荷兰率先低头服软,呼吁欧盟与中国交涉,希望中国放松出口管制,那么,中方宣布镓金属出口管制,为何能戳中西方软肋?荷兰已向中国服软,美国作何选择?中国除了出口管制,还会在哪些方面反制西方制裁?关于以上三个问题,我将从中方反制芯片禁令的相关信息说起,来为您深入分析。
图为荷兰首相吕特与拜登
荷兰迅速呼吁欧盟就中方的限制措施作出回应,并要求中方放松出口限制。欧洲媒体指出,镓和锗对欧洲经济非常重要,相关金属价格的飙升引起了欧美跨国公司的反应。美国一家半导体晶圆制造商表示正在申请中方的许可证以确保供货,而欧盟各国也紧急增加了镓和锗到2030年的开采、回收和加工的预期目标。
图为半导体材料
第一个问题:中方宣布镓金属出口管制,为何能戳中西方软肋?
中方宣布镓金属出口管制,为何能戳中西方软肋?
首先,镓金属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镓和锗都被视为不可替代的金属,因为它们在高性能芯片、通信设备、卫星和LED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替代品出现。此外,锗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红外光学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在军事领域,镓和锗的应用范围更广,例如用于制造夜视装置和卫星图像传感器。因此,这两种金属都被视为战略性资源,对于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关键意义。
其次,中国镓金属资源生产占世界的比重极大。根据CRMA的数据,中国约占全球锗产量的60%,而加拿大、芬兰、俄罗斯和美国等国也在产出锗资源。中国是全球镓产量的重要供应国,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全球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具备按照所需纯度提炼镓的能力,其中包括一家位于欧洲的企业,其余主要分布在日本和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在这两种金属的供应上具有绝对优势,一旦实施出口管制,将对西方国家的芯片产业造成严重影响。而西方在短期之内根本无法进行供应链的转移和寻找替代供应商。
最后,西方对镓金属的需求无法降低。西方国家需求大量镓金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高,他们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量较大。高性能芯片通常使用砷化镓、氮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制造,而这些材料的制备过程需要金属镓作为重要原料。此外,西方国家在光伏、LED、无线通讯和医疗领域也大量消耗镓金属。据统计,全球2019年的镓消费量达到536吨,其中欧洲和美国的镓消费分别达到90吨和80吨,占比达32.5%。这意味着西方无法停止购买中国的镓金属资源。
图为柔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第二个问题:荷兰已向中国服软,美国作何选择?
荷兰已向中国服软,美国作何选择?
美国有可能继续施压荷兰和其它西方国家,要求他们对华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并威胁采取制裁或报复措施。这种行为是美国滥用国家力量、依赖技术霸权进行胁迫外交的技术恐怖主义。美国会试图通过限制中国光刻机制造的芯片供应,以遏制中国崛起的势头。此前,美国已向荷兰政府施压,要求半导体制造商ASML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口主要技术,包括从最先进的EUV技术到相对成熟的DUV技术。美国还试图对日本施压,要求其停止向中国芯片制造商运送同样的技术。另外,美方还计划派遣高级官员前往荷兰讨论扩大出口管制。这种选择可能导致美国与欧盟和其它国家之间关系的恶化,引发贸易战或技术战。
美国可能因为对镓金属的依赖以及中国对镓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加速寻找替代的供货商。镓金属在半导体和光电材料、太阳能电池、医疗器械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砷化镓和氮化镓是关键材料且无有效替代品。因此,美国可能会面临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的风险,影响其半导体和光电产业的发展。为确保稳定供应,美国将加速寻找其它可靠的供货商。美国寻找替代中国的供货商并不容易,因为全球镓金属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此外,镓金属的生产需要复杂的工艺和技术,全球仅有30余家企业生产粗镓,分布在中国、日本、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加拿大等国。因此,美国想要从其它国家进口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镓金属产品会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时间。
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相平衡,美国可能会采取更为灵活和务实的策略,与荷兰和其它西方国家同中国进行协商和妥协。这种选择可能涉及对华出口限制的调整和让步,在敏感领域例如光刻机等放开限制,以换取中国的配合或让步,同时在非敏感领域增加对华的出口许可,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和互利共赢。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损害美国的信誉和影响力,以及与欧盟和中国等重要贸易伙伴的矛盾激化,减少贸易战或科技战的风险。
图为粗镓
第三个问题:中国除了出口管制,还会在哪些方面反制西方制裁?
中国除了出口管制,还会在哪些方面反制西方制裁?
一方面,中国将加强法律层面的反制能力。早在2021年6月10日,中国就通过了《反外国制裁法》,为中国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法律工具,用于反制和救济外国的歧视性限制措施。根据该法律规定,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将直接或间接参与制定、决定、实施歧视性限制措施的个人和组织列入反制清单,并实施包括不予签发签证、禁止入境、查封、扣押在中国境内的财产等措施。此外,受到外国制裁的实体和个人可以要求政府采取救济措施,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外国实体和个人进行赔偿。该法律的制定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反对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另一方面,中国可以利用其市场优势和产业链地位进行反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庞大的14亿人口市场,是许多外国企业和产品的重要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此外,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许多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供应商。因此,中国可以采取限制或禁止与参与制裁的外国实体和个人进行交易活动的措施,以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利益和声誉。举例来说,中国商务部于2020年9月颁布了《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规定对于危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或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的外国实体,可以实施诸如限制或禁止进出口、投资等措施。
此外,在外交方面,中国将加强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沟通,以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并反对任何国家以人权等问题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因此,中国将积极参与多边机制和平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诉求,并呼吁国际社会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内部事务。同时,中国还将加强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以及欧亚非等地区的友好关系,推动建立更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图为英伟达芯片
中方宣布对镓金属进行出口管制,这是对西方制裁的回应,并且也是为了保护自身的战略资源。镓金属在半导体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西方国家高度依赖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镓金属生产和出口国。中方的出口管制无疑会对西方的半导体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对其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竞争力产生影响。荷兰作为欧洲半导体巨头,已经向中国低头。美国面临两难选择,要么继续对华施压,要么放弃对台湾地区的支持。中国除了出口管制之外,还会在其它方面对抗西方的制裁,例如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半导体自给率、加强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并且致力于打造多极化的国际秩序。中方的出口管制既是一次经济反击,也是一次政治警告,向西方传达了中国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的决心,同时也不会放弃自身利益和主权。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唠唠叨叨